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日上午9时30分,第七届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珠海航展”)将在隆重的开幕式后,正式迎客。昨日是现场布展的最后冲刺阶段,本报特派记者组也正式“进驻”珠海航展一线。昨日飞抵航展停机坪的飞机增加不少。记者发现,这届航展展出

明日上午9时30分,第七届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珠海航展”)将在隆重的开幕式后,正式迎客。昨日是现场布展的最后冲刺阶段,本报特派记者组也正式“进驻”珠海航展一线。昨日飞抵航展停机坪的飞机增加不少。记者发现,这届航展展出的真机中,国产明星飞机数量众多。
  
“神七”轨道舱备品亮相
  
昨日中午,记者一行从三号门进入展区后,便迫不及待地踏入了距离最近的二号展馆——因为那里有“神七”的相关展品。“哇……”以明亮的天空蓝为主色调的展馆,让人忍不住为它的漂亮而惊叹。
  
记者在左边展区的中心区域看到,一个银灰色的大家伙稳重地竖立在中间。“这就是‘神七’轨道舱实物,虽然只是用来地面训练用的,但是和现在依旧在太空中的轨道舱基本一模一样。”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虽然这个轨道舱已经来珠海多日,但是昨日才把一直罩在外面的布揭开。记者走近细看,发现轨道舱是放在一个深蓝色绒布包裹的台子上,银灰色的舱身外,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连接线,舱顶有四个黄色气囊。由于舱门紧闭,所以轨道舱内到底有何乾坤,依然还是“谜”。
  
返回舱1?1模型以假乱真
  
在轨道舱旁边,记者发现了另外一个体型稍小一点的展品——“神七”返回舱1∶1模型。虽然只是模型,但是银灰色的外壳上依然印着“神舟”红色大字,下面还配有一面五星红旗,逼真度非常高。透过打开的舱门,记者看到模型舱内有三个航天员座位,前方的舱壁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仪表盘。
  
采访时,记者发现不断有其他参展商、记者,甚至工作人员前来与“神七”轨道舱、返回舱模型合照留影。
  
国产明星飞机“大聚会”
  
歼-10、歼-8、直八、L15、米171、新舟600、小鹰500……和一周前相比,昨日已飞抵航展停机坪的飞机明显增加不少。记者发现,这届航展展出的真机中,国产明星飞机数量众多,包括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歼-10,还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支线客机新舟600……简直就是一个“大聚会”。由于我国此次参展的多架先进的军用飞机必将成为航展热点,因此主办方还专门在三号展馆开辟出显著的展位,摆放了歼-10、枭龙、L15等飞机的模型,以方便观众近距离欣赏。

记者昨日看到,三号馆内的数十个军机模型已基本布置完毕,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清洁工作。据悉,为了向航展观众和来宾展示我国航空的实力,主办方还临时把11月5日设为“中国航空日”。

俄罗斯“军团”风头最劲

在展商最密集的一号馆,除了国内的多个航空公司、飞机发动机等相关工业公司,还有不少国外的飞机制造商。记者走了一圈,发现来自俄罗斯的展位面积几乎占了一号展馆的1/5。“苏霍伊”、“米格”、“伊尔库特”……这些著名的战斗机生产厂家一个挨着一个,颇有抱团参展的感觉。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馆内美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各公司的展位大多开辟出较大的位置摆放桌椅。“俄罗斯展商希望此次能在航展上获得较多的订单。”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桌子和椅子都是用来洽谈用的。

“四川救灾”主题贯穿航展

抗震救灾功勋飞机参展

本以为珠海航展和四川地震救灾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昨日记者在接近布展尾声的航展现场发现,“四川救灾”的主题贯穿着整个航展。

在二号展馆左边中心区域“神七”系列展品旁,记者发现了一个直径约有两米多的大沙盘。只见沙盘中间有一个小房子密集的区域标识着“灾区现场”的牌子,其他位置还有“物资运输车”、“卫星接收站”等。在沙盘上方,三条细铁线交叉状横跨左右。在铁线上,密密麻麻地“黏附”着20多个大大小小的卫星。记者从现场的介绍资料中了解到,原来这是模拟在出现大面积自然灾害中,空间卫星如何保障政府、气象、供电等各部门通信畅通,以及如何收集灾情数据等。

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各种应急救援装备,如远程会诊车、移动卫星通信车等,主办方又在展馆的另外一个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实物展示和介绍。此外,在三号展馆外面三个临时搭建起来的白色帐篷,更是以“生命之翼抗震救灾与航空装备展”为主题,详细地阐释着“大爱”精神。在这个面积900平方米的展区内,记者看到200多幅汶川地震的照片,整齐地挂在一起。另外还有一些模型展示了地震时不同地区的卫星探查分析出来的地貌图。记者了解到,其中不少图片是第一次向公众展示。在“生命之翼”的室外展区,记者还发现了空军、陆航和交通部救捞局等单位提供的4架抗震救灾功勋飞机和直升机。这些飞机均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的救灾救援行动,执行过许多次急、难、险、重任务。

兵器库

“背包飞机”

记者在武器系统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微小型无人概念机、CH-3中程长航时无人机等。记者观察发现,有一款飞机机翼打开也只有两米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武器部的王卫东处长说,这些家伙就是按照实物大小来制作的,“这些机器都是集团正在研制的新产品,今年航展都是首次亮相。”

“那款最小的微小型无人概念机发射重量只有40多斤,一个人背在背上就可以了,无论什么时候、走到哪里,都能发射。”王卫东自豪地说,这款飞机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在军事上的作用非常大,可以用来侦察军情、观察战斗情况,也可以用来探测地形;而且在民用上也有很大神通,可以进行森林防火的探测等。据透露,虽然这款“背包飞机”还是概念机,但目前已经试飞成功了。

远程火箭炮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二号馆的展品基本已经到齐,现场布置也已基本完毕,只等部分地上的油漆干了就可以到处参观了。这里的武器系统能够同时吸引军事迷和军事盲。记者发现,现场不仅有攻击力特强的一枚能变多枚的远程火箭炮,也有FB-6A车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远程火箭炮尽管已经生产出来将近二十年了,但是是客户满意度最高的产品,其价格低廉,作用却非常大。



飞机亮相无人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