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众所周知,家电下乡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家电下乡还被国家视为拉动内需的一剂强心针。一方面,国内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可以找到新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又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如果消费拉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就此形成,这是一
众所周知,家电下乡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家电下乡还被国家视为拉动内需的一剂强心针。一方面,国内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可以找到新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又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如果消费拉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就此形成,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前景。但前景不等于现实。记者近日走访陕西乡村发现,好事办好并不易,"内需之战"起步依旧难。
370台家电,这是陕西省自2008年12月16日启动"家电下乡"20天后的成果统计,平均一天只能卖掉不到20台家电产品。这样的业绩肯定不能说是"开门红",因为别说陕西全省,即便是按照西安市的设想,几百台的起点都太低了。西安当地报纸此前的报道是:"如果按每户消费4类产品的最高限价,家电下乡可以拉动我市消费71.4亿元"。
开门不红,可能是宣传还不够还不到位,农民认知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也可能是数据录入滞后所致,有些没有统计上。但也有其他一些现实情况。比如,有些销售网点的做法是售空库存在先,售中标产品其后,而一些中标产品企业则有到货品种不全、数量少的问题。另外,购买人申报补贴程序的繁杂也降低了农民购买的意愿。而这背后,都有很现实的利益考量。比如,经销商因要严格执行限价销售,利润空间小而参与家电下乡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库存较大的生产企业,则害怕价格更为优惠的下乡产品冲击自己原有的市场,在产品投放上瞻前顾后。
企业谋利很正常,但必须算大账,你是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还是着眼明天更广阔的市场?政府严把补贴关也不为错,但严不是目的,如何保证政府补贴真正补到农村消费者手中、切实让利于民才是根本。补贴手续能不能进一步简化手续,以让家电下乡更加"亲民",政府也并非就再无可作为。
这些家电下乡之初就暴露出来的问题告诉我们,家电下乡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哪个环节掉链子都不成。农村市场不是城市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简单的延续,企业中标未必就能赢得市场,网点铺开了也未必就能变成生产力。下乡的家电要能卖得好,必须让农民兄弟买得起、用得起,使得住。如果农村电网时断时续,电价又高高在上,农民家电买得便宜用着贵,如何消费得起?此外,许多偏远地区的电网、通信电视信号接转、有线电视网络等的问题也可能成为家电下乡的瓶颈,因此仅有家电下乡还不够,"基础设施下乡"也必须跟上。
有一笔账是明确的:若连续4年在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但立足现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拉动内需任重而道远,"惠民"政策效果的显现需要时间,更需要相关各方真正从惠民的角度做细致扎实的工作,惟有工作到位,农民才能获得实惠。
家电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