导读:没有拥挤嘈杂的就诊环境,没有倒卖专家挂号的黄牛,不用多开药、不需要给红包,这就是与传统医院明显不同的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投资热情降温 行业仍处初期培育阶段

    没有拥挤嘈杂的就诊环境,没有倒卖专家挂号的黄牛,不用多开药、不需要给红包,这就是与传统医院明显不同的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的投资热情已经开始降温,而已经运行的就诊平台还处在初期的培育阶段。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互联网医院的主要业务量规模还不大,仍需要长期投入来培养患者的就医习惯,医院对于线上如何布局的认识也难以全面深入。对投资端来说,2014年和2015年互联网医疗的融资过热、泡沫过多,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开始出现了一些企业倒闭的现象。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2016年很多投资者开始回归理性,看有没有新的盈利模式,更加青睐有盈利模式、发展稳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王航说道。

    投资回归理性

    2014年10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德医)对外推出广东省网络医院。此后,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6年更是被业内视为互联网医院的爆发年。

    腾讯研究院与动脉网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白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已经扩充到约36家,其中的31家集中在2016年开工,已经实现落地运营(已提供PC端或者APP端服务入口)的共有25家。

    但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互联网医疗市场的融资环境陡然变化。根据蛋壳研究院公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国内数字健康市场投融交易共60起,融资额达67亿元,环比增长83.1%。但到第三、四季度,这一数据比上年同期分别萎缩41%、10%。

    “2016年下半年投资数额急剧下降。”王航认为,2014年和2015年互联网医疗投资过热,但行业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资本市场便开始冷却并保持观望。

    长期专注于医疗领域投资的高特佳投资集团就是观望者之一。高特佳副总经理胡雪峰表示,集团关注了很多互联网医疗项目,但一直没有出手。在他看来,大家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独立的产业,互联网医疗本质上是“医疗互联网化”,目前互联网医疗还在很不成熟的发展阶段。

    胡雪峰认为,目前互联网医疗企业往往只做某一部分业务,这些项目一旦没有资金支撑就会出现很大危机。互联网医疗现阶段要用功能性、模式、市场覆盖来衡量价值,短期内不容易实现盈利,但对医疗行业发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就诊端尚缺火候

    为了解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体验了部分知名互联网医院平台,结果发现大部分平台的医生处在空闲状态,只有少数医生显示有1~2名患者等待,而知名教授、专家的问诊异常火爆,基本已经约满。

    2月27日,记者前往位于广州海珠区TIT创意园的友德医办公地点试图采访。工作人员表示,该办公地点为友德医的总部,主要负责为远程诊断提供技术支持,也有用于接诊看病的地方。不过,该人士不愿多谈友德医目前的发展状况,仅告诉记者等待公司领导的回复。截至发稿,记者未得到友德医的回应。而记者多次拨打其公开电话也无人接听。

    2月27日上午,记者登陆广东省网络医院网站看到,174位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团队中,只有3名在线。2月28日下午3点,15名在线医生中只有3名显示忙碌,12名显示空闲,没有一名特约专家在线,绝大多数医生的级别是主治医师以下。

    大部分互联网医院的就诊状况也不容乐观。记者多日观察发现,在阿里健康网络医院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枝江市网医通两个平台上,大部分在线医生处于空闲状态。在云集了广东多个三甲医院医生的广东云医院的APP上,医生访问量大都在0~24之间。今年1月“开门迎客”的微医集团广州互联网医院,网站推荐的“人气医生”最高访问量是724,而记者随机翻看的10页信息中,绝大多数医生的问诊量是0.

    也有一些互联网医院的医生、患者互动频繁。记者注意到,在好大夫在线智慧互联网医院上,有些专家的问诊量甚至超过1万。王航说,好大夫在线免费咨询和义诊每天的规模约20万人次,其中5%能转化为付费用户,今年1月平台付费问诊量比去年10月提升3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教授方有生,他在2010年就加入好大夫在线进行在线咨询,如今已有7个年头。方有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就医模式,他有2/3的患者来自线上。“现在医生和患者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比如我刚才喝咖啡等待采访的时候,就已经在APP上回复了几名患者的问题。”

    方有生认为,通过APP不仅可以做简单的诊前咨询,还能参与诊后的处理、术后的管理、及后期的康复指导。随着好评数、排名提升,医生个人的品牌价值也越来越大,能帮助广大患者精准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好大夫”。“他们提前在线上与我沟通病情并预约后直接来上海做手术,有些原来要待在上海等检验报告的也可以直接回去,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常年与公立医院打交道的金蝶医疗副总经理李朝明,也明显感受到互联网医疗与越来越受重视。李朝明还记得,2014年与广东一家三甲医院院长推荐金蝶医疗的移动互联网医院时,对方光决定要不要做就考虑了三四个月。“公立医院都很谨慎,一是怕线上支付有风险,二是国家没出政策,院长承受着巨大压力。不到三年,金蝶医疗已经与全国近400家三甲医院签约建立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医院投资热情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