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企业如同人一样,有成长的烦恼,更有痛苦的选择。   中国改革开发30年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亨达集团就成长在中国名牌产品辈出的青岛市。   亨达从25年前的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

  企业如同人一样,有成长的烦恼,更有痛苦的选择。

  中国改革开发30年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亨达集团就成长在中国名牌产品辈出的青岛市。

  亨达从25年前的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中国皮鞋行业领军企业,我感慨良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影响日益显现。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不论在任何国度,其成长的过程大体相似。中国沿海地区过去30的经济增长中,特别是以出口带动的制造业,目前遇到的挑战和压力、困难甚至是危机,确实是全球产业链流转的最新的一幕。现在沿海地带遇到的制造成本快速增加等问题,与20年以前的亚洲四小龙、30年前的日本、40年以前的德国遇到的非常相象,他们都遇到过这些问题,虽然细节不一样,但是性质是一样的。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他们先后经历过OEM(外来加工)——ODM(设计制造)——OBM(品牌制造)的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蜕变。这个蜕变过程是艰难的,有的破蛹成蝶;有的至今仍然挣扎在蛹变的痛苦中。譬如,韩国和台湾地区在20年前曾经是世界制鞋产量的出口大国,然而他们在国际制鞋产业制造中心梯度转移的过程中,与创造国际鞋业品牌的机遇擦肩而过。

  伴随着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大都有着强烈的实业报国情节,有着强烈的把民族品牌发展成国际品牌的爱国情节。亨达的企业愿景就是“建百年企业,树世纪品牌”。就个人的生活而言,我有时甚至羡慕那些小老板和个体户,但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这条艰苦而神圣的品牌成长之路。

  在市场上有两种竞争的策略,一种战略靠的是低生产要素的持续降价,这种低生产要素靠价格的持续降低。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生产力始终能够找到比目前更低价位的地方,把厂移走。许多老板发现这样干不下去,竞争低价位的策略被迫放弃,就走向了非常重要的竞争策略,被称为差异化战略,即自我创造品牌的道路,同所有产品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品牌的个性化,就是创新。

  我认为:真正的品牌一定有着非常强大的顾客收入流,仅此一点来判断品牌的价值也毫不过分。试想,没有顾客收入流持续的品牌能称之为品牌吗?或者我们所理解的大品牌又有哪一个没有强大的收入流呢?因此,管理品牌实际上就是在管理顾客收入流。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品牌必须让顾客掏钱并增加企业利润。

  品牌对利润的贡献率很重要。什么是利润?很多人认识不足,利润就是收入流中超过成本的部分,品牌带来的利润则是从上列收入中减去成本,再扣除单独由企业的有形资产创造的那一部分收益以后剩下的差值。如果一个品牌拥有很多顾客,他们真的认为品牌比竞争对手的品牌更有价值,愿意为该品牌支付高溢价,或者频繁地使用该品牌,那么这个品牌就会对企业的营运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中国制造”真正遭遇“国际寒流”的时下,重温经营品牌,意义重大。


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