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9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全面检查奶制品,整顿奶制品行业。   停止食品类企业国家免检   毫无疑问,“结石门”正在演变成一次全行业的危机。9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再次通报了全国

9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全面检查奶制品,整顿奶制品行业。

  停止食品类企业国家免检

  毫无疑问,“结石门”正在演变成一次全行业的危机。9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再次通报了全国开展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的结果。根据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三聚氰胺。同时,各地已报告临床诊断患儿6244例,死亡3人。

  同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决定撤销三鹿公司免检资格和名牌产品称号。同时,质检总局决定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

  17日,蒙牛、伊利分别正式向外界发布承诺书,在承诺书中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将全部召回。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由公司承担。

  “昨天晚上消息一出来,家乐福就开始组织全国范围内相关产品下架。”家乐福中国区媒体经理陈波表示。昨日走访沪上家乐福、联华等多家超市,也看见婴幼儿奶粉货架上空了不少。并且发现不仅婴幼儿奶粉区域无人问津,其他奶制品也销售惨淡。
  暴露行业“潜规则”

  “如果说9月11日发生的行业大地震‘震中’是三鹿,那么此次涉及的其他企业则是‘余震’。”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意味深长地说:“而这也许仅仅是开始,余波将涉及整个行业。”

  此前,舆论纷纷质疑三鹿是否在生产加工环节私自添加三聚氰胺。随着更大规模的企业被卷入风暴,人们不得不相信三鹿只不过是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一位年轻妈妈吴女士在超市忧心忡忡地说:“原本一直以为是三鹿一家在造假,现在那么多家企业都出现这种情况,看来真是奶源有问题。现在除了奶粉,对什么奶都不太放心,不敢买了。”

  “‘结石门’说到底是奶源出了问题。由于整个原奶生产环节不规范,在各种利益驱动下,一些奶站会往原奶里掺水、植物蛋白、三聚氰胺等物质,这在业内已经存在多年了。”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渝说。
  重市场轻牧场带来隐患

  原奶被掺假甚至造假的潜规则,既然已是业内皆知的秘密,何以公然存在多年?

  王怀宝向记者分析,一方面奶农的素质教育有待提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奶业过去太注重快速发展、抢占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奶源、产品质量的管理。并且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法规标准严重滞后也是原因。现在牛奶品质的检测标准还是1984年的标准,都没有对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进行规定。根本跟不上当前形势。

  “随着企业的飞速扩张,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而自己生产的奶源已经远远不够,在此情况之下他们只好通过奶站和奶贩子向那些散落在各个乡镇、山村的奶农进行收购。”陈渝告诉记者,由于发展养殖业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因此大部分企业都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在建品牌、建渠道、搞促销上,而忽视了对产业链上游——牧场的维护和建设。目前河北等地原奶缺口之大超过1/3,企业纷纷抢奶。在此“抢奶”背景下,原奶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而此前三鹿集团在承认产品受污染,集团在奶粉原料采购环节存在纰漏时,三鹿传媒部工作人员杨爱解释为,由于三鹿奶源基地遍布省内外,奶源管理非常松散,对于奶农的不法行为难以监控。
慧聪网首页 > 化工行业 > 行业资讯 > 最新资讯

乱象背后 谁在纵容奶业“潜规则”
2008/9/18/08:42


  重市场轻牧场带来隐患

  原奶被掺假甚至造假的潜规则,既然已是业内皆知的秘密,何以公然存在多年?

  王怀宝向记者分析,一方面奶农的素质教育有待提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奶业过去太注重快速发展、抢占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奶源、产品质量的管理。并且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法规标准严重滞后也是原因。现在牛奶品质的检测标准还是1984年的标准,都没有对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进行规定。根本跟不上当前形势。

  “随着企业的飞速扩张,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而自己生产的奶源已经远远不够,在此情况之下他们只好通过奶站和奶贩子向那些散落在各个乡镇、山村的奶农进行收购。”陈渝告诉记者,由于发展养殖业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因此大部分企业都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在建品牌、建渠道、搞促销上,而忽视了对产业链上游——牧场的维护和建设。目前河北等地原奶缺口之大超过1/3,企业纷纷抢奶。在此“抢奶”背景下,原奶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而此前三鹿集团在承认产品受污染,集团在奶粉原料采购环节存在纰漏时,三鹿传媒部工作人员杨爱解释为,由于三鹿奶源基地遍布省内外,奶源管理非常松散,对于奶农的不法行为难以监控。


奶粉背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