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乳业的井喷没有带来乳品质量的快速发展,究其根源就是缺乏真正高质量的原料奶,缺乏优质的奶源基地。乳业要突围,必须从源头抓起,高度重视奶源基地建设。这需要打一场‘持久战’,短时快速的市场策略虽然能推动乳业迅速做大,但不能做强,不能带来

  “乳业的井喷没有带来乳品质量的快速发展,究其根源就是缺乏真正高质量的原料奶,缺乏优质的奶源基地。乳业要突围,必须从源头抓起,高度重视奶源基地建设。这需要打一场‘持久战’,短时快速的市场策略虽然能推动乳业迅速做大,但不能做强,不能带来乳业的‘长治久安’”,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如是说。

  奶源是乳品的第一车间,但我国的奶源形势并不乐观。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只有不到10%的牛奶是来自牧场,剩下的90%以上都是来自奶农。显然,以小而散奶农为主体的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中国乳业的“先天不足”——小规模分户饲养的方式落后,奶牛良种化程度低,饲料研发不足,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生活环境、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优质牛奶生产的需要。原料奶生产的质量问题已经是乳品行业的一处硬伤,乳业的真正危机实际也表现为原料奶的质量危机。

  奶源基地的建设迫在眉睫。“过去10年里,蒙牛、伊利等乳制品企业,在奶源建设上的投入最多在3亿元左右,而在营销和生产基地上的投入,两家企业均达到了百亿元以上”,王丁棉表示。也正是因为这种“取舍”,让中国乳业在过去10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从1998年至2007年,中国人均牛奶消耗量从5.3公斤提升至27.9公斤,奶制品工业生产总值也从120亿元增至1300亿元。但是,这种“要市场,不要牧场”的快速发展模式,也直接造成了中国奶源发展速度与企业扩张速度明显失衡——原料奶资源紧张,乳品企业争抢奶源。一些个体奶站受利益驱动,掺假、造假时有发生,甚至愈演愈烈。劣质的原料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乳品企业自然是首当其冲,而最终损害的则是消费者的健康和中国乳业。因此,平衡整个产业链条,加强奶源建设成为乳企势在必行的工作。王丁棉进一步指出,问题奶粉事件重创了中国乳业,但也为奶牛饲养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谈到规模化养殖,中美合资的内蒙古源真奥格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元真认为,要获得好的奶源,适度规模牧场养殖最成功。他进一步解释说,首先,适度规模牧场养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其次,适度规模牧场养殖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机械化和网络化,保证原奶产品质量;另外,适度规模牧场养殖有利于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3个方面环环相扣、互为依托,增加了原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种适度规模养殖其实也体现了牛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多方需求。

  优质的原奶才能保证牛奶的高品质。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第一家通过有机牛奶认证的企业,源真奥格奶源基地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其奶源基地位于河套平原,周边30公里没有工业污染,6.75万亩有机土地经过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此外,在优质饲料生产、加工和饲喂集成技术、“牛性化”的牛场设计、福利化的管理技术、奶牛疾病防治的集成技术以及粪污收集处理集成技术等方面,源真奥格更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有机产业链条。2007年,源真奥格的原奶高成分指标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鉴定,乳蛋白、乳脂肪指标分别为3.3%和3.8%以上,提前达到了国家“十一五”乳成分攻关目标。

  “加强奶源建设是国内乳业振兴的重要一环,虽然它需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资源的投入,虽然是一场持久战,但我们必须直面相对,因为我们别无选择”,王丁棉如此表示。

  (赵)


养殖乳业牛奶适度理事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