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年底前我市50%的供水量水质达到新国标要求 ■我市将逐步整合市、镇、村三级水企 自我市全面启动供水管网改造后,供水部门在改善水质方面又传来捷报:投入了1.2亿元,在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处理工艺后,市第六水厂出厂水达到饮用水新国

■明年底前我市50%的供水量水质达到新国标要求 ■我市将逐步整合市、镇、村三级水企

自我市全面启动供水管网改造后,供水部门在改善水质方面又传来捷报:投入了1.2亿元,在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处理工艺后,市第六水厂出厂水达到饮用水新国标要求。这标志着我市供水行业“五年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2008年底前完成试点示范,首家优质供水厂投产已经实现。该厂优质水将从春节后开始逐步向市区供应。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逐步整合市、镇、村三级水企,将来其他水厂也要向市第六水厂学习,到2012年全市供水都要达到新国标要求。

【现状】

水厂良莠不齐

水质问题日渐显现

水质问题成供水投诉大头

近年来,随着我市加大对供水配套工程的建设力度,全市供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目前日供水能力达650万立方米。据统计,2008年度我市平均日供水量约485万立方米,与2007年同比基本持平。我市目前供水能力已保证了全市人口和企业的用水需求,供水紧张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

水量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东江原水水质问题日渐显现。同时,国家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新国标的实施对供水水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供水企业带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迫切要求提升饮用水水质。据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我市涉及供水的投诉中,关于水质的投诉占了绝大多数。除了水源水质问题,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供水管网锈蚀,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我市已全面启动供水管网的改造工作;二是水厂良莠不齐,少数小型水厂供水质量得不到保障。

部分镇村水厂有安全隐患

目前我市共有大小水厂122间,分为市级水厂、镇级水厂和村级水厂。我市村级水厂数目众多,共88间,占全市水厂总数的72%。这些水厂日供水量约51.87万立方米,占全市日总供水量不足11%。

市城市管理局调查发现,村级水厂多属村(社区)集体企业,难以统筹管理。这些水厂制水工艺简单,配套设施不协调,自动化程度低。在水质监测方面,无化验室的村级水厂就有56间。

据了解,某村级水厂曾为了牟取经济利益,不顾群众身体健康,经常向当地工厂供应不合格自来水,造成工厂员工多人腹泻。相关部门接到群众投诉后到现场处理时发现,这间水厂除了水源不符合要求外,制水工艺也极其简陋,连最基本的水质检测设备都没有配备。相关部门随后关闭了这间水厂。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市不少村都还是由村级水厂供水,不合格的制水工艺加上年代较久的管网,使村民和工厂的供水质量存在隐患。

我市有29间镇级水厂,占全市水厂总数的24%,其中建厂历史20年以上的有18间,其余的都在15年以上。这些水厂综合管理水平已有了较大发展,部分企业已推行并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自新国家水质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各水厂十分重视提高水质检测能力,但化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仍需进一步提高。该级水厂的镇街管理部门各异,与市供水主管部门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给政策落实到位带来了阻碍。

市级水厂有能力达到新国标

我市的市级水厂均为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下属,共有5间,占全市水厂总数的4%,日供水能力310万立方米,供水总量接近全市供水总量的60%。这5间水厂间已基本建成有效供水管网联络,大致形成一个供水整体,供水区域已形成跨全市22个镇街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此外,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水质监测站已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扩项评审,通过计量认证的总项目达164项(含106项新国标),检测项目也包含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成为省内第一家新国标106项全部通过评审的省级水质监测站,亦是省内继深圳水务集团监测站后,第2家通过国标106项水质全项目计量认证的水质监测站。因此,东江水务公司属下的市级水厂水质监测能力都比较高。

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按照我市供水“五年三步走”战略目标,我市要在2010年底前逐步实现50%的供水量水质达到新国标。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下属的水厂和部分实力较强的镇街水厂监管较为到位,已具备实现贯彻落实新国家水质标准目标的能力,配合管网改造和二次供水监管的推进,我市有望超额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任务。

【措施】

整合水企 打造“全市供水一张网”

组建“东莞供水集团”

如何从根本上提升水质,使我市供水早日全都达到新国标呢?市城市管理局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优化供水行业体制、制水工艺升级改造、水质监测、供水管网改造、水源保护等各个环节。

要改变东莞目前供水企业多元、资源分散、供水安全监管难度大的现状,全面贯彻落实新国家水质标准,改革创新供水体制、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集团化运营已成为我市供水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我市供水企业势在必行。为此,市城市管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全市供水一张网”战略目标,结合实际,正全面推动我市供水企业整合,组建“东莞供水集团”。

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行业企业集团的优势,组建我市“供水集团”。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供水管理、技术设备、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去年成功收购了原市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迈出了组建“供水集团”的第一步。同时,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动镇级供水企业对村级供水企业的资源整合,实现“一镇一供水企业”的镇街供水格局,为最终实现“全市供水一张网”提供体制保证。

按照这一思路,到了2012年,如果一些镇村供水企业仍然达不到新国标,将会被坚决淘汰。

从源头到水龙头全程监测

市城市管理局在去年还专门成立了“东莞市水质监测中心”,负责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源(包括江、河、水库)水质、城市供水水质、二次供水水质、管道优质供水水质以及突发性污染水质进行监测。市民的生活用水将从源头开始直到水龙头,都被纳入全程监测。

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水质监管进入网络监管的新阶段。水质监测网以市城市管理局、市水质监测中心为核心,在有条件的镇设立水质监测网站和在线监测点,覆盖全东莞的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日常监测,指导和调控水厂的生产运行技术参数。

推进管网改造 优化管网调度

为使全市供水管网改造科学有序地开展,市城市管理局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的交流不断完善实施思路,初步制定了以老城区为试点的示范方案,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推动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市东江水务公司承接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的任务,目前已逐步展开对16个小区的旧管网改造。

市人大也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计划对各镇街供水管网作进一步调研,力促全面推动全市供水管网改造,避免水质在管网中受二次污染,解决水压低问题,保障全市人民饮用水安全。

为保障供水安全,实现“全市供水一张网”,我市在开展管网改造的同时,不断优化管网调度。目前,市第二水厂、第三水厂以及第四水厂已实现供水管网有效联络,供水管网有效调度,保障三大水厂供水区域内市民的安全用水,下一步将实现市第五水厂与第六水厂的管网互通。同时,市城市管理局要求各镇街供水企业积极编制供水专项规划,优化镇街内供水管网调度以及镇街间实现管网有效联络,有效保障全市供水安全。

【强化】

核心水企探索新工艺向全市推广

针对水源状况改善工艺

作为组建“东莞供水集团”的核心力量,东江水务公司承担着为其他水企提供榜样和示范的重任。该公司在提升水质方面是如何进行的呢?公司负责人介绍,针对逐年下降的东江原水水质,他们对原本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各大水厂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强化工艺改造,优化了各项工艺流程,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针对东江水源虽然出厂水水质在新国标允许范围内,但pH值偏低的情况,为改善人民群众饮水的口感和人体内酸碱的平衡,各水厂特别增加了调节出厂水水质pH的装置,使出厂水呈弱碱性,更适应人体的健康需求。

为解决东江源水铁、锰含量有时偏高、雨季季节性排污源水水质偏差以及有可能发生的源水突发水质污染的问题,该公司共投资了2000多万元,分别在第三、四、五水厂增加了高锰酸钾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投加装置,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及粉末活性炭的强吸附性,使应对水质变化的应急能力大大提高,其中第三水厂(我市规模最大的水厂,供水能力为110万立方米/日)更是在2007年将粉末活性炭投加升级为全自动干粉投加系统,进一步保障出厂水水质。

1.2亿元试点深度处理技术

除了改善常规工艺之外,东江水务公司还以市第六水厂为试点,于2007年投入了1.2亿元在该厂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新的深度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水源中的有害有机物及重金属,改善水质。据了解,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的都是这种技术。

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专家对制水工艺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第一代是常规处理工艺;第二代是以臭氧活性炭为代表的深度处理技术;第三代是以膜处理为代表的工艺。

目前我市除第六水厂外,其他水厂的制水工艺都采取常规处理工艺,沉淀以平流式沉淀池为主,过滤以快滤池为主,部分有虹吸滤池。

目前第六水厂的常规制水工艺已于2008年12月26日正式并网供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也已接近尾声,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预计今年春节后市区将逐步实现优质供水。在该工程的带动下,我市已初步展开膜处理工艺生产性试验。

强化科研确保水源安全

在改善工艺的同时,东江水务公司应对目前日趋恶化的原水水质及水质突发事件,自2006年起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共同针对东莞原水水质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应急保障技术等课题。

2008年以来,东江水务公司参加了国家十一五“国家水专项科研”中的“水质污染控制与珠江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中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准备以投产时间较长、工艺相对欠缺的第二水厂为基地,进行工艺改造方面的生产性试验,为今后各镇、村级水厂改造起到示范作用。另外相对较新的第三、四、五水厂也准备增加强化工艺,调整运行参数,更新升级自动化系统以更好地满足水质要求。

【专访】

提升水厂工艺

确保优质供水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钟耀祥

提升水厂工艺

确保优质供水

为确保我市全面贯彻落实新国家水质标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供水行业“五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要在2008年底前试点示范,实现我市首家优质供水厂即市第六水厂的投产;2010年底前逐步推进,实现我市50%的供水量水质达到新国标要求;2012年全面实施,实现全市100%的供水量达到新国标。

周边的一些城市在提高水质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如深圳梅林水厂、广州南洲水厂的供水水质早在几年前就已达到了新国家标准。这些水厂的水因为口感好、质量优,深受市民喜爱。因此,东莞供水部门在提升水质方面仍然要努力。

目前市第六水厂工程进展很顺利,该厂经过深度处理工艺制作出来的优质水春节后就可以供应到部分市民家中了。我对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充满信心,希望市民能早日喝上符合新国标的优质水。

按照我们的计划,市第六水厂优质水将逐步向市区供应,希望市民在用水过程中不断将信息反馈给我们,让我们更快地改善供水过程中的不足,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市第六水厂是我市选定的标杆供水水厂,希望其他水厂能积极来这里“取经”,向该厂学习。一些镇村水企因为暂时的经济效益问题,对提升水质不积极,希望这些水企今后在提升水质方面下更大工夫。

按照目标,到2012年我市所有的供水都要达到新国标,剩下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到时候一些还不能达标的小水厂我们将坚决关闭,绝不手软。不仅仅是市级的水务公司,镇级的水务公司也要积极进行企业整合,为早日实现“全市供水一张网”,全面提升供水水质而努力。

提高供水水质

高于经营效益

市东江水务公司总经理黎泽钧

提高供水水质

高于经营效益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司工作的战略重心由原来的提高供水量逐渐向安全优质供水转移。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司近年来除在城区用户入户管网改造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外,在水厂改造方面,在供水价格多年不变的情况下,公司通过内部挖潜,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各种能耗,努力克服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压力,不断投入资金,加快水厂制水工艺的提升及配套干管的建设。

去年,我们公司全资收购了原市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第三、四、六水厂的供水调度,在城区第二水厂水源受季节性污染、城区供水水质难以确保而需要关闭二厂供水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城区范围的安全供水,并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区供水水质。目前我司正在进行管道的改造工程,达到优质水优先供应市区的目标。而从长远来看,要确保水质的全面提升,全市“供水一张网”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对供水企业的整合,才能从体制上根本保障水质,保障用水安全。

东江水务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唯一的大型国有供水企业,所追求的并非完全是企业效益,公司的经营效益固然是企业的基本目标,但良好的社会效益,让广大市民能喝上优质水、放心水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司顺应市民群众对供水水质的强烈要求,为了达成安全优质供水的目标,在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投入。最近,我司又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提供的15亿元信贷支持,我们有信心让广大市民喝上放心的优质水。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继续推进改善水质的各项工程,继续落实各项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积极进行供水企业资源整合,继续为东莞市民供应优质水、放心水,为实现东莞的社会双转型作出贡献。


供水水质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