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报记者 刘洋 邓旭 发自上海   能够与电视等传统电器设备连接的闪存热销市场,只有闪存没有硬盘的2999元笔记本开始引领时尚,2008年开年,移动存储设备的新革命显现在市场上。而以上只是移动存储设备在2008年的初登场。   USB接口扩大应用

本报记者 刘洋 邓旭 发自上海

  能够与电视等传统电器设备连接的闪存热销市场,只有闪存没有硬盘的2999元笔记本开始引领时尚,2008年开年,移动存储设备的新革命显现在市场上。而以上只是移动存储设备在2008年的初登场。

  USB接口扩大应用

  USB接口持续不断的延伸应用正在悄无声息中展现出惊人的“闪存力量”。2007年,电视闪存盘开始崭露头角,它最早由闪存盘巨头朗科与家电巨头创维联手开发,2007年正式步入实际应用进程。这种可以插在电视机上观看电影的新型闪存盘显然大大扩大了“电视机”和“闪存盘”的定义,并且也实实在在地带给消费者一番惊喜。

  无独有偶,DVD碟机、DVD视盘机等传统家电产品中也开始大量出现USB接口,直接与闪存盘对接;在另外一些领域,如传统银行业也引进了USB KEY(也称U盾),以实现网银交易的安全。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次次刷新世人对于闪存盘的认识,一次次改写闪存盘的传统定义。

  品牌集中度提高

  无论是闪存盘,抑或移动硬盘,进一步的洗牌都是市场发展的必需,2008年相信洗牌风暴将会更加猛烈。

  事实上,2007年国内闪存盘市场的洗牌已经堪称剧烈。年初与年尾之时,朗科公司分别率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降价风暴,并由此引发连锁反应,带动国内各大闪存厂商纷纷降价。既有价格体系的迅速打破给杂牌、二三线品牌带来了重创,尤其是1G容量产品跌入百元之内时,杂牌产品的价格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据对国内各大IT卖场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闪存盘品牌的数量已由数年前的上百家锐减至十余家,品牌集中度大大提高。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毕竟知名品牌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售后服务,都更加有保障。

  而市场的发展依然需要2008年闪存盘主流厂商们继续挥动洗牌巨腕,正如PC、笔记本乃至彩电、空调等其他成熟行业所走过的轨迹一般,闪存盘市场最终将迈向两三家超级品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的境界。

  相较于闪存盘而言,移动硬盘的市场洗牌要走的路显然还更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移动硬盘的特性——尽管组装式移动硬盘的品质明显要低劣很多,但是消费者显然对于低价还是乐此不疲。

  大容量展现惊人力量

  从20G、40G,到80G、160G、320G,移动硬盘在大容量的道路上愈走愈意气风发,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数字办公的不断深化、大容量影音娱乐数字内容的不断涌现,海量移动硬盘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也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大有“一盘在手,无不能存”的豪情。

  据报道,1TB(即1000G)的移动硬盘也已面市,尽管这一容量级别在目前还相当于概念性产品,但2008年发展为主流容量也未为可知。


移动硬盘闪存盘闪存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