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能源之于经济如同食品之于人类。没有食品,人类将无法生存;同样,没有能源,现代经济社会也就无法运转。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食品和一次能源价格同时大幅上涨,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进入2008年,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

能源之于经济如同食品之于人类。没有食品,人类将无法生存;同样,没有能源,现代经济社会也就无法运转。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食品和一次能源价格同时大幅上涨,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进入2008年,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两防”的宏观调控目标下,成品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价格的上涨被暂时冻结,能源行业特别是下游行业因此而承受了巨大的业绩压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是,价格控制真的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吗?国家的价格控制措施什么时候会松动呢?能源价格在2008年还会继续上涨吗?我们认为国家的价格控制措施只能在短期内起作用,却无法改变能源价格本身的趋势。而价格控制时间过长则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后果,也就是短缺。

  如果按照不同能源产品来看,石油和煤炭哪个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哪个又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更大呢?人们通常都知道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煤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误区。实际人们通常所说的70%的能耗比例是按照热值的消耗计算的,由于相同热值下的石油价格比煤炭高得多,石油按照价值计算的能耗比例在2006年已经接近了一半,只比煤炭略低。再加上中国超过45%的石油需要进口,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煤价上涨要大得多。至于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则应该考虑二次能源,也就是成品油和电力、热力等的影响。如果这些下游产品的价格不能上涨,则对物价无法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可是大家真的知道中国的煤炭能采多少年吗?如果按照2006年的产量,中国的探明可采储量可供开采76年,可以如果按照每年10%的产量增速,则只够采23年的。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中国的能源之路该怎么走?是走美国的道路还是日本德国的道路?怎样的道路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能耗还很低,可是单位GDP能耗则要高得多。如果达到美国的人均能耗,全球的石油就只够采20年的了,而达到日本的人均能耗,则还可以采30年。显而易见,中国只能走节能的道路,但是,当前人为控制的低能源价格却是鼓励高耗能的,我们当前的高增长损害的无疑是长期利益。

  最后,2008年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怎样?在通货膨胀抬头、宏观调控抓紧、外部环境恶化的环境下,哪些子行业有望跑赢大势呢?我们的2008年中国能源行业投资策略将会探讨这些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从产业链的角度,我们比较看好上游行业,如原油勘探与开采、煤炭生产,同时我们也看好为能源行业服务的工程、设备、服务公司,这些行业受宏观调控和价格控制的影响较小,业绩的确定性较高。而下游的炼油、火电等行业,受价格控制影响业绩的不确定性很大。但是从相对估值的角度,H股不同子行业的差异较大,基本反映了基本面的差异;而A股能源行业间的估值差异很小,没能反映这种差异,也就带来了一定的投资机会。(中金公司)


差异石油煤炭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