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加上国际上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频发,给中国鞋类出口带来全面冲击,海外订单大幅减少,使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鞋企业面临严峻威胁。中国制鞋业也进入了二十多年高速发展后的“严冬”。 许多企业把目光投向中国最大的出口

国际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加上国际上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频发,给中国鞋类出口带来全面冲击,海外订单大幅减少,使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鞋企业面临严峻威胁。中国制鞋业也进入了二十多年高速发展后的“严冬”。

许多企业把目光投向中国最大的出口交易平台第一百零四届广交会,甚至是搭着广交会“顺风车”的展外展。但今天开幕的广交会第三期人气仍然不足,不管是广交会琶洲会馆,还是正在卖力招商的展外展,都同样遭遇参展商和订单减少的现象。

记者在今天举行“展外展”之一的惠东县第四届鞋文化节上看到,在各鞋业展区大都门可罗雀,没有出现预期的人潮,只有少数展位的企业与客商达成初步订单。而在广交会客商入口处,尽管上午十点半正是往年客商入馆的高峰期,却只看见少数客商稀稀疏疏地进出,并不见以往人潮汹涌的场景。

中国是全球制鞋大国。中国鞋类年产量超过一百亿双,带动就业超过六百万人,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二00七年,出口成品鞋八十一点七亿双,占全球鞋类贸易量的百分之七十三。但从今年一至九月,中国成品鞋出口数量六十二点七亿双,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二点七六。

据资料显示,近来中国大的制鞋基地无不被卷入金融海啸之中。承担世界四分之一鞋类生产的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近一千家鞋厂及相关配套企业,或主动歇业或被法院查封,或者外迁其它地区。温州、福建莆田等大型制鞋基地也遭遇了企业倒闭潮。

欧盟制鞋业日前再提请对中国皮鞋的反倾销措施延长,要求在征收百分之十六点五的反倾销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这将使中国鞋类产品对欧盟出口明显放缓,令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分析人士指,中国制鞋业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国际上越演越烈的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不断在恶化;在国内,企业还面临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中国鞋类出口。

专家表示,在目前的困难情况下,中国制鞋企业应加快自主品牌建设,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逐步扩大自有品牌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并希望政府给予更多利好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有专家提议中国各鞋企应看到内销的潜力和市场,把目光投向中国自己的“鞋柜”。


制鞋多年客商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