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几年来,在全面服务大众用户的同时,致力于转型的移动运营企业以服务行业信息化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网络技术优势,不断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将移动行业应用拓展到了政务、公安、交通、金融、电力、工商、农业、教育等领域,有力地推动了行业信息化进

近几年来,在全面服务大众用户的同时,致力于转型的移动运营企业以服务行业
信息化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网络技术优势,不断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将移动行业应
用拓展到了政务、公安、交通、金融、电力、工商、农业、教育等领域,有力地推动
了行业信息化进程。当前,我国移动行业应用正在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并呈现出规模
化发展的态势。   展望未来,移动行业应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
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将给移动行业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特
别是步入3G时代后,移动行业应用会加速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其普及的深
度和广度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演进,公众移
动通信网将与各种宽带无线技术及短距离无线技术加速融合,一些新型的无线应用将
应运而生,“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将全面崛起。面向更远的未来,我们
将逐步迈进一个网络和应用“无所不在”的移动信息化社会。   1、由于拥有移动性和广域覆盖等特性,移动通信不仅是实现社会普遍服务的有
效手段,而且将成为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如今,当短信、彩信、手机游戏、无线音乐等大众化的移动数据业务逐步走向普
及之时,公众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业务在公安、交通、教育、金融、石油等各行各业
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移动行业应用的发展步伐正在全面加快。经过移动运营企业
与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从“警务通”到“家校通”、“农信通”,从“移动政务”
到“移动工商”、“移动税务”,从手机二维码到手机银行、移动支付…… 移动行
业应用的种类日益丰富,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有效提升了行业客户的管理效率
和企业效益,而且给大众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移动通信行业应用的兴起,既
是行业信息化对移动运营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演进和业务发展的
必然结果。面向未来,移动通信不仅是实现社会普遍服务的有效手段,而且将成为推
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在全面加快。为了推进
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国家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
化”,并积极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整个社会信息化
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及企业集团用户都希望通过加快自身信息化
建设,加强行业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全面增强市场
竞争力。而政府管理部门也希望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务效率,增加政府管理工
作的透明度,改善政府形象。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深化,社会各行各业对办公
自动化、电子政务等信息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
理(SCM)、生产控制、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也日益迫切,在信息化建设
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   从多年来行业信息化的现状来看,日益走向宽带化的有线通信网络无疑占据主导
地位。特别是在交通、公安、民航、气象、铁路、水利等行业和企业集团用户的专网
通信中,有线通信网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有线通信网络具有容量大
、传输速率高、安全性能好和传输质量稳定可靠等特点,能够有效满足行业和企业集
团日益增长的对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的需求。另外,在当前日益兴起的电
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宽带应用领域,有线通信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当看到,与有线通信网络相比,尽管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在带宽资源和网络的稳
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移动通信所拥有的移动性、广域覆盖和部署快速、灵活
等特性却是有线通信无法比拟的,这使得移动通信网络和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一些特定
行业随时随地传递和处理信息的需求。实际上,从行业信息化的需求来看,近年来,
出于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效率和企业效益的需要,诸如交通、公安、海关、物流等行业
和企业集团对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快捷性、互动性、移动性”已经提出了越来越高
的要求,希望能够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随时随地传递和处理信息。随着移动通信的
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者希望能摆脱有线网络和终端的约束,或
随时随地收发邮件,签发文件,处理公务;或随时随地了解库存,查询市场行情,完
成商业交易;或随时随地了解外出人员的工作情况,对车辆进行监控……人们对移动
行业应用的需求日益高涨。同时,对于交通、民航、金融等行业而言,随着信息化的
全面推进,其原有的专网覆盖面狭窄等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出来,他们希望将自身的专
网与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对接,有效拓展原有通信专网的覆盖范围和功能,借助移
动终端为普通大众提供信息服务。而针对有线接入方式部署困难或成本高昂的问题,
诸如电力、水利、采矿、环保、气象等行业也迫切希望借助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对偏
远地区网点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   从移动通信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移动通信网络从2G向2.5G乃至3G的全
面演进和移动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为移动行业应用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由于实
现了从2G向2.5G的过渡,国内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获得了全面提升。
另外,除了短信平台外,WAP、Java、BREW等移动数据业务平台被相继引
入2.5G移动通信网络,各种新的移动增值业务不断推出,这为移动行业应用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此外,与有线通信网相比,移动通信网络特有的定位功能,使
得移动通信网络能在交通、公安、物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较好地解决了移动
用户的个人信用问题,这使得移动通信网络能在移动商务领域大显身手。   显然,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有线通信和移动通信在行业应用领域有着各自的定
位,两者是互补的关系。如今,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领域,移动通信完全可以作为
有线通信的有效补充或替代手段;而对于一些需要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的特定行
业而言,移动通信甚至成为其最佳的信息通信手段。因此,面向未来,在社会信息化
进程中,移动行业应用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随着3G走向商用,移动网络带宽的扩展将为行业应用提供更加强大的网络
支撑,行业应用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得到拓展   当前,虽然我国的3G牌照尚未发放,但3G商用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随着3
G走向商用,移动网络带宽的大幅度扩展和更加丰富的业务将为行业应用提供更强大
的支撑,行业应用在各行各业推广的深度和广度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3G的商用,
将不仅使移动行业应用的潜能得到全面释放,而且将为移动运营企业实现向综合信息
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良好的机遇。   (1)3G网络的商用,将全面加快移动行业应用普及和渗透的步伐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移动行业应用的服务范围在日益扩大,应用层次在不断提高
,但由于受带宽资源的制约,诸如移动视讯等多媒体业务尚难以在2.5G网络中真
正实现,行业应用需求与当前移动网络瓶颈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移动行业应用拓展的步伐。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推进,行业集团用户对高带宽、高
速率、低时延的3G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应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G网络的优势,在于其解决了2G和2.5G网络在高速数据业务方面支撑能
力不足的问题。与2.5G网络仅能提供数十k的数据传输速率相比,在理论上3G
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在静止状态下可以达到2Mbit/s,在步行移动状态下可达
到384kbit/s,在快速移动状态下可达到144kbit/s,其数据业务
支撑能力与2.5G网络不可同日而语。   网络带宽的大幅度扩展,使得3G能够支撑更加丰富的业务应用。除可承载更高
品质的话音业务之外,3G能够全面支持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无线音乐、手机游戏
、移动支付、移动定位、可视电话、手机电视、视频点播等移动多媒体业务和宽带数
据业务,那些在2.5G网络中无法开展或开展效果欠佳的多媒体业务都能够很好地
实现。实际上,从3G所能提供的业务应用可以看出,除了无线音乐、手机游戏、手
机电视等面向大众的无线娱乐业务之外,诸如高速互联网接入、移动支付、移动定位
、移动流媒体等业务,都将在行业应用领域大显身手——   高速互联网接入 通过3G网络,用户可以用手机或笔记本浏览和下载丰富多彩
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商务人士可以用手机享受移动证券、移动银行、手机购物等电子
商务服务。通过虚拟专网(VPN)功能,企业集团用户可以进行移动办公、发送内
部电子邮件、举行多媒体会议、信息发布等。   移动视讯 除了可以提供手机电视、可视电话、视频点播等业务之外,3G移动
流媒体视讯业务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监控和家庭监控等诸多领域。交通监控使
交通部门能够实时察看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的交通状况,可查看指定道路区间的路况
,并可在途中通过定位服务来检查各路段的交通情况。家庭监控可以实时监视家庭和
办公室的情况。   移动定位 依托3G网络,移动运营商可以根据移动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提供与
位置相关的服务。同时,与GPS、GIS等技术结合,移动定位可以广泛地应用于
交通、物流、公安、医疗、市政管理等部门,在导航、测量、急救、车辆调度、防盗
防劫、城市规划、城市导游等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在3G应用中,移动定位业务占有
重要的位置。   移动电子商务 以3G网络为支撑,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3G最具发展潜力的应
用。诸如证券交易、银行缴费、网上购物、机票及酒店的预订、旅游及行程和路线安
排、电子与交互式游戏、电子杂志分销、点播音频及视频业务订购等业务,都能通过
3G网络实现。   由此可以看出,移动行业应用将成为3G时代的重要应用方向。3G网络商用后
,3G的高速网络带宽和多媒体业务支撑能力,将与各行业对移动行业应用的实际需
求实现“对接”,全面提升移动行业应用的层次、质量和水平。比如,对于交通行业
而言,在3G时代,交通运输部门和物流公司不仅可以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更及时、
更准确的定位,而且可以通过图像监控系统随时观察车厢乘客和驾驶员的状态;对于
政府部门而言,借助3G高速互联网接入,政府工作人员可以更快捷地随时随地登录
政务网络,及时处理公文,收发邮件和各种信息;对于银行、证券和商业部门来说,
依托3G网络,他们可以让客户享受到移动支付、手机炒股等各种更加快捷、安全的
电子商务服务……。   总之,3G的到来,将极大地增强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行业信息化的能力,能够全
面提升移动行业应用的质量,能够有效改善行业和大众用户对移动行业应用的感受和
体验,从而加速移动行业应用的普及和渗透步伐。   (2)3G与其他无线网络技术的结合,将为移动行业应用开辟新的空间   当前,在公众移动通信持续快速增长、移动通信网络向3G全面演进的同时,W
LAN、WiMAX以及UWB、ZigBee、RFID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走向成熟,无线通信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的新格
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逐步演进,3G与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
距离无线技术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这将为未来移动行业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展望未来,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以无线和宽带为重
心、以“全业务+全IP化”为方向的“大网”。在这个核心网络基础上,各种接入
手段将融入其中,包括窄带话音接入、宽带固定接入、多媒体移动接入、宽带无线接
入、短距离无线技术等。将来在融合的无线网络环境中,3G将成为公共的无线通信
平台,WiMAX、WLAN作为局部领域的无线宽带接入手段融入3G网络,成为
3G的有效补充。而3G与WiMAX、WLAN的融合,将为未来移动行业应用带
来新的机遇。可以预见,将来在无线城市、电子政务、企业应用以及教育等领域,“
3G+WiMAX、WLAN”(移动+宽带)能够使行业和企业客户在不同的环境
中,享受更加灵活的包括话音、数据、图像、互联网接入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应用服
务。比如,可以向公安、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以及各种视频监控用户提供支持视
频传输业务的多媒体业务;向金融、证券、保险和公用事业等用户提供专用备用网络
;向企业用户、社区、驻地、写字楼等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商用或企业内部分支机
构局域网互联、电子商务业务、内部VoIP应用以及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   同时,面向未来,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与UWB、ZigBee、RFID等各种
短距离无线技术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随着通信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公众移
动通信与RFID、ZigBee、蓝牙等短距离无线技术的结合,会衍生出面向金
融、交通、物流等方面的一系列新的应用,将使得移动行业应用的范畴得到全面拓展
。特别是3G与RFID的结合,将全面加速手机支付、物流监控、交通管理、物业
管理、工业控制等行业应用的发展步伐,成为移动行业应用的重要切入点。特别是随
着IPv6以及RFID等技术的发展,短距离无线技术会更多地与蜂窝网技术结合
。集成了RFID等无线技术的移动终端,将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接入广域网(移
动通信)提供便捷的路径。通过短距离无线技术,移动终端会与家用电器乃至其他任
何物品都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   可以预见,随着3G与各种短距离无线技术的结合,移动行业应用将渗透到移动
支付、汽车定位、远程监控、交通物流管理、数字化家庭等各个领域,人与机、机与
机之间的通信量将大幅度提升。显然,3G与各种无线技术的结合,将给我们带来更
多更精彩的无线应用体验。   (3)3G时代,移动行业应用将呈现普及化、融合化和多媒体化的态势   总体来看,与2.5G时代“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发展阶段不同,3G时代的
移动行业应用将呈现以下特点:   普及化 未来一个时期,随着3G的全面商用,移动行业应用将在2.5G时代
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向政府、公安、金融、交通、物流、电力、工商、中小企业等
社会各行各业加速普及,同时还将向工业控制以及家庭数字化领域全面渗透,其应用
的广度、深度都将获得全面拓展,应用的层次和质量将得到全面提升。而对于交通、
物流、公安等特定的行业而言,移动行业应用将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信息通信手段。
  融合化 随着3G走向商用,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进程将不断加快,公众移动通
信网络与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短距离无线技术也将逐步走向融合。为了满足行业
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通信需求,移动运营商将尽可能发挥其综合业务优势,为行业用户
提供融合化的一揽子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将不仅融合了固网和移动业务(
包括话音和数据),而且还将融合移动网与其他无线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的业务应用。   多媒体化 在3G商用后,在行业应用领域,移动运营商不仅能够满足行业客户
对低速率业务应用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他们对高速率业务应用的需求。而且,所提
供的业务解决方案将集成多种业务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对包括声音、数据、图像和视
频在内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的需求,用户对移动行业应用的体验将全面改善。   3、在未来的4G时代,移动网络带宽的大幅度提升和网络融合的全面推进,将
为移动行业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正在逐步迈进一个“人与物”、“物与物
”相互连接的无处不在的“物联网世界”   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处于2.5G向3G演进的关键时期。专家预测,未
来在3G大规模商用以后,公众及行业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3G在
速率、QoS、无缝传输等方面的局限性也会日益显露出来,这就需要构建容量更大
、速率更快、功能更强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G,以便能够真正实现更高品质的多
媒体业务和全球性的、“无所不在”的通信服务。而4G的商用,将为移动行业应用
开辟更加巨大的空间。   目前,日韩等一些国家(包括我国)已经展开了有关4G的研究工作。据了解,
4G的标准化工作将从2008年开始起步,到2012年标准化基本成熟,到20
15年可以投入商用。未来4G的系统容量至少是3G系统的10倍,而每比特成本
却是3G的1/10~1/100;4G的传输速率平均速率可达200 Mbit
/s,高峰时下降至50 Mbit/s~100 Mbit/s;支持IPv6,
以便给各种移动终端提供巨量的IP地址,尤其在人与机和机与机通信中使用。在组
网方面,能支持各种无线接入方式,从而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应用环境。   凭借强大的多媒体服务能力,面向未来,4G系统将在国防、科学、教育、医疗
卫生、社会服务和管理等信息化领域大显身手,成为消除数字鸿沟的有效手段。比如
,在一个布满4G系统的社会中,家庭医疗和远程诊断将成为很普通的事,人们在家
里就可以通过4G高清晰度图像传输技术让大夫检查身体、开处方;没有常驻医生的
远程手术室和虚拟医院也将成为现实。在教育方面,偏僻地区与大城市之间可以利用
移动多媒体设施或移动终端开展远程教学……   由于能够支持各种无线接入方式,4G能够真正实现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无线人域网、家用局域网、自组织网络等)、移动网络和有线宽带技
术的融合,这使得4G能够真正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所谓“无所不在”是指把
通信服务的对象从人扩展到任何一件东西。在网络和服务“无所不在”的环境中,计
算机和通信设备将遍布所有地方。特别是随着RFID等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和短距
离等无线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配备无线通信功能的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将附着在物体、
动物和植物之上。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使用任意工具,与任何客户端(
包括人、手机、电脑、电视、冰箱、电子音响及任何设备或物品)实现无线连接并交
换信息,人类将迈进一个“人与物”、“物与物”相互连接的无处不在的“物联网世
界”。   实际上,着眼于构建“无所不在”的泛在通信环境,早在2004年,日本和韩
国就已相继提出了下一步国家信息化战略——u-japan和u-korea计划
。为了实施u-korea计划,韩国在其名为u-IT839计划中,确定了八项
需要重点推进的业务:HSPDA/WCDMA、WiBro(无线宽带业务)、宽
带融合服务、DMB/DTV业务(数字多媒体广播/数字电视业务)、u-Hom
e业务(无处不在的家庭网络业务)、Telematics/LocationB
ased业务(汽车通信平台/基于位置的服务)、RFID/USN应用技术(无
线射频识别技术/无处不在的感应网络)、IT服务。其核心是通过融合各种通信网
络和业务应用,为公众提供“无所不在”通信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概念在全球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美国、欧盟等国家也启动了与“无处不在的网络”概念类似
的计划。   近几年来,一些专家提出我国也应该考虑实施“u-china”计划。其实,
去年我国发布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已经明确提出:“面向信息化建设和重大应用,进行业务和技术创新,带动核心技术
与产品的研发,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家庭网络、智能终端
、汽车计算平台、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技
术应用与数字内容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
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可以预见
,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信息产业和IT产业必将获得更快的发展,移动行业
应用将全面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我们最终将迈进一个网络和应用“无所
不在”的无限美好世界。
行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