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从10元钱的“货品”,变成10元钱的“股票”,一共用了10年――或许更短。就在形象迅速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快速增强、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服装行业将产生第二次爆炸式飞跃的这一瞬间,世界却突然凝固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 “再也不会有过

中国从10元钱的“货品”,变成10元钱的“股票”,一共用了10年――或许更短。就在形象迅速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快速增强、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服装行业将产生第二次爆炸式飞跃的这一瞬间,世界却突然凝固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

“再也不会有过去10年那样的好时光了”!几乎每一个服装人都这样感慨,代理商早早在工厂门口排队拿货,品牌商一年开200家分店,服装市场的运货通道从2个骤增至8个,企业资产从1万变成数十个亿……是的,这样的好时光,正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和持续一去不返。 这是中国服装企业第一次集体经历如此深重的危机,陷入的又是同样陌生的困局。

已有14年历史的中国服装论坛,在分析研究这场深重灾难下的行业变化轨迹时,决定以服装行业目前最为困惑、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作为“红博2009中国服装论坛”的主题:如何重塑危机后的中国服装品牌?

这一议题不仅吸引了业内的资深人士,更引发了包括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著名经济学家刘树成、黄卫平,原外交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副院长吴建民、日本良品计划(MUJI无印良品)株式会社取缔役会长松井忠三、现代营销学的创始人之一米尔顿科特勒,国学大师王邦雄等20多个重量级人物的浓厚兴趣。这些经历和见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全球经济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知识精英,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服装”――这个曾经是中国制造业飞速成长下的领跑者。

据悉,参加论坛的嘉宾将针对议题内容着重“术”的解构,即给服装企业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建议,而非粗线条的“道”――这是14年来,中国服装论坛议题讨论难度最高的一次,也是受关注度最高、主讲嘉宾阵容最为强大的一次。

困惑一:新经济环境

新经济环境,亲睐多元化,还是独特竞争力?

新经济环境,将加强监管,还是着眼创新体制?

新经济环境,海外抄底的时机,还是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时机?

原外交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副院长吴建民、著名经济学家刘树成、黄卫平,三位经济学权威人士将担任红博2009中国服装论坛的“宏观环境与微观企业”的主讲人。

早在5年前,甚至更早,中国的汽车、电子、房产、股市等资本流动最为集中的几个行业,就已认同“经济学规律”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然而直到2007年,中国纺织服装业开始呈现“不稳定”发展迹象时,许多从业人员才发觉,宏观经济原来一直在“主宰”微观企业的命运。 尤其当产业真真切切被这场金融危机重创之后,权威经济人的经验分析已迅速成为各个行业决策者制订下一步发展目标的重要参考。

那么,三位主讲人在服装业大腕齐聚的专业论坛上,会给行业带来怎样针对性的思想和观点?

中国服装论坛秘书处的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目前我们最为关注的几个大问题,包括现在和以前发生过的金融危机有何异同,各国政府采取的救市措施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国外品牌对经济危机的处理方式有没有值得中国服装品牌借鉴的,服装企业目前该规避什么,中国服装企业在此次危机中将会有些什么收获等等,这些都属于重点议题范围”。 “郎咸平是曾经受邀到中国服装论坛的经济学家,他的许多经济观点目前已经得到验证,我相信经济学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命运。”一位知情企业家决定携其手下三位高管参加本次论坛,他名下的产业包括国内3个知名服装品牌,在2008年第四季度,国内26个城市的市场销售出现全面下滑――这类现象在内销企业中相当普遍,由于下滑幅度小,他们依然耐心地寻求持续发展的机会,同时,逆境使得公司整个管理层几乎不约而同地对宏观经济表示出高度关注。这位企业家说:“我们关注一切政策面消息,退税、降息、贸易政策以及供应链上各项收费标准,我们无法回避这些环境的影响,我想一方面参考经济学家的观点,另一方面对比国家政策,由此来决定我该怎么做”。

服装最好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