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最近以来,张广钦心情舒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振奋”。   张广钦,现任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会长、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在中国船舶工业界,张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让张广钦倍觉振奋的,是新近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最近以来,张广钦心情舒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振奋”。

  张广钦,现任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会长、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在中国船舶工业界,张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让张广钦倍觉振奋的,是新近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舶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

   “船舶工业正处于从做大到做强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加剧了船舶市场的变动,”张广钦说,《振兴规划》的即将出台势必加快产业转型、整合,这个效应会在2009年上半年显现出来。

  坊间传闻,《振兴规划》可能将在全国两会前后正式发布。

  张广钦驳斥“中国造船已成重灾区”

  2006年以来,船舶工业“脱离”装备工业,成为一个“独立”产业。然而,当下,这个行业正被一种恐慌情绪笼罩。

  “中国已成造船业重灾区?这是媒体制造的一种假象。”说这句话时,张广钦言辞强势、态度坚定。

  据2008年12月份新加坡太平洋航运(Pacific Carriers)公布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被取消的新船约为382艘,其中241艘是干散货船,中国船厂被取消的约占总量的一半,初步统计约197艘船,合计1966万载重吨,这个数据超过了2007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正是这则信息被境内媒体广泛摘用,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造船业遭遇撤单风暴,撤单量占全球1/2,中国已成为造船业的重灾区。

  张广钦对新加坡太平洋航运披露的数据表示了质疑,“这个数据夸大了‘期船’撤单的数量!我们通过调研掌握的信息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撤单的船舶总量,合计约250万载重吨左右,2008年完工的船舶总量是2881万吨,这样来看的话,撤单量低于10%。如果以手持订单总量来量化,撤单的比重是1.5%。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撤单?合同已经签署,保函已经出具,预付款已经给付,厂家已经开始生产,这种背景下的撤单才是值得关注的。如果硬是把那些没有合同体现的配套企业的生产信息也统计在内,数据自然会被扩大化。”

  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张广钦坦言,“2008年新承接船舶订单581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了40.9%。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严峻事实。但中国的船舶工业远未到媒体渲染的那种举步维艰的地步。”

  事实上,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令亚欧航线、地中海航线、北美航线等缺乏货量支撑,纷纷出现运力过剩的现象。不少航运公司纷纷缩减航线、更换船型、降低运价以维持运营,航运市场景气度骤降直接影响到船舶需求量。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预计,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仅为2000万至30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8.4%至65.6%。

  “金融危机的爆发,令船市大萧条提前到来,也使原本可能被吹得更大的‘船市泡沫’提早爆破。金融界已将造船业列为高风险行业,仅对实力强、风险小的骨干企业留出一道“门缝”;海外船东在采取弃船行为时,对部分实力、规模较弱的民营船企,也表现得毅然决然,这无疑将使一大批中小企业被送上‘断头台’。”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兼CEO梁小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未来的2~3年将是造船业最艰难的时期。“能够存活下来并且还有余力的企业,就有了整合别人的可能性。”

  振兴规划扶大做强

  2008年7月,张广钦和他的同事曾奔赴浙江、江苏、辽宁、山东进行调研。“接单量下降,外部询价减少,引起了我们的警觉。保生产、保订单、保增长、保盈利,是船舶行业的重要任务。”那次调研的情况,成为张广钦向国家发改委“汇报”船舶工业状况的重要依据。

  在长城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徐星月看来,《振兴规划》在政策层面给予了造船企业诸多“确定性”,其中对造船企业构成实质性利好的有两条:增加信贷和金融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

  不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民船处处长由淑敏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此断言船舶整合浪潮还为时过早。“《振兴规划》有两层含义:稳定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这是由国家发改委主导、工信部配合,协调、统筹各方意见的结果,旨在政策引导,当然希望以此加大行业整合的力度,但还不能据此断言船舶产业整合浪潮已经到来。”

  作为船舶工业的龙头企业,中船是否会加大行业整合力度与进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办公厅主任王义库并未对此给出明确回应。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文军参与了《振兴规划》的规划起草过程,“规模弱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必然要被市场淘汰,就是要抓住这次市场调整的机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使产业发展主体更健康,规划也提出引导和支持中小船舶企业调整业务结构,中小船厂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发展中间产品制造、船舶修理,或特种船舶制造等业务。”

  期待强制性措施保障

  参与规划起草期间,张广钦“领衔”的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对我国船舶工业现状进行了一次详尽的摸查。

  “调研基本摸清了家底,我国现有3000多家船厂,现有的以及即将竣工的船舶产能在6000万载重吨左右,还有2000多万载重吨处于‘有规划、准备上’的状态。我们测算过,经济复苏之后,全球范围内每年的船舶需求量在1亿载重吨左右,中国船舶工业拿到30%的份额也就是3000万载重吨。可见,我国船舶工业已经严重产能过剩。结构调整、并购重组、行业整合、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

  2009年“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将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三道难关。《振兴规划》设定的调整期为3年,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中国船舶工业的隐忧——产能过剩和粗放型增长。

   “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船舶制造业来讲,部分民营造船企业因其规模弱小、技术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人力资源紧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后劲。在这一轮产业升级过程中,难免会陷于尴尬。”梁小雷说。

  但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毛灵光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心:“《振兴规划》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比如淘汰老龄船,这必须有强制性措施保障,否则难以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良好初衷。”


船舶造船张广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