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们常说:“中国家电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别人50年的路!”在这短短的30年间,中国家电产品亦同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快速蜕变,其中近10年来的表现最为突出。短短10年,中国洗衣机产销量增长了10倍、空调增长了15倍、微波炉增长了30倍
人们常说:“中国家电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别人50年的路!”在这短短的30年间,中国家电产品亦同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快速蜕变,其中近10年来的表现最为突出。短短10年,中国洗衣机产销量增长了10倍、空调增长了15倍、微波炉增长了30倍!而产能的增长更高:洗衣机的生产能力达到3700万台,空调生产能力达到6750万台,冰箱企业生产能力达3225万台。家电的新品率达到80%;家电出口增长了10倍,平均增速为36%…… 是谁创造了这一连串令人炫目的数字?当然是诸如海尔、长虹、格力、美的、海信、TCL等这些让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家电巨头们。30年间,他们携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领先的技术优势、科学的企业管理等优势,叱咤家电江湖,成就了中国家电行业空前的繁荣与昌盛,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消费国和家电制造王国。 而中国空调业龙头老大格力的成长史,就是中国家电大佬们奋斗30年的一个缩影。17年的时间,格力从一个年产规模不到2万台空调的小企业壮大到年产空调千万台的世界超级制冷航母,并在06年获得中国空调业的最高荣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本周起,我们将推出历时一个半月的“家电风云30年”特别报道,通过深度解析格力17年在质量、技术、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巨变,为你全方位展示中国家电业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30年。 定点生产时期 时光追溯至1980年代,当时全国共有70多个冰箱定点生产厂家,80多个洗衣机定点生产厂家,比如北京的白兰、白菊,现在市场上还见得着的小天鹅、小鸭等,都是那时候的定点生产厂家。在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实行定点生产的同时,百姓购买也需要凭票,整个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可以说是短缺。因此,冰箱和洗衣机产业备受推崇。 空调起步时期 与冰箱和洗衣机发展受重视程度不同的是,空调在当时却成了被严格控制发展的产业。究其原因是,空调是耗电大户。1965年,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三相窗机空调,到1978年,全国空调产量只有223台,1980年产量为1.32万台,1985年虽获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但年产量也仅为12.28万台。1991年,国家正式出台第一个空调规划。也就是在这一年,今天的中国空调老大格力在珠海诞生了,它当时只是一个依靠20万元贷款起家的,只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2万台窗式空调生产线的小厂。自此之后,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突破定点生产之后,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此时,诸如格力等新生空调品牌开始迎来快速成长期。1994年,格力电器开发出空调王分体式、带灯饰的豪华柜机,并开始狠抓质量工作,使格力产品在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格力电器凭借不断创新的营销模式,1995年产销量一举跃居全国同行第一。 品牌集聚时期 那一时期,家电品牌数急剧增加,到1995年达到高峰,仅空调业注册的品牌就已经达到400多个,还不算一些“在野”品牌。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也由先前的技术输入转为资本输入,与国内企业组建的合资工厂纷纷成立,如松下、日立等。 洗牌大战时期 1995年之后,家电业迅速脱去浮华的外衣,虽然产销量不断扩大,但利润率却直线下降,整个家电产业开始卷入一场洗牌大战。 1997年,已成为空调行业领先品牌的格力,在不断升级的洗牌大战中独创了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成为了格力电器制胜市场的“法宝”之一。随后,格力电器开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1998年三期工程建设完毕,2001年重庆公司投入建设,巴西生产基地投入生产。品牌为王时期 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2001年,格力电器提出了“争创世界第一”的发展目标,并于2005年率先在业内推出“整机6年免费包修”政策,彻底根除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些市场战略,使格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成就了中国的空调老大。目前,格力电器的家用空调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套,实现了销售世界第一的目标,成为全球家用空调“单打冠军”。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联合授予格力空调“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格力空调由此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国世界名牌。 10年前,日本自豪地宣称他们是全球家电的制造基地,如今,包括日本家电在内的全球家电企业,纷纷将制造基地迁往中国。从产量上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家电制造王国。
电器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