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C融合绝对不是什么新名词了,但这种趋势在这两年才刚刚抬起头来。这一抬头不要紧,产业圈里立马闹出了大动静! 近日,一则有关谷歌即将公布手机战略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谷歌在互联网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如果复制到通信领域,很多手机巨头的好

3C融合绝对不是什么新名词了,但这种趋势在这两年才刚刚抬起头来。这一抬头不要紧,产业圈里立马闹出了大动静! 近日,一则有关谷歌即将公布手机战略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谷歌在互联网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如果复制到通信领域,很多手机巨头的好日子怕是就要到头了。在谷歌的前面,苹果、Skype在手机终端市场所取得的成功,已经爆发了惊人的震撼力。 另一头,手机大腕们也没闲着,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纷纷开起了无线音乐商店,诺基亚更是开办了门户网站,大张旗鼓地宣布要转型为互联网公司。通信运营商对互联网市场也产生了兴趣,广东移动近日推出无限量的免费邮箱,将其大举进攻互联网的战略暴露无遗。 一场精彩的融合大戏正在上演。通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纷纷捞过界,互抢对方地盘,最终是谁能革掉谁的命呢? 免费邮箱开道中移动大举进攻互联网 中移动进军互联网又迈出重要一步。10月30日,广东移动率先在国内推出首款免费无限量移动邮箱,用户无需注册即可使用以手机号码为域名的移动邮箱。此前,广东移动提供的手机邮箱服务需要付费使用,月资费分别为6元、8元和12元三个标准。 有业界人士分析,广东移动推出免费邮箱业务或将是一个信号,预示着中移动进军互联网的步伐驶入了快车道。 借免费邮箱撬动互联网 据悉,此次推出的免费无限量移动邮箱将传统的互联网使用模式与手机终端合二为一,客户既可用电脑访问邮箱,也可用手机通过短信、彩信或手机登录WAP等方式随时随地收发和管理邮件。 据介绍,该邮箱以“用户手机号@139.com”为邮箱名,简单易记。邮箱还附送了1GB的手机网盘,可用于用户个人的网络硬盘空间;用户还可通过电脑每月免费发送30条短信和20条彩信。业内人士称,这些优势将使移动邮箱比其他网站提供的邮箱更具吸引力。 广东移动副总经理刘尧根表示,免费无限量移动邮箱在未来将逐步承载、融合多种产品功能和内容服务,形成移动用户专属的个人综合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基于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立体化、多元化的服务。 据了解,这也是继雅虎中国、网易在今年9月相继推出无限量免费邮箱之后,移动运营商首次进军免费无限量移动邮箱市场。业内人士称,广东移动凭借电子邮箱这个最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工具进入互联网市场,是整个集团互联网战略的一个突破,也预示着中移动进军互联网的脚步逐渐清晰。 步步为营进入互联网市场 实际上,中移动欲谋互联网市场的计划蓄谋已久。今年6月5日,中国移动宣布旗下的无线即时通讯工具“飞信”正式商用。仅在此前的试用阶段,飞信的注册用户数便迅速突破2000万,移动携即时通讯工具“杀”入互联网市场可谓“惊天一雷”。当时就有不少业界人士预测,这是中移动正式加入互联网“战团”的开始。 实际上,此前的3个月,中移动曾在内部发布了《关于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的策略》,全面发展互联网业务已被确定为全年的核心战略。根据该《策略》,中移动在互联网领域关注的重点是:“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例如客户端的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PC与手机内容与应用的互通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营销职能等。” 围绕着这些重点,中移动不断在积累力量。除了推出为解决个人PC与手机内容应用互通的“飞信”业务以外,早在去年9月,广东移动推出了“企业名片”的手机搜索服务,帮助各种企事业单位通过无线技术,向消费者提供移动搜索信息,同时为企业用户提供有线网(互联网)和无线网(手机网)“双上网”建设功能。今年7月,广东移动又宣布年内招募100家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为其集团客户提供“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模式。 而此次发布无限量免费邮箱之后,广东移动相关人士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网络存储和共享业务。 整体策略尚未成形 实际上,虽然中移动凭借“飞信”敲开了互联网市场的大门,但在门户网站、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众多互联网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之中,中移动的互联网进入整体策略却并未成形。 “中移动采用的是逐个突击,把互联网业务有利润的部分一一拿下,然后再整体规划。”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研究员张敏认为。 业界也有对移动互联网战略的担心:“互联网开放的通道必然会带来高竞争风险,运营商出身的中移动面对互联网这个全新的领域,总有部分业务不擅长、能力不具备,需要一个极端的持续投入,这必然会考验资本市场的耐心。” 本报记者陶国睿诺基亚领头众商紧随手机大腕反攻网络手机厂商们当然不会坐视新兴势力的肆意进攻。在目前全球前五大的手机厂商中,诺基亚对于这种融合趋势作出的反应最为直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诺基亚公司就作出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转型成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是其新的市场目标。今年8月,诺基亚更是宣布启动一项叫做Ovi的新计划,建立包括了面向全球用户的手机门户网站,可以在线更新游戏的手机游戏网站等。加上已经运作多年的在线音乐网站,诺基亚正在构建一个全面的手机内容服务事业群。 诺基亚的转型之所以如此坚决,在于它看到了市场的需求。诺基亚CEO康培凯就声称:“对于目前的手机客户来说,单是设备已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更完整的体验。”这几年,诺基亚一直马不停蹄地展开收购行动,2006年10月花费6000万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独立音乐发行平台Loudeye,同月还收购了手机导航软件开发商Gate5。今年7月,诺基亚收购了媒体分享网站Twango,9月又收购了一家名为Enpocket的移动广告公司。最新也是最大的一笔则是10月,诺基亚以81亿美元的代价并购了美国手机数字地图开发商Navteq。如此密集又“激进”的动作,足以证明诺基亚渴望通过发行内容而在未来无线互联网市场增值中“掘金”。 其他几家手机巨头也没有消停。摩托罗拉不仅架设了专门的音乐网站,而且还直接在网上卖起了手机。 索尼爱立信除借助Walkman进军无线音乐市场外,还通过TrackID技术涉足无线音乐搜索领域。LG虽然没有自己开店,但是却和谷歌进行了合作,将其网络软件包装进了自己的手机中。启示融合类生存渐显峥嵘
毫无疑问,手机、互联网大佬们的相互渗透,将给未来的网络生存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终端厂商、服务提供商的分类将会变得非常模糊,更多的厂商在业务融合后将同时成为终端产品和服务提供者。 既然融合是一个大方向,那么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厂商之间是否一定要决出个生死呢?当然不是。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相互渗透往往也就意味着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开始。 Skype网络电话的发展正是阐述这一真理的绝佳例子。 11月1日,已经归属易趣旗下的Skype正式宣布与和黄旗下的3通讯公司达成合作,两者联合在英国推出内置了Skype通话和IM功能的3G手机——SkpeyPhone。据了解,该款手机今年还将在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中国香港、意大利、爱尔兰、中国澳门和瑞典推出。和此前一些能够拨打Skype电话的智能手机不同,该款手机的Skype服务不是通过WiFi实现的,而是借助运营商的3G网络达成。这让绝大部分人跌破了眼镜:运营商不是一向和Skype互视为“死敌”吗,怎么突然间把手言欢了? 作为采用P2P技术的网络电话,Skype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基于互联网的免费语音通话,但是无法移动的特点使其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局限,而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显然能够弥补这一点。对于3G运营商而言,在手机中内置Skype软件虽然可能失去不少语音收入,但是却可以获得不少的流量收入,这总比白白看着收入流失到Skype手中要好。正是这种共赢的可能,最终促成了Skype和和黄的合作。 SkpeyPhone的出现无疑给剑拔弩张的两大阵营以很好的范例和启示:双方并非没有合作的可能,只是还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方式。其实,终端+服务的模式也并非一定要由一家厂商来操盘,不同领域的厂商各展所长、精诚合作说不定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出色的移动生存体验。 微软先行谷歌垫后 互联网巨头蹿入手机一直在互联网上深耕细作的谷歌,为什么突然瞄上手机了呢?众所周知,手机网络已经从原来单一的语音通信网络变成了融合语音、数据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络。与电脑用户相比,手机的持有者要多得多。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用户的总数已经突破了30亿,而同期全球上网电脑用户却才刚刚迈过10亿大关,前者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得其潜力空前。 而且,基于手机终端的无线互联网用户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付费消费习惯,这将使从事手机上网服务的公司获益,而运营商也可以通过上网流量的不断增长获得丰厚回报。因此对于无线互联网服务的推广,无论是内容服务商还是通信运营商都是不遗余力的。 在谷歌之前,IT厂商苹果涉足手机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苹果近几年的成功看起来是由iPod音乐播放器这个硬件产品带来的,但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则是基于iTunes的在线音乐销售,之所以推出iPhone,苹果的目的显然是想将其音乐销售从有线互联网拓展到无线互联网,将市场目标人群从音乐爱好者、时尚人士拓展到更为广泛的手机用户。 正是出于这种目的,苹果公司才在其iPhone里特意加入了WiFi功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用无线登录互联网使用苹果公司服务的需求。
同时,谷歌的竞争对手微软也早就开始了在手机领域的圈地运动,其WindowsMobile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而且,微软正在将越来越多的服务捆绑到手机中,一如当年其在Windows中捆绑IE一样。掌握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微软就一定有办法从中获取足够的利润。 谷歌加入手机行业的目的当然也是如此,通过“终端+服务”捆绑的模式,它不仅能够拓展搜索业务的受众面,而且还能将其youtube社区服务、Googlearth地图服务进行增值运营,以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
手机互联网邮箱渗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