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7年,是全球3G商用的第6个年头。经过六年的发展,3G应用已经非常丰富,3G应用已经让人们获得了全新的移动体验。 一、全球3G发展特点 随着全球范围内3G网络建设和业务经营活动的全面铺开,无论3G的行业管理,还是3G业务和设备市场的发展都呈现出

2007年,是全球3G商用的第6个年头。经过六年的发展,3G应用已经非常丰富,3G应用已经让人们获得了全新的移动体验。
一、全球3G发展特点 随着全球范围内3G网络建设和业务经营活动的全面铺开,无论3G的行业管理,还是3G业务和设备市场的发展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3G行业管制 3G行业管制政策显现两个新特点,首先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大规模启动3G市场,掀起了第二轮的3G许可证发放热潮。从1999年到2007年,3G牌照发放出现两个高峰期,第一个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发起的,在2000年和2001年左右;现在处于第二个高峰期,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发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3G业务全面启动。 第二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的管制机构正在考虑以新的措施来推动3G市场和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更多资源。一些国家为了推动本国和地区的3G市场发展,考虑为3G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发展条件。以欧盟为例,欧盟各国正在考虑允许3G运营企业在900MHz频段上提供3G业务。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原有的900MHz频段使用许可即将到期,欧盟各国需要考虑下一步的使用计划;二是欧盟政府在考虑放松频率使用的限制,认为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频率使用效率,从而推动欧洲地区3G事业的发展。 (2)更多竞争。一些国家管制机构也在考虑利用发放2.6GHz频段使用许可证的机会,发放新一轮的3G许可证,通过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者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包括英国、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颁布了新的3G许可证计划。但是,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原有3G运营企业的强烈反对,第二轮3G许可证发放工作被迫推迟。 2.3G运营市场 3G运营商的发展可以分别从WCDMA和CDMA2000两个方面来说明。 (1)WCDMA快速发展,欧洲成为新中心。从用户增长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WCDMA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006年年底,全球WCDMA用户数为9650万,预计到2007年年底可以接近2亿。同时,2005年之前,日本占据了全球WCDMA用户的80%以上;2007年上半年,欧洲新增WCDMA用户占到了全球新增用户的64%以上。2007年6月底,欧洲的WCDMA用户累计达到8779万户,占总WCDMA用户数的55.5%。欧洲成为全球WCDMA发展的中心。 (2)cdma2000 1x建设重点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其网络建设的重心也开始从亚太地区向中东、非洲等地区转移,到2007年6月,这些地区的cdma2000 1x商用网络数量已经超过了北美和亚太,成为全球cdma2000 1x网络最多的地区。 3.3G设备市场 (1)HSDPA设备需求旺盛 伴随着WCDMA的快速发展,真正能够体现3G业务特色的HSDPA网络建设逐渐升温。2007年上半年,全球HSDPA网络设备合同首次超过了WCDMA。尽管新款WCDMA终端仍旧占居主导地位,但是HSDPA终端数量快速上升,已经占到了新增份额的23%。 (2)终端研发配合增值业务发展 伴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对终端的要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比如为了配合移动定位业务的开展,日本总务省就规定,从2007年4月开始,所有的手机都必须内置GPS功能。3G运营企业一般在推出比较重大的新业务之前,一定会和相关的终端设备厂商合作设计新的终端来配合业务的宣传和使用。 二、3G业务发展现状 经历了6年的发展,对于运营商来说,传统话音和短信业务依然是收入的主体,同时真正能够体现3G特色的移动增值业务已经非常丰富,并且在运营商的业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3G增值业务可以分为如下五类:通信类、信息类、交易类、娱乐类、移动互联网类。从现有3G用户对业务使用的情况来看,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娱乐类业务,尤其是音乐下载类业务。其次是信息类业务。通信类业务起步较早,发展平稳。交易类业务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在日本KDDI推出的3G增值业务中,歌曲下载和娱乐类业务使用量最大。 (1)通信类业务稳步发展 通信类移动增值业务的代表包括移动即时通信(IM)和移动电子邮件业务。这两种业务近年来的发展都很快,其中,移动E-mail起步较早,未来发展平稳。预计2008年全球移动E-mail用户将达到4000万户。移动IM业务起步晚,与基于固定互联网的IM业务相比有更好的盈利模式。固定互联网上的IM业务使用是免费的,盈利主要依靠增值业务。而移动IM的每一次使用都是要收费的,因为移动运营商掌握着对用户终端和网络接入的控制权。这一点就决定了移动IM可能要比基于互联网的IM业务更容易取得成功。相关机构预计2011年全球的移动IM用户数将达到3.73亿,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60亿美元的收入。 (2)娱乐类业务最受欢迎 娱乐类业务是最受欢迎的业务,音乐下载类业务更是如此。以日本KDDI公司为例,从2G时代的30秒音乐片段下载,到3G时代的整首音乐下载,一直都是最受用户欢迎的业务。自KDDI于2004年年底正式推出整首音乐下载业务之后,到2007年2月,累计下载的歌曲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首。2006年一年之内的整首歌曲下载量也已经超过了日本单曲CD的生产量。随着支持手机数量的增多和配套内容管理措施的强化,整首音乐下载的使用量将持续增加。 (3)信息类业务应用普遍 在3G特色业务中,信息类业务依旧是最基础、应用最普遍的业务。事实上,随着移动通信普及率的提升和数据业务使用价格的下降,手机终端正在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在各种信息类业务中,除了传统的网页浏览之外,以Push形式来传送的移动广告、新闻等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移动广告业务通过移动网络传播商业信息,旨在通过这些商业信息影响广告受众的态度、意图和行为,近年来在日、韩、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快速增长。日本移动广告市场从2004年开始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380亿日元,占互联网广告的10%。 此外,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非常具有发展前景。以日本KDDI公司提供的个人手持终端定位业务为例,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下列服务: ——导航功能:从步行路线到电车的换乘、车辆和出站口的引导; ——实时地图功能:根据使用者的移动情况自动滚动地图; ——实时信息发送:提供铁路等公共交通运行信息、道路情况乃至目的地天气情况等,非常方便。 (4)移动交易类服务拓展商业空间 和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交易一样,资金、货源、物流和支付手段是提供移动交易类服务的必备条件。进行交易的商品包括电子内容和实物产品,电子内容的物流系统就是通信网络,而实物产品则需要实实在在的物流系统,用货车等方式把商品递送到购买者手中。但是,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支付手段是影响移动交易类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在互联网上解决支付问题,产生了PayPal公司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支付问题。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在资金和支付手段上拥有天然优势,其完善的鉴权和计费体系以及良好的信誉就是提供移动电子商务的先天优势。 目前,很多移动运营商都推出了移动交易类业务。主要的业务种类包括自营的移动商店,销售产品从电子产品(电子书、音乐、影像等)向实物产品(书籍等)拓展,以及移动拍卖、移动商贸中心平台等。 (5)移动Web2.0应用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但是移动互联网不等于移动网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这是因为移动网络自身的特点会对传统互联网的应用形式带来很大的改变。比如,移动终端位置移动性,可以直接催生多种基于位置的应用等,而随着移动用户对移动业务需求的个性化,要求移动业务能够彰显个性,方便用户生活。同时,由于移动终端体积小、处理能力弱,以及无线信道的限制,使得互联网的内容和应用形式一定要能够适应移动网络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3G网络能力的提升,Web2.0的发展,催生了Mobile2.0的概念。这种概念的要旨就是增强移动互联网类增值业务的互动性,体现人人参与、共同建设互联网的宗旨。目前主要的Mobile2.0业务包括: ——移动社区业务:新的生活娱乐方式; ——移动RSS:新闻精选,获取信息的新手段; ——移动博客、移动播客:为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新内容。 三、3G业务发展趋势 1.移动内容服务是发展重点 众所周知,传统通道类业务生存空间正在被大大压缩。包括3G增强型技术、移动Wimax、Wi-Fi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能力大幅度增强,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之间的同质业务竞争严重,业务价格下降和利润空间迅速缩小。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各种新型业务的异质竞争严重冲击了传统的通道性业务的生存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互联网和IP电话的发展导致了具有上百年历史的AT&T公司的衰败。而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移动通道类业务迟早要走上固定通道类业务的老路。 既然长远来讲不能靠通道类业务赚钱,那么就必须依靠3G网络上运营的内容和服务了。我们断言,移动内容类服务是3G业务的发展方向,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将会为3G乃至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带来无穷动力。当前非常火热的移动娱乐、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等业务实际上都属于移动内容类服务的范畴。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看到了内容产业发展的前景,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比如韩国的情报通信部,截至2007年共投入6293亿韩元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其目标是成为世界五大数字内容强国。日本也把内容产业定位为“需要积极振兴的新型产业”。 2.产业融合催生3G新业务 产业融合是当前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最大热点之一,产业融合为3G业务创新带来机会,也是3G业务创新的一个最主要类型。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移动通信也在更迅速和更深入地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 目前,产业融合已经催生出了诸多热点业务。很多3G运营商都已经推出了诸如移动电视、移动银行、移动支付等融合类业务。H3G就很好地把移动通信业务和体育活动相结合,提供了利用手机观赏英超联赛的精彩进球镜头等业务。 3.3G Web2.0 被誉为互联网投资女皇的玛丽·米克(Mary meeker)曾经说过,“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正在由PC-Internet向Mobile-Internet转变,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主导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将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机会”。 实际上,由于移动终端随身性和个性化特征能够更好地体现“人人参与”的互联网精神,以及移动网络在鉴权和计费方面的能力,加上移动运营商对网络的控制,在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有利于达到业务要求和网络能力之间的平衡。困扰固定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两大问题——缺乏盈利模式、网络能力和业务要求冲突的问题,都更加容易得到解决,因此,移动互联网业务比固定互联网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Web2.0业务向手机终端的移植并改造而产生的业务,诸如手机博客、手机社区、移动RSS等业务能够更好地体现互联网精神,代表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