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说最初互联网的发展仅仅是在庞大信息通信网络之侧的一道风景,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最大的亮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互联网的崛起不仅仅使传统的信息通信业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更为整个行业向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进程指出了方向。因此
如果说最初互联网的发展仅仅是在庞大信息通信网络之侧的一道风景,那么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最大的亮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互联网的崛起不仅仅使传统的信息通信业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更为整个行业向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进程指出了方向。因此,我们认为电信转型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转型,我们一方面无法回避互联网在全球已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我们要从互联网发展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更多、更丰富的营养,同时结合传统电信的优势,找到一条扭转局面的新出路。这也许是信息通信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最大课题。在不久前,由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支持的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7年年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韦乐平、杜百川、侯自强、蒋林涛等对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当前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看法和观点。专家们认为,融合是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互联网在推动社会信息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信息通信网只有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满足互联网带来的市场需求,才能扭转当前发展放缓的势头,走向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融合是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业界一直在讨论融合,涉及的融合概念非常多,包括固定和移动融合(FMC)、三网融合等等。其中,IPTV作为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特别是在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策略的背景下,业界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地推进三网融合、选择什么样的业务作为切入点等问题。中国电信总工、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主任韦乐平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韦乐平认为,视频业务将是固网的重要出路。据Yankee的分析:三种业务捆绑的离网率比单种语音业务降低50%,比语音和数据两种业务捆绑降低25%;其ARPU则有可能分别提高达3倍和2倍。作为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IPTV是电信巨头的共同选择。IPTV成为传统固网运营商弥补话音业务下滑、创造新收入的希望,也是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韦乐平预计,2010年全球IPTV用户数将达4800万;收入达130亿美元。 对于目前与IPTV相关的政策环境,韦乐平认为,电视类业务监管政策的突破对电信业可谓有利有弊。利在于可以促进宽带业务持续发展,为开展电视类新业务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业务捆绑降低离网率。弊在于VoIP损害了核心的盈利话音业务,宽带接入打击了主要的业务增长点。但总体来看,初期收入受损,中长期受益,有助于电信业实现战略性转型。对广电业来说,政策的突破利在于为行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且可以获得高盈利的宽带接入和VoIP增值收入,弊在于行业改革将有阵痛期,网络改造要付出巨大代价,传统垄断的电视类业务份额面临丢失的风险。但总体来看,初期会面临全面阵痛,但可以带来长远健康发展的战略机遇。 韦乐平认为,创造一种融合的有效的运营模式不容易。那么无运营的IP、简单低成本运营的广电、复杂高成本运营的电信,怎样取长补短?韦乐平提出,创造一种融合的顺畅的新产业链不容易,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控制整个产业链,新的产业链需要在发展中探索形成,最终应该多赢。连接性是多数盈利业务的基本属性,而内容性业务吃带宽,但产生收入的能力弱,人们习惯于为连接性业务所付的钱远高于内容性业务,因而从盈利角度来看,目前“内容为王”的说法值得商榷,下工夫做好各种连接型业务是IPTV能否成功的关键。韦乐平指出,IPTV网络传输业务全面开放的时机日渐成熟。 对于融合与电信改革的关系,韦乐平认为,融合既是规模经济的自然需要,也是用户需求;融合是对分业经营的行业架构的挑战,融合需要对监管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电信和广电的对称业务准入是大融合的第一步。 有线电视数字化奠定三网融合基础 韦乐平作为电信出身的专家,表达的观点具有明显的“电信”色彩。而作为广电业的专家,国家广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杜百川对于融合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介绍了电视类业务演进的另一条途径——电视数字化。 杜百川强调了新媒体的概念。他认为,新媒体是传统媒体领域新的机构、新的重组。传统媒体数字化以后运营理念、运营方式和运营对象都将发生改变,非传统媒体由于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而进入媒体,IPTV/手机电视是新媒体,但不等于所有参与的单位和组织都是新媒体。杜百川认为,IPTV/手机电视等于“内容提供”加“传送网络和接收”。内容提供者是新媒体,传送网络和接收不是。 杜百川认为,数字化和整体转换不是最终目的,数字化是为了建立新的运营组织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是为了向下一代网络转换打好基础,为应对三网融合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那么有线电视如何向下一代网络转换,杜百川提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特点是集成综合业务能力,有线电视网首先要完成双向改造,形成具有运营宽带业务的能力,并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模式并举的策略。 杜百川认为,数字电视平台要确保公共服务,并且开发不同级别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积极开发多种信息服务、高清、游戏、电子健康、电子医疗、电子教育和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加快发展宽带用户并做好开办IP业务的准备,实现有线和无线移动、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结合。 杜百川认为,电视的下一代是高清晰度电视。但是一旦消费者总是从其他途径先于高清电视广播得到高清晰度的节目,广播的市场商机会萎缩。杜百川认为,广播业界远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高清晰度电视会和从前的电视一样,是广播业界一统天下,其他途径仍然只能得到广播以后的残羹剩饭。 杜百川提出,有线电视数字化是广电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 互联网与电信网将走向融合 如果说三网融合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网络改造问题,还要解决政策问题,那么在信息通信业,主要涉及的问题则是如何处理互联网与电信网的关系问题,是独立还是融合。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蒋林涛认为,互联网和电信网将走向融合。 蒋林涛认为,互联网的积极意义在于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信息化的普及,同时打破了传统电信的垄断地位,加速推动了信息通信业的技术发展,其创新业务已经使亿万用户获益。而由于互联网的成功,确立了信息通信全IP化的技术方向。随着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显现,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Web2.0和P2P也使任何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传播的渠道,互联网上信息的制造手段日益增加并越来越方便,信息的传播手段越来越简单,信息制造、传播的代价越来越低。蒋林涛指出,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开拓,应用的迅速发展,“用户自律原则”已遭到彻底破坏,掠夺性的资源消费在不断增长,特别是P2P技术的广泛应用,用户为了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用户体验,无节制地掠夺和把控网络的资源,使得互联网网络的运营者(IP网的运营者)和互联网上业务的运营者原本和谐、共存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两者之间的冲突在增加。业务网有从良性寄生向恶性寄生发展的趋势。 蒋林涛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异质技术突入电信界,它无需准循电信标准的种种清规戒律,用一条新的思路,解决最基本的通信问题,互联网进入电信领域打破了电信网一家垄断的局面,大大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但同时,无论在业务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电信网都受到互联网的强烈冲击,并且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考虑到互联网的技术影响力和自身的弊端,蒋林涛认为下一代承载网应该是一个安全、可信任的网络,可以承载目前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全部业务,及可预见的将来可能发展的新业务,并能保证提供完全能满足要求服务质量的承载能力,网络资源可知、可控、可管理,网络可运营、可扩展,能与现有网络共存、互通和平滑过渡。 对于未来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发展走向,蒋林涛认为,互联网与电信网将走向融合,其中承载网将合一,而业务网将多元化。蒋林涛指出,互联网和电信网各有优缺点,事实上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两个网都建立在IP技术的基础上,业务上相互趋同和相互重叠,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两网合一,当然不会是简单地合一到目前的因特网上,也不是合一到目前的电信网,而将会合一到下一代的以IP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上。 三网融合把电信业推向历史新阶段 近年来,电信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大部分运营商传统业务不断下滑,增量不增收;另一方面,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开放环境下的电信业发展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势头。据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侯自强教授介绍,今年美国宽带接入使用率超过50%,宽带通信容量过剩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2007年电信业利润达到720亿美元,超过历史最高的1998年的680亿美元。基于这一现象,侯自强认为,互联网是传统电信运营模式的颠覆者、旧秩序的破坏者。电信运营商如果坚持以运营商为中心的传统运营模式,只发展“带围墙的花园”必将被互联网颠覆。侯自强提出,互联网新应用层出不穷,电信运营商应该顺应发展潮流,通过转型积极满足互联网带来的市场需求,在互联网上发展面向消费大众的新媒体。侯自强认为,三网融合将把电信业推向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针对目前互联网新业务,侯自强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二是ICT。新媒体方面,网络媒体将掀起媒体的革命,具备无处不在的特点,P2P技术将降低音视频媒体门槛,Web2.0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ICT方面,主要包括ICT系统集成和宽带连接、面向中小企业的ERP和CRM、企业Web2.0以及企业联网等等。侯自强认为,电信业发展ICT,实现了电信和IT的融合,给客户提供全新的融合服务,同质的无缝服务能够给用户创造商业价值,而网络提供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IT服务。 综上所述,几位专家围绕“融合”这一话题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讨。事实上,技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是与市场格局和产业利益密切相关的。目前的统一IP承载、宽带网络平台为网络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由于不同的网络一直运行在各自发展的道路上,并且均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拥有各自众多的用户群,形成了各自的业务运营和盈利模式,因此融合的过程不仅仅是网络的融合,而且将表现在业务、运营和盈利模式、监管、产业融合等方方面面。然而共识是一致的,即融合是趋势。在这样的共识下,让我们立足长远,求同存异,务实推进,为更广泛地提供丰富的信息通信服务、推进社会信息化向更大规模、纵深化发展而努力。电信互联网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