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4月?奥运后?——关于中国电信重组时间表的猜谜游戏,因为大部制调整的阻断,又进入另一个阶段的狂躁。 数年如一日,为什么公众对这个行业的风吹草动如此乐此不疲?也许是因为它的不可或缺,也许还因为在中国,这个行业无可匹敌的庞大。
4月?奥运后?——关于中国电信重组时间表的猜谜游戏,因为大部制调整的阻断,又进入另一个阶段的狂躁。 数年如一日,为什么公众对这个行业的风吹草动如此乐此不疲?也许是因为它的不可或缺,也许还因为在中国,这个行业无可匹敌的庞大。 根据原信产部做出的2007年统计,去年全国所有通信业产值(含通讯设备、电信服务)总量累计达到1936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全国电信服务收入累计完成72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国累计新增电话用户8389.1万户,总数达到91273.4万户。 这些数字,让我们熟知:中国已经事实成为拥有电信用户最多的国家;全球一年消耗掉的上十亿部手机中,有超过10%销往中国;中国移动拥有一张覆盖面最广的移动网络,以及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国还将有可能在3G时代,拥有制式最为完整的多张移动网。 工业信息部的横空出世,预示着一个比电信业重组更为宏大的命题——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整体重组,从而加速推进中国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全球化的进程。这个进程如何构建?通信业在此间承担何种使命? 如果说,关于电信业这个巨大身躯下肢干之间的重组,将会引发通信业内部利益的二次分配的话,那么,从“通信”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的整体转身,其带来的震动也必将牵动更为广博的神经。 制造业起步 中国的信息行业,别无选择地以“大”为美。 事至今日,信息行业几大支柱:通信,软件,IC(芯片),呈现参差不齐的跛足局面:直到2000年全球IT狂潮之时,国家才对“软”实力的构建有了启蒙的意识,当年国务院出台《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18号文)对软件以及集成电路等核心产业,在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而此时,全球软件业、IC行业的座次早已被微软、英特尔等IT巨人圈定。 相形之下,中国电信业近十年的崛起是明确和惊人的。 一方面,在通讯设备制造领域,成长出华为、中兴两家令人欣喜的中国公司。在全球厂商销售、利润衰退的大趋势中,华为、中兴不断刷新自己的历史业绩。 2007年华为宣布实现合同销售额(非实际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72%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据华为内部消息称,2008年,华为将冲击28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兴通讯2007年年报亦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47.77亿元,同比增长49.81%;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劲增63.26%。其中来自国际市场的营业收入达到20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83%,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7.77%。 以2006年的销售规模计,华为已经事实冲进了全球通讯设备业的前十强,并在2007年被业界列入了竞争力的全球前五;中兴亦紧随其后,进入设备商的第二阵营。 另一方面,尽管从用户质量,以及运营效率而言,中移动、中国联通与沃达丰、西班牙电信等跨国运营商有相当的实力差距,但是近十年来,尽享中国人口红利的中国电信服务业亦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优势。 根据全球电信机构GSMA(www.gsmaworld.com)的评估,中国移动用户2007年达到3亿4900万,超过了全球电信业老大沃达丰(用户2亿),排在了第一位;而中国联通也以1亿5700万用户,紧随沃达丰之后,排在了第三位。 “从全球经验来看,软件、IC等信息行业核心环节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大背景,就是相关制造业、产业的相对成熟”,中兴通讯一位市场人士说。 纵观美欧、日、韩在信息产业的成长史可以看到,微软、英特尔的崛起,离不开美国本土IBM、惠普、摩托罗拉等厂商制造领域的成熟;NEC、松下、索尼、三星等跨国巨头亦都从低端制造业起步,转而建立自己在软件、IC领域的话语权,目前三星已排在了2007全球TOP10核心IC设计公司的第二位。 “中国也要走过相似的道路,”上述人士认为,“在已经形成规模和优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核‘芯’产业。” 高端服务业全球化 中国过去几年的“走出去”过程中,主要还是相对低端的制造业,相比之下,通讯行业是中国率先走出去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以华为为例,超过70%销售收入来自海外,使其已事实成为一家全球运作的跨国公司:其公开资料显示,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华为目前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2个研究所,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得其在市场拓展及技术上,都与全球同步。 而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路程,也隐约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服务业向海外启航步履。 据华为内部人士说,华为在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拿下定单,大都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技术标,二是商务标。而在商务标中,起到决定作用的除了成本因素外,能否提供信贷支持也不可或缺,这就也推动了中国金融服务走出去。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华为目前是该行深圳市分行的优质客户,在开行享有AAA级信用。近年来,该行与华为在“走出去”上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和融资模式。几年前,双方签署了《海外市场拓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以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多种方式为华为公司的境外项目提供超过100亿美元融资支持;此外,国开行还介入华为项目前期,对有前景的海外项目向华为出具了融资意向函,配合华为公司在海外竞标。 据了解,目前其它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向华为、中兴公司以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海外业务提供融资服务。 相比之下,中国电信运营商“走出去”的步伐要慢于设备商。但是随着中国移动2006年率先启动其海外战略,相继收购香港运营商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以及巴基斯坦电信,中国电信运营商向全球输出服务的历史也随之逐步打开局面。 “中国产业转型,必然是从低端制造业,过渡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业界人士评述说,从中国产业现状来看,通讯业无疑已成为推动这种转型的龙头产业,“通信行业属于高端制造和服务业,可以与中国的银行业一起摸索走出去”。 走向“三网融合” 本土产业无论在崛起还是走出去过程中,中国通信业都必然追随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轨迹,在讲求“信息”与“沟通”的下一代网络环境中,以“全业务”作为自身转型的核心命题。 伴随着重组轮廓渐清,电信、IT、传媒领域边界的日益模糊,中国电信业的网络演进趋势正日趋明朗: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的融合,乃至传统电信、IT、传媒业务的融合之势,皆已不可逆转;无论运营商、设备厂商、增值内容提供者、互联网公司还是传媒巨头,在这个数据、语音、视频和无线应用不断融合的大潮中,都不得不将提供三网融合的全业务解决方案,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 2006年,中移动提出由“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同年6月以12.78亿港元收购凤凰卫视19.9%股权,此后推出PC、手机等多终端无缝互动的“飞信”,大举推广手机报,并获得互联网广告资质,正式进军移动广告市场……每一个试探,都在点滴填补着中移动向信息传媒领域进军的布局。 甚至,通过并购整合业务链和产品链,以适应产业融合转型,成为导致近年来全球产业风云变幻的重要原因。在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思科收购Scientific-Atlanta、爱立信收购Marconi等公司背后,都是事件主角们实现业务转型的手段。 而在中国,以中移动、电信、联通、网通等运营商的信息化转型为龙头,整个通信产业正决然转身,沿着三网融合的道路前行。 在这一进程中,国家电信和广电的双向管制策略将是决定融合速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全球很多国家,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媒体、娱乐和互联网产业都已由唯一的政府部门统一管制,但直到现在,中国的通信行业、广电行业仍然分属工业与信息化部和广电总局管理,这将延缓中国三网融合的实现进程。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三个重大专项,其中,名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最引人注目。据一位政府官员透露,该项目是面向4G的研发方案,中国计划总投入700亿~800亿元,远超此前TD-SCDMA的国家投资规模。这一专项并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国家对TD-SCDMA的支持。“未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集成广播电视网络、无线蜂窝网络、卫星网络、无线局域网、蓝牙等系统和固定的有线网络为一体的结构,各种类型的接入网通过媒体接入系统都能够无缝地接入。”3月21日,国泰君安在最新的分析报告中指出。
这也意味着,在新的“信息时代”中,三网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下一代通信网络发展的国家基本战略,而作为这一项目主体,通信产业将成为推动中国三网融合的主导力量。 (责任编辑:朱晶)
电信华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