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2月初,漳州的空气中仍然充满了暖意。但一些企业人士的感觉却不同。 漳州罐头食品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对突然来访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食品罐头行业正经历着“寒冬”,对于这一坐拥福建首位的行业能否渡过眼下的冬天,他显得有些担心。

12月初,漳州的空气中仍然充满了暖意。但一些企业人士的感觉却不同。

漳州罐头食品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对突然来访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食品罐头行业正经历着“寒冬”,对于这一坐拥福建首位的行业能否渡过眼下的冬天,他显得有些担心。

这里是我国最重要的食品罐头出口基地之一。其中蘑菇罐头出口占全国总出口量的74%(前几年最高达81%),竹笋罐头占63%,芦笋罐头占26%,糖水荔枝罐头占71%……。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漳州食品罐头行业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包括原料种植、制罐业、商标印刷、纸箱包装、机器设备制造和零件配套等,同时这里还培养出了一大批罐头食品工艺技术的专家和人才。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生产果蔬罐头的出口企业有51家,全行业安排漳州本地就业人员多达6万人。

但从2008年年初开始,这个行业便碰到了很大的难题。其表现最明显的是价格下降、库存增加、出口萎缩。例如,根据该市食品罐头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蘑菇罐头的价格依不同规格下降了30%-50%。芦笋罐头与2007年9月相比,价格也从每吨17000元至24000元下降到每吨9000元至13000元。为了保价,许多企业纷纷进行库存积压,占用生产资金在3亿元以上的罐头企业为数不少,许多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根据该协会的统计,2005年至2007年期间,漳州企业的库存为零。

记者的访问和观察发现,目前食品出口行业的困难,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冲击的结果。例如,该市罐头食品行业的调研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国内行业过度扩张及主要产品供求周期变化形成的“三合一”冲击,是导致漳州罐头出口行业出现“严寒效应”的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对中国罐头食品的需求下降,引发中国大宗出口罐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国外客户付款异常案例增多。加上国内各地罐头行业近年来快速扩张,从而导致产能过剩。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产能是实际需求的五六倍。2006年至2007年,因受俄罗斯市场的刺激,全国蘑菇罐头产量和价格走到历史高位,各地蘑菇种植急速扩大,导致2008年库存大量上升,国外客户趁机对以前签订的合同要求产品价格下调,寻找种种借口推迟出货期,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

“三合一”冲击不是造成目前困局的唯一原因。漳州食品罐头行业协会的分析指出,国内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农产品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升、环保标准提高和强制性国家检疫制度的出台等,都加剧了行业的困难。

比如,“三鹿奶粉丑闻”就使不少企业的客户以此为借口不履约,甚至不接货。再比如,主要能源及生产材料如煤炭价格上涨了50%、纸箱上涨70%、马口空罐上涨了20%、商标成本上涨10%等。除产品原料价格波动较大外,劳动力成本近两年来也翻了一番,导致食品罐头行业的利润被转移,竞争力减弱,逐步沦为弱势行业。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基本上都以贴牌为主。在一家企业,记者看到产品展示橱窗里没有一件产品是用中文做标识的。这些产品都有着明确的境外市场。因此不难理解,当外部的市场需求出现问题时,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就凸现了。

解决办法之一是要开拓国内市场,记者就此向漳州食品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提问时,他回应说,他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效果不会那么快显现,也不那么容易。该协会的报告中还提出,要“优化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

漳州罐头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汤笃源告诉记者,新的蘑菇产季即将来临。他呼吁,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险关。比如,帮助建立食品安全、基地备案,杜绝食品安全卫生隐患,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指定相关技术部门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融资,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等。


罐头多重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