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报讯 ;记者程行欢报道:虽然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国实行《葡萄酒强制性国家标准》,但是并没有关于葡萄酒详细分级制度的规范,只是简单的感观分级。行业内的企业早已经纷纷“行动”起来自我分级。记者昨日获悉,张裕已经悄悄启动了“综合质量分级体

本报讯 ;记者程行欢报道:虽然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国实行《葡萄酒强制性国家标准》,但是并没有关于葡萄酒详细分级制度的规范,只是简单的感观分级。行业内的企业早已经纷纷“行动”起来自我分级。记者昨日获悉,张裕已经悄悄启动了“综合质量分级体系”,一场抢占分级制度制高点的竞争又拉开了序幕。

  “年份划分”容易混淆

  在今年年初执行的葡萄酒强制性新国标中,已经明确规定,在生产领域里葡萄酒年份必须是葡萄采摘的年份,且其中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新国标将葡萄酒分为优、优良、合格、不合格和劣质品5个等级,但不属于强制性条款。

  据了解,在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前,国内大多数葡萄酒企业习惯使用“年份划分”和“产区划分”等一些常用的分级办法,但因只强调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某单一因素而存在着不全面的弊病,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检测标准,鱼目混珠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的很多葡萄酒专柜上,瓶标上大多数标有1992年、1995年或者1998年等年份。而实际情况是,我国1996年起才出现葡萄酒发展和种植的浪潮,199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国产绝大多数的葡萄酒应该是用2001年后的葡萄酿造的。此外,葡萄酒的年份好坏取决于当年葡萄种植的品质,但国内还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企业分级抢占标准制定权

  对国内葡萄酒行业来说,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张裕高调启动“综合质量分级体系”,将葡萄酒产品由高至低划分为四个级别:“大师级”、“珍藏级”、“特选级”和“优选级”。长城以产区论品质,还有星级、树龄、品种等分级标准也争相露面。

  有同行认为,张裕“分级制”从方法上太过繁琐,不如年份或者产区的说法直截了当。

  据记者了解,在国际葡萄酒行业,流行的有两种产品质量分类标准。一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原产地控制命名”,即AOC制;另一种是美国的“美国葡萄栽培分区”,简称AVA。在美国,分级工作更依靠权威的评酒师或评酒杂志等来完成。

  但是,在国内葡萄酒行业中,无论哪种标准被国家部门接纳强制性推广,企业无疑就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


葡萄酒葡萄年份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