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反常的寒冷天气令羽绒服、羊绒衫等保暖衣物市场行情升温,销量增加。这本应对羽绒服、羊绒衫等“靠天吃饭”的企业是利好消息,然而当记者致电给鄂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反常的寒冷天气令羽绒服、羊绒衫等保暖衣物市场行情升温,销量增加。这本应对羽绒服、羊绒衫等“靠天吃饭”的企业是利好消息,然而当记者致电给鄂尔多斯集团国际贸易公司部门经理鲁报良时,他却没有因暖冬结束而心情轻松,在他看来,暂时的寒冻天气并不能激活羊绒制品行业近年来的低迷状态。“羊绒制品生产加工与最终销售有一段时间差,并不是市场需求一增加就马上给企业带来订单,今年羊绒制品企业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日子并不会太好过。”鲁报良说道。

  利润:冰冻非一日之寒说起近两年我国羊绒产业的情况,鲁报良用“一年不如一年”开了头。他告诉记者,鄂尔多斯集团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联合加工企业,也是全球羊绒原料最大的拥有者,公司主要出口产品有羊绒纱、羊绒衫、羊绒围巾以及无毛绒等,“虽然这几年来产品在出口量上没有明显降低,但是出口利润却大幅下滑,仅在2006/07年度,公司就损失了7000万~8000万元的利润。”

  “持续多年的暖冬天气对羊绒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鲁报良表示,“而国家出口退税率降低甚至取消、美元持续贬值对整个纺织行业更是形成了很大一股杀伤力”。他告诉记者,受美元贬值影响,公司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产品兑换回来的人民币不断减少,因此,鄂尔多斯去年损失了很大一笔数额的利润。美国经济下滑对国内的羊绒制品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我们公司主要出口对象就是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地区,其中美国订单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今年鄂尔多斯订单总量预计比往年减少1/3,这与美国市场需求降低有很大关系。”

  此外,出口退税率降低甚至取消将纺织行业原本微薄的利润摊得更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羊绒衫的退税率一降再降,由原来的17%降到目前的11%,羊绒纱的出口退税率则已降到8%,而无毛绒的出口退税已经取消,“行业利润空间在急剧萎缩”。

  更令行业人士困扰的是国内供货商之间不理智的竞争。这种激烈的竞争使得我国这个羊绒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优势不但没有显现,反而在国际上失去了议价的能力。

  “贴牌生产缩减了企业间的差距,你嫌产品价格低不做这笔生意,其他的企业抢着做。而对外商而言,反正都是贴牌生产,哪家供货商都一样,”鲁报良无奈地表示,“没有自主品牌就等于没有话语权,但是一个品牌的创立与推广并非几年的时间就能做到。”他表示,目前鄂尔多斯只能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提高产品价格,但是这种价格上涨的空间依然有限。

  他指出,纺织业利润空间连年萎缩迫使鄂尔多斯集团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领域发展。“高市场份额却低收益的困境使得公司更关注如何提升产品价格,而不是扩大销量,另外,集团近年来已向冶金、电力等领域发展。”

  压力:已向上游蔓延羊绒制品市场的不景气也直接将压力传递到产业上游,记者了解到,去年国内羊绒收购价格普遍下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羊绒经纪人胡海军1月3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去年羊绒生意不好做,他已经改行做其他畜牧生意。他告诉记者,市场购买力疲软,“收上来的原绒卖不动”,截至目前,他只收购了十几吨原绒,而往年这个时候,经手上百吨的原绒生意对于他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

  “目前农牧民手中质量好的原绒已经出手,但质量差的原绒还没有售出,现在巴彦淖尔市大约还有20%~30%的原绒积压在农牧民手里。”胡海军说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巴彦淖尔当地无毛绒大概能卖到62万~63万元/吨,而经纪人从农牧民手中收到的原绒价格就在240~260元/公斤左右,“收一公斤原绒最多能赚4元钱,利润太低,当地的很多经纪人都转行了。”

  与此同时,日前有媒体报道,内蒙古另一羊绒主产区———鄂尔多斯地区,去年4月刚开始收购羊绒时,折合无毛绒65万元/吨,后来一路下跌到61万元/吨。牧民手中最好的原绒每公斤也就卖到240元左右,由于价格低加之农牧民观望惜售,去年内蒙古至少有1/3的羊绒积压在农牧民手中。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一些产绒大旗,不少农牧民家中都有大量羊绒积压。

  胡海军告诉记者,在年景好的时期,无毛绒曾卖到120万/吨的高价,但是近年来随着无毛绒价格不断跌落以及内蒙古西北地区禁牧还草,山羊群数量已经明显减少。但是这样仍没有把羊绒价格抬高,表明市场需求在减小。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也使得部分农牧民处于亏损的边缘。“目前原绒收购已经告一段落,马上就到年关了,出来做生意的人很少了。”胡海军说道。

  ○编后语

  我国是一个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在全球纺织服装贸易的价值链中,中国几乎处于最低端,这一点在羊绒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国的羊绒资源居全球垄断地位,基于这样的资源优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国,形成了完整的羊绒产业链。然而,尽管羊绒素有“软黄金”和“纤维钻石”的美誉,其价值却未能在中国羊绒制品上得到充分体现。由于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资源,我国羊绒企业只能为国外生产企业、贸易商和品牌商做贴牌加工,附加值较低、缺乏市场主导权。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羊绒制品有3/4是中国产品,但真正是中国自有品牌的不到10%。实现羊绒价值回归,树立自己的品牌已成为我国羊绒企业实现自强的唯一出路。


羊绒自有树立唯一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