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4月24日《新京报》报道,中石油集团日前公布,2008年中石油加油站比2007年减少1192座,减少的加油站多为加盟站或合资加油站。据介绍,在发改委最近一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时,北京两巨头加油站93号汽油售5.56元/升,位于北京的一

  据4月24日《新京报》报道,中石油集团日前公布,2008年中石油加油站比2007年减少1192座,减少的加油站多为加盟站或合资加油站。据介绍,在发改委最近一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时,北京两巨头加油站93号汽油售5.56元/升,位于北京的一家中石油控股加油站——龙江奔达加油站因不堪周边民营加油站的竞争“被迫”降价销售。因此,北京中石油公司正考虑逐步减少或收编这些控股加油站。有市场人士担心,加盟站的市场策略更为灵活,逐渐取消它们将会加剧市场垄断。

  笔者认为,由于自己旗下的加盟加油站或合资加油站在民营加油站的竞争中被迫降价,就决定逐步减少或“收编”,进一步压缩民营资本在该行业所占的份额,其做法严重背离了国家反垄断、鼓励行业竞争的大政方针和相关法律。其实,他们这种做法早就出现了。据2005年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州一家民营加油站的老板陈泽其说,中石油销售公司福建分公司一边对他减少四分之三的供油量,让他大赔钱,一边要求租赁他的加油站,他不得不租给他们了。为此,笔者当时写了《警惕中国石油行业重返计划经济时代》一文予以指责。目前如果再听任下去,民营资本必将从石油行业全部退出,该行业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必然成为现实。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打破计划经济,推进市场化改革,出台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石油行业最低端的零售环节,在成品油价格及服务上同国有加油站进行竞争,于是民营加油站及加盟站和合资加油站应运而生。按理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是竞争的范围越来越大才符合这项改革的初衷,可事实相反,这项改革出台不久,石油巨头们就不断采用不供油、高价租用、解除到期合同等办法将民营资本赶出零售环节,以实现彻底垄断、自由掌控价格的目的。与此同时,零售服务也大打折扣,当年各个加油站为司机提供手套、洗车等服务逐渐消失了,甚至出现了原油不短缺但司机高价买不来汽油的离奇局面。

  有人会说,石油是因稀有而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应当垄断。那么,少部分的民资加油站能对整个石油行业产生多大影响?当年国家分割电信市场时,也有许多专家用“电信是国家信息命脉”的说法坚决反对,结果怎么样?许多国家石油行业都不是国家垄断,也没见发生多大问题。再说,烟草、食盐等资源并不稀有,也不是战略资源,为啥也要垄断?

  石油巨头们的所作所为,为国家深化市场化改革树立了相反的样本,这种局面该结束了。


石油加油站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