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30种中国家电产量居世界首位,国产压缩机质量排在国外最知名跨国公司所有供应商的第一位,中国空调能效标准比欧盟最高水平还要高……中国家电工业经过30年发展,已从一个基础薄弱、年产值只有8.6亿元的小产业,发展成为今天超过6000亿元全球最大规模

近30种中国家电产量居世界首位,国产压缩机质量排在国外最知名跨国公司所有供应商的第一位,中国空调能效标准比欧盟最高水平还要高……中国家电工业经过30年发展,已从一个基础薄弱、年产值只有8.6亿元的小产业,发展成为今天超过6000亿元全球最大规模的成熟产业,并承接了全球家电产业的转移,成为全球最大家电制造基地。

面对经济危机巨大挑战,中国家电业新的发展机遇何在?如何保持和发展行业长久国际竞争力?正在此间召开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届四次理事会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会长霍杜芳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全球主要供应商地位无可替代

30年来,中国家电业经过打基础、上规模、上水平、竞争、提高等发展阶段,已形成由生产、经营、科研、检测、信息交流与人才培育等各方面组成的完整工业体系,并形成家电产品配套、生产、物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全国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家电企业,近30种家电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除了制造环节,上游零部件,原材料业也已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大连锁为主体的渠道网络建设已完全适应了供应链的需求。

“这个完整的产业链保证了国内市场的充足供应,也使中国家电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席位。”霍杜芳介绍说,目前中国冰箱、洗衣机产量占全球40%以上,空调、微波炉产量占全球70%,小家电产量几乎占全球90%。30年中,中国主要家电产品的出口高速增长。电冰箱出口从1993年的45万台增长到2007年的1932万台,洗衣机从19.9万台到1340万台,空调从9.9万台到3198万台,几乎占了空调总量的一半。

整体技术能力随市场需求不断提高

在起步阶段,中国家电业通过引进技术、装备和贴牌生产,奠定了制造环节的生产要素基础;通过学习先进国家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了大生产的产品质量;通过承接出口产品订单的技术要求,企业开始建立自身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并经过消化吸收和国产化,使我国具有自主研发并生产家电制造装备、模具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装备制造成本,今天,一条冰箱生产线的成本价格只有30年前的三分之一。

“在30年高速增长中,几乎全球家电跨国公司都在中国国土上和我们竞争,在技术、市场经验都强于我们的跨国公司面前,我们凭什么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大国呢?固然我们具有成本优势的竞争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全行业、企业始终以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来驱动行业的发展。”霍杜芳说。

随着行业不断壮大,中国家电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力度也在不断深化,对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掌握,使中国家电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并能满足全球不同区域的不同技术要求。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研发和自主生产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磁控管、电子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今天中国压缩机生产不仅可以全面满足整机厂需求,而且成为全球压缩机出口大国,并引领着全球此类技术发展方向,中国产压缩机质量排在国外最知名跨国公司所有供应商的第一位。

“中国家电产品不仅采用了国际标准,而且用更先进的标准指标来全面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据霍杜芳介绍,我国新修订的冰箱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指标接近欧盟最高水平,中国空调能效标准的一级能效指标比欧盟最高水平还要高。“今天没有中国参加的国际标准已无法真正代表国际标准,这已成为世界家电业的共识。”

合作互利保持产业链整体提升

伴随着中国家电产业不断走向成熟,市场竞争锤炼出一批优秀企业集团,他们建有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拥有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然而,虽然这些企业单个都很优秀,但他们共同影响、引导行业发展的能力还很弱,中国的家电产业链还做不到在各自分工领域取得合理利润,为了眼前利益抢夺市场地位、用各种手段压制战略合作伙伴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霍杜芳表示,中国家电行业已经意识到,必须在各个战略层面尽快成熟,把眼光从单个企业的提升进步到整个产业链整体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提高产业链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摆脱粗放的发展方式。

据了解,面对经济危机巨大挑战,下一步,中国家电业将继续用技术创新变革产品结构,给全球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准、节能环保的产品,并引导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同时,集合全球技术、管理人才优势“为我所用”,用开放式创新驱动增长,以提高行业发展质量、降低成本,继续保持在国际标准制定上的领先水平,提升中国无可替代的迅速满足各类市场需求的综合竞争实力。


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