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经历过2006年的黑暗时期、2007年的火红年代后,在2008年旺季跟前,中国空调业的“内忧外患”正在凸显——原材料、人力成本大幅上涨,全球经济放缓对出口形成强大压力,价格高企对内需又造成严峻挑战……记者连日采访获悉,为应对危局,空调企业眼下可

经历过2006年的黑暗时期、2007年的火红年代后,在2008年旺季跟前,中国空调业的“内忧外患”正在凸显——原材料、人力成本大幅上涨,全球经济放缓对出口形成强大压力,价格高企对内需又造成严峻挑战……记者连日采访获悉,为应对危局,空调企业眼下可谓是内外突击。

出口结算之变

广交会是空调出口的一个重要平台,记者昨日在本届广交会场内发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之后,今次空调厂家的外销策略出现极其明显的变化。

“如果说这两年汇率变动是导致成本增加的一个影响因素的话,现在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影响的因素。”在家电展区,一位生产商如是表述。更有悲观的企业人士称,如果在成本控制方面处置不当,今年空调出口比去年下滑二成以上并非危言耸听,在他看来,空调业处理出口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必须引起行业重视的营销技术性问题。

“人民币升值快,我们开始逐步引入欧元报价。”春兰集团总裁助理刘亚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春兰参加了20多届广交会,产品出口基本上都是美元报价,但目前这个时期汇率风险实在太大。志高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从目前掌握的行内情况看,相当部分供应商都开始转向欧元、英镑、澳元,甚至用人民币报价。但仍有很大比例的外商对此变化接受程度不高,依然要求美元报价。对此,有国内厂家则将美元报价的有效期定到了7天左右,以前则通常是30天到60天。美的则要求签订远期结汇合约以及在合同中规定汇率变动条款。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这种相互之间的博弈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结算货币不变、结算账期也不变的话,等到交货的时候,人民币已经升了一圈了,空调企业出口就将面临无利可图甚至是出货越多亏损越大的窘境。而对国内企业一个相对有利益的情况是,中国空调业已经占据了全球七成左右的产能,而且配套及服务完善,厂家应该发挥这个产业链条的议价能力据理力争。如果再度出现严重的相互拆台,那么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厂家有可能从中渔利。

内销结构之变

“2008年空调价格的上涨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出口时已经提价,内销也会相应上涨。”刘亚夫直言不讳。志高董事长李兴浩也表示,价格暗战其实是表象,涨价应该通过推广新设计、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进行并最终实现品牌溢价,而并非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的“强硬涨价”。而格兰仕方面目前也向采购商发出了明确的提价信息。

空调结构提升所带来的价格变化显然正成为行业主流行为。在近日于广州举行的“2008首届空调产业年会暨产品流行趋势发布”上,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即指出,节能环保、舒适正成为空调的主要趋势。作为主要的耗能产品,明年国家将提高空调业的准入能耗标准,空调市场的产品结构势必再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厂家越是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就越能在市场竞争方面获得优势。

在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的同时,销售市场的变化也正成为空调企业应对当前危局的重要途径。中国家电市场还远未饱和,尤其在二三级市场。“最近国家支持的‘家电下乡’运动其实是为了帮助家电企业消化过剩的产能。”据悉,近几年我国农村家电市场每年都以15%的速度稳定增长,每种家电在农村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50多万台(件)的需求。陈钢表示,2008年-2009年将是空调的转折点,产能在500万元以下的空调品牌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有可能被再次淘汰出局。


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