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月7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奥运保障总结表彰大会宣布,供奥食品安全合格率全部达到100%。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实现了食品供应“零中断”、餐饮运行“零投诉”和食品安全“零事故”。 “这是一个好消息!我觉得

10月7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奥运保障总结表彰大会宣布,供奥食品安全合格率全部达到100%。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实现了食品供应“零中断”、餐饮运行“零投诉”和食品安全“零事故”。

“这是一个好消息!我觉得既然我们能够保证奥运食品零事故,就说明我们能力上没问题,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也完全能够保证嘛!”(人民网网友)

腾讯网友“隐形子弹”说:“现在不少地方的食品安全监督局大量的是行政官员,技术人员屈指可数,一些技术难度大的检测还要靠行业内的专家或者检测机构进行。一些行业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圈子,生产者和监管者是一个圈子的,无怪乎那么多行业潜规则。”

奥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经验看来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奥运食品安全监管有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从每件食品的出厂记录到消费渠道的流向都能查得到,技术人才和技术平台完全属于共享状态。一名腾讯网友说,“奥运食品安全监管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这样做,而且还可以全面推广!”

我们日常的食品监管有些老问题。比如多头监管造成权力交叉,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等。看看奥运食品安全是怎么做的吧:农产品由农业部门管理,生产加工由质检部门管理,流通由工商部门管理,整体上再由食品安全办总负责、总协调,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无缝监管体系。在北京市基层的街道、乡村,共有9000名兼职的食品安全信息员,一旦发现食品不安全事件,就会第一时间上报到食品办。


新浪网一位网友说,“我觉得应该动员大家都参与进来,最好能有激励措施。”当然在全国范围内雇佣大量的信息员是困难的,人们已经想到了好办法,那就是拓宽“公民监管食品安全的渠道”。一位网友留言说:“一是要成本低廉,我再怀疑,也不会砸一两个月工资去给一瓶矿泉水做检验,情愿丢到垃圾桶自认倒霉;二是要方便,我要知道哪里有可信的技术机构可以检验,去找也不麻烦。人人都可以成为监督员,关键是要创造条件。”

奶粉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我们相信,旧的堤坝被冲出决口,新修的堤坝才会足够牢固。刚刚在奥运洗礼中收获的经验,一定可以让食品监管新堤坝牢上加牢。


网友经验事故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