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铜月评: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SHMETindex)上涨606.22点,涨幅3.21%,报19512.20点。本周总计下跌601.45点,跌幅2.99%;本月总计上涨451.57点,较上月末涨幅为2.37%。 伦敦市场本月初受中国因素和美股走强,LME三个月期铜大幅上涨。随后在美

铜月评: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SHMETindex)上涨606.22点,涨幅3.21%,报19512.20点。本周总计下跌601.45点,跌幅2.99%;本月总计上涨451.57点,较上月末涨幅为2.37%。

伦敦市场本月初受中国因素和美股走强,LME三个月期铜大幅上涨。随后在美元走强和需求前景疲弱的情况下又令其承压,但库存持续减少以及注销仓单的激增又限制其跌幅。临近月末LME市场又因突如其来的猪流感疫情将延长全球经济衰退且使原材料需求下降,三个月期铜一度下挫至三周低点。昨晚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上扬,以及库存的再次续减伦铜出现强劲反弹。库存方面:本月累计减少了93850吨至405775吨。

国内市场月初主要受传统的产销旺季,以及国储收购和全球金融环境的改观,共同推动了期铜的上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关于国储传闻,市场又引发了持续大跌的局面。同时猪流感的蔓延亦或多或少累及到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前景的信心。伴随五一假期来临,沪铜今日震荡上扬,部分合约尾盘收于涨停。

上海现货市场月初受货源趋紧影响,升水维持较高,随着进口铜的不断到港,现货开始走软,同时关于国储在现货市场抛货的传闻使现货压力倍增,下游接货能力较前期明显转弱。但因假期将至,今日市场成交转活跃。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港口囤积了大量进口铜,预计五一后集中释放将使现货供应急剧增大,届时升水可能转为平水,市场人气将受打压。上期所本周铜库存增4013吨至19064吨。

行业数据:

国家统计局4月17日消息,2009年一季度中国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328亿元,同比增长19.5%。

中国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精炼铜进口同比上升137.63%至296843吨,增幅远高于2月的99%。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数据,2009年前两个月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112000吨,而去年同期则为短缺109000吨。

铝月评: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SHMETindex)上涨606.22点,涨幅3.21%,报19512.20点。本周总计下跌601.45点,跌幅2.99%;本月总计上涨451.57点,较上月末涨幅为2.37%。

月初受美股上涨影响,伦敦基本金属全线上扬,伦铝当周最高触及1537美元。伦铝库存在本月中旬猛增10万吨,压制伦铝涨势,其后震荡下行并失守1500美元关口,最低探至1422美元。临近月末,随伦铜强劲走势LME电铝止跌反弹。另贸易商表示,本月国内外铝价的差价逐渐缩小,国内进口订单将同步减少,预期5月份LME库存增量将像前几个月一样大幅度增长。

本月初沪期铝受期铜强劲走势带动及多头逼仓影响下一路走高,13日上涨至13610点高位。后因外盘大幅下跌,期铝冲高回落,持续疲软震荡。月末,沪期铝0907合约止跌回稳,月底收于12570点。现货方面,受国内外铝价的差价获利影响,本月进口铝大量流入,市场进口铝泛滥。月初市场预期4月进口量可能达到20万吨,而现有收集的信息表明实际进口量将超过市场预期,某仓储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已报关的原铝进口量已超过20万吨,本月实际进口量有可能超过27万吨。因无价格优势,加之下游厂家对进口铝逐渐接受,国产铝总体成交量较少,月下旬市场基本无人问津,国产铝受冲击显著。上海市场前半月受沪期铝逼仓影响现货价格被动跟涨,一度攀至14800元/吨高位,市场成交活跃,但大多为贸易商间交易。而后受期铝持续大跌及进口铝冲击,国产铝价一段时间内连续下调,最低跌至12900元/吨,跳水近2000元。月下旬市场消费理性回归,下游接货略显谨慎。临近月底,现货铝价随期铝技术性反弹,下游厂家抄底买入,市场人气稍有回暖,但清仓套现欲望强烈,铝价反弹力度有限。因进口铝流入不多,无锡市场由国产铝主导,单日成交价变动相对稳定。南海铝市上半月货源偏紧,国产铝价最高涨至14900元/吨。后随进口铝大量流入的冲击,月底价格甚至低于上海,最低有报12790元/吨。进口铝主导市场,挤压国产铝份额,贴水出货状态亦压低国产铝升水幅度。

随着国内外比价的下降,且市场对下游消费信心回落,4月份下旬点价的进口量下降较为明显,5月国内铝进口量下降的趋势基本确定。但由于市场惯性的影响,加上直接从产铝国进口的数量,预计5月初期铝进口量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后将逐渐萎缩。近期国内铝市利空因素不断,进口大增、铝厂复产及收储预期减弱等因素均不利于铝价。

行业新闻:

据路透调查,全球今年铝需求料萎缩5.8%,经济放缓是主因。路透对11位金属分析师的调查显示,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今年铝需求料明显减少,市场盈余料高於1月时的预估值。本次调查是在过去两周进行的,分析师预估中值显示,2009年铝需求将萎缩5.8%。

中国海关本周三公布数据显示,中国3月原铝进口85965吨,同比大增1486.53%;原铝出口,683吨,同比下降80.47%

据上海4月27日消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在周末召开的行业会议上称,国家物资储备局今年余下时间不可能收储更多铝。文献军称:“政府收储已实现目标,其目的是稳定国内铝价,因此是时候暂停了。”

铅月评:

4月份伦敦交易所期铅运行区间1294-1555美元之间,从月初跟随其他金属逐步上扬,月中触及1555美元年内高位后回落,进入回调趋势, 1300美元附近支撑将首先遭遇测试。伦铅最新库存71650吨,月内增10550吨,现货贴水月内一度转为小幅升水,但很快又转为小幅贴水状态。

国内铅市在伦铅的带动下再次反弹至13000元高位,但在13000元整数位附近,市场压力也再次显现,即使伦铅上涨幅度更为强劲,也未能带动国内铅价实质性突破阻力。在本月下旬跟随其他金属下行的过程中,12000元的整数位再次击穿。从2009年1月以来,国内铅市几乎每个月都要重复一次11500-13000元之间反复震荡行情。货源情况表现一般,市场还是以国产铅为主进口铅到月底已经很少见到了。

后市看法

到5、6月份,是铅的传统淡季,其价格将会被动跟随其他金属走势。上游减产将和下游消费萎缩相抵消。目前因铜等金属带动铅价在12000附近有所反弹,但市场仍对反弹高度信心不足,国内铅市震荡区间或仍将保持在11500-13000之间,逢低买入,逢高卖出。

锌月评:

伦敦期货交易所3个月期锌4月份运行区间1341-1557美元。月初伦锌横盘整理在1300-1400美元之间,消息面和基本面无变化。在美国复活节前后,受中国进一步收储及基金炒作影响,期锌跟随铜的趋势大幅上扬,展开一波强劲反弹,毫无阻力的突破了1400、1500美元整数位,并在4月中旬触及1557美元,为2009年目前为止最高场内收盘价,较年初1280美元上涨了21.6%。伦锌触及年内高位后,在铜大幅回调影响下继续上涨动力减弱,基金获利了结,锌价逐步回调,修正前期过快过猛的涨势。五一前夕,锌价1300美元上方获得支撑,暂停跌势。其库存近期延续减少状态,最新库存332275吨,月减少17600吨;现货锌保持贴水状态,较月初价贴水30美元小幅缩小,最新为贴水27.5-贴22美元,注销仓单大幅增加,显示库存流出速度加快。但市场预计,流出的库存并不是因消费好转被市场消化,而是流入中国市场。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SHMETindex)上涨606.22点,涨幅3.21%,报19512.20点。本周总计下跌601.45点,跌幅2.99%;本月总计上涨451.57点,较上月末涨幅为2.37%。

上海锌市跟随伦锌及沪铜趋势,基金炒作是影响锌价的主要因素,自身基本面没有太大影响。期锌主力0907合约月开盘价11700,月最低11600元,月最高价13880元,月收盘12235元。在触及高位回调后,锌价在12000元吨附近反复震荡整理,并在铜的带动下有止跌反弹意愿,但上周触及的最高价13880元可能是近期震荡的顶部,较难突破。期锌在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转为正基差排列,近低远高,反映出虽然期锌虽然跟涨积极,但现货压力逐渐显现。

本地现货锌市货源依旧充足,进口货源较前期流入略有减缓,进口锌盈利仍在500元以上:市场中以印度锌、纳米比亚锌、哈锌、澳锌(AZ、SMC)等流通为主,其中印度锌、纳米比亚锌等较期锌贴水在100-150左右,澳锌等较期锌贴水50-80左右,月内变化不是很大,月末在期锌再次反弹时虽然现货贴水尚未有明显扩大现象,但市场在高价接货并不积极,保持观望态度。国产锌依旧货少价高,上游冶炼厂低价出货意愿不强,因有国储收储支撑,0#锌较期锌主力保持升水状态,并较月初有所扩大至升水50-100元左右,较进口锌的价差拉大至200-250元。下游消费表现一般,锌价涨跌都未能刺激下游买货的积极性。

后市看法:
月末国内外金属在基金炒作下止跌反弹,美指跌破84点也带动市场上涨信心。在基本面和消息面都无变化的情况下,金属价格仍被基金炒作及反复的经济数据所左右。今晚、明晚两天伦敦期货交易市场金属价格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国内五一假期后的走势,从目前的最新价来看,市场看涨情绪或略多些,但尚不能判断明晚的价格变化。后市国内外锌价仍将跟随铜的趋势,对伦锌来讲1300美元附近仍是近期支撑位,向上则将在1500美元附近遭遇阻力;国内锌市在回调到12000元附近时横盘整理意愿强烈,市场反映锌价短期内没有快速大跌可能。如节后锌价再次反弹,第一阻力则看13500元附近,向下支撑仍在11500元。

基本面:

上海期交所最新公布库存为75434吨,较上周增加了2246吨;其中上海库存58653吨,增加2188吨 ;广东南储库存15121吨增加598吨;杭州库存1660吨,减少540。

锡月评:

跟随伦铜走势,本月伦敦锡整体处于上升通道,月末有所回调,至本周三,受美股上涨,美元走弱提振市场人气,有所上涨,收报12180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涨280美元。本月最高触及12600美元,最低10625美元,累计上涨1830美元,涨幅17.68%。本月伦敦锡库存由10775增加1570吨至12345吨。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SHMETindex)上涨606.22点,涨幅3.21%,报19512.20点。本月总计上涨451.57点,涨幅约2.37%。

现货锡市场方面,上半月报价基本震荡在96500-98000元之间,20号受伦锡上涨和云锡集团上调出厂价影响,国内锡市场价格大涨,突破10万元整数关口, 价格突然大涨,持货商产生惜售心理,而许多贸易商出于囤货的目的,大量收购市场上的锡锭,出现抢货现象。市场上可流通的锡锭突然紧张起来,部分冶炼厂也停止对外报价。随后,在持货商的坚持下,锡价连日上涨,至24号,已涨至10.7万左右。而下游购货处于观望状态,购货意愿不强,持货商则维持惜售态度,上下游之间呈现僵持状态。然而随着其他基本金属,尤其是铜价连日回调,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持货商之前的看涨信心尽失,出货意愿增强,市场上可流通货源充足,价格快速回落,至月末,已跌至10.2万左右。

亚洲市场因五一假日休市,伦敦锡价上涨,但是否能挽回市场的信心,还要拭目以待。

镍月评:

本月以4月17号为分水岭,上半月镍价呈上升趋势,此行情一方面受伦敦铜的强劲涨势带动,一方面来自中国炒作资金影响以及现货镍市场交易活跃的推动。4月份以来镍表现抢眼,由月初的10100美元升至月中12850美元高位,此后由于铜价下挫影响以及中国资金炒作热度消退,进口套利幅度缩小,镍进口量有所减少,伦镍价格回落。

月末由于猪流感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打击早前对经济恢复的乐观情绪,以及美国银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美国银行和花期银行可能需要政府更多的救助资金,重燃投资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下半月则震荡走低,至本周三回调至11400,后期走势仍不明朗。

本月三个月期镍累计上涨1600美元,涨幅16.32%。伦敦镍库存由上月末的107094,至本月末的114426,总计增加7332吨。

上海金属价格指数(SHMETindex)上涨606.22点,涨幅3.21%,报19512.20点。本月总计上涨451.57点,涨幅约2.37%。

现货市场方面,截至20号,金川集团六度调整出厂价,由4月3日的86000元上调至4月20日的128000元,调价幅度总计达42000元。此番上涨原因主要是:一,铜价走势好转,镍价跟涨; 二、全球经济数据出现了好转,股市上涨,美元走低,对市场的信心有所恢复;三、市场炒作,中国潜在的收储计划及不锈钢产业回暖的消息,带动镍价上涨;四、有许多民间投资者收购金川镍用于保值;五、上半月镍进口套利大增促使进口镍大增。

下半月,受伦镍下挫影响以及炒作资金逐渐退出现货镍市场,现货镍价快速回落,由136000元的高位快速下滑,随后下跌速度减缓,至月底,维持缓慢回落格局。此番下跌主要是因为之前镍价上涨并非受到基本面好转的支撑,而是受资金炒作推动。4月27日金川集团下调出厂价至103000元,大幅下调2500元。此调价举措滞后于市场价格走势,故对现货镍价影响不大。本周四由于伦镍上涨带动,贸易商报价有所上调。

货源方面,前半月由于贸易商惜售情绪浓,而投资者出于囤货心理,大量收购金川镍,造成市场上可流通货源极度紧缺,甚至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而实际消费客户的购货量并无太大变化。后半月由于价格往下跌,贸易商出货意愿强,市场上可流通货源逐渐增多,但下游需求并未有明显好转,故月末持续清淡行情。

预计5月份镍价仍将处于震荡调整走势。


市场影响国内金属进口上涨美元库存现货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