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中国四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布年报,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些观点认为,我国电信市场目前出现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马太效应明显。于是各种建议纷纷出台,试图改变这种市场格局。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总是好的,都是为了维护电信行业的健康发展,但

  最近中国四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布年报,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些观点认为,我国电信市场目前出现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马太效应明显。于是各种建议纷纷出台,试图改变这种市场格局。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总是好的,都是为了维护电信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有些建议在记者看来却像是没有找到问题的要害,颇有几分“屠龙术”的意味。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喜欢通过小事阐述大道理。在《庄子·列御寇》里,庄子讲到了屠龙术的故事:有个小伙子立志学习屠龙术。他痛下苦功,耗费千金,终于学成,结果满世界找龙来屠却找不到。龙并不存在,屠龙之术也就没有用了。   最近中国四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布年报,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些观点认为,我国电信市场目前出现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马太效应明显。于是各种建议纷纷出台,试图改变这种市场格局。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总是好的,都是为了维护电信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有些建议在记者看来却像是没有找到问题的要害,颇有几分“屠龙术”的意味。   潜龙,勿用——流于表象的“屠龙术”   客观上,我国电信市场确实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在规模上,中国移动一马当先,经营收入达2954亿元,已经大大超越中国电信。后者去年实现经营收入为1751亿元,略有增长。在盈利方面,中国移动再度实现20%以上的增长,净利润661亿元,是中国电信(272亿元)的两倍多,是网通(130亿元)的5倍,更是联通(37亿元)的近20倍。但是“二八”现象背后的问题并不是某些“屠龙术”所能解决的。   分拆移动——南辕北辙。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一提到增强社会竞争,分拆强势运营商就成为唯一的灵丹妙药。可是,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恐怕忘记了,现在的格局就是从分拆中国电信来的。当初中国电信一家独大,我们成立中国联通加强竞争,将移动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中国移动,然后将中国电信南北分拆,最终形成今天的竞争格局。笔者的意思并不是说当初的这种策略不明智,正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才造就了今天繁荣的电信市场,但是不能把分拆当成救命灵丹,当再次面临市场失衡问题的时候同样如法炮制。如果谁发展得好就压制谁,谁强大就分拆谁,我们的策略就跟邓小平他老人家最初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背道而驰,不是繁荣电信市场的长久之计。   分拆联通——因噎废食。中国联通因为有两个移动网而在近几年饱受拆网、卖网的困扰。理由有多个,比如G网和C网的左右互博,比如C网的定位不高、盈利乏力等等。可是这就能够成为分拆联通的理由吗?试想,如果在两张网在联通的手中会左右互博,那么到了别人手里之后就不会彼此竞争了么?四大电信运营商面对的是同一个全国性市场,电信网本身就建在那里了,到了别人的手中仍然面对相同的客户,仍然会彼此竞争。由别人经营的主要区别恐怕在于经营策略上的不同,而如果有更好的经营策略,联通也可以学习借鉴,没有必要花费巨额成本对这么大的一个上市公司进行分拆。要知道,中国联通在国内A股上市,是沪深两市流通股本排名第二、总市值排名第十四位的超级大蓝筹,对其进行拆分会给股票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另外对于盈利乏力的评论,在中国联通2006年年报里面却有着不同的事实表述:剔除未实现的可换股债券之公允值亏损24亿元人民币之后,联通2006年税前利润为人民币8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年度利润为人民币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利润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中国移动的23.3%。中国联通经过控制成本、深挖潜力,其经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已经进入强烈上升通道的一个?   庖丁解牛——透析马太效应的深层次原因   要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应该深入分析形成这种市场格局的原因。我们应该明确的是,现在的电信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地方市场经常上演客户资源争抢大战,电信服务资费也是一降再降。因此现在市场格局的要害并不是中国移动的强势地位阻碍电信市场的发展,而是中国移动一骑绝尘,其他运营商发展乏力。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技术趋势不可逆。电信产业是技术和市场双驱动的产业,在技术潮流和市场需求面前,企业能做的只能是顺应。中国移动在竞争中占据如此大的优势,首先应该归功于语音业务的移动化。移动通信从其诞生开始,就凭借移动性强、通话质量高、平台大等优势注定成为个人通信业发展的主流,从而迅速替代固定通信的语音业务,成为用户的最终选择。从2006年四大运营商的年报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语音收入2260.49亿,占据四大运营商全部语音收入的71.77%,并且其语音收入和新增用户数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而语音收入目前仍然是四大电信运营商的主要收入,以中国电信为例,其语音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2.7%。尽管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殚精竭虑力图减少移动语音业务带来的影响,但是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固网语音业务仍然持续下滑:中国电信2006年语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28%,中国网通2006年用户数同比下降0.4%。另一方面,随着VoIP等技术的发展,语音业务继续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IP电话的发展对长途业务形成致命打击。近年来,长途电话每分钟一两毛钱的价格随处可见,单价甚至便宜过市话,有的还干脆半卖半送,被打包进了其他资费中。从收入来看,长途业务增量不增收的局面未有改变?   自身努力见成效。中国移动从创立至今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移动运营商,除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外,与其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从最初将全球通打造成一个定位高端的优质业务到推出神州行、动感地带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品牌,无不体现出其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年报显示,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在200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占总业务收入比例继续提升,并形成面向未来的阶梯化产品结构。全年增值业务收入达到69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占总营运收入比例达23.5%,比上年提升了2.9个百分点,达到国际同行业较高水准。其中,短信业务量持续增长达到日均近10亿条,WAP用户增长率超过77.3%,彩信业务量增长更是高达159.5%。在2005年的年报中,中国移动就已经将农村市场作为重点进行披露,2006年新增用户有一半来自农村市场。鉴于农村人口庞大,普及率低,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将会进一步推动电信需求的增长,从而成长为中国移动新的收入增长点,进一步提升规模效益。   客观问题难克服。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移动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已经处于最为成熟的黄金期,此时能够收获丰厚回报,而固网运营商所努力开拓的新业务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巨大的投入却不能即刻带来丰厚利润。从2006年年报可以看出,中国网通持续经营的增长型业务收入占收入的比例虽比前年同期增长5.8个百分点,达到26%,但是其利润贡献率为13.3%,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回报水平。同时,两大固网运营商经营的准移动业务——小灵通因为受到自身技术水平和政策的影响,难以做大。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网”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在找到表面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后,应该有的放矢。解决当前市场格局的主要手段不是去削弱既有的强势运营商,而是要增强其他运营商的实力,一是立足现实坚决贯彻转型战略,增强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另外要顺应电信技术发展潮流,给予固网运营商移动经营资格,让运营商公平竞争。   转型战略——指明未来方向   战略转型是电信运营商扭转当前收入下降、增长乏力颓势的重要举措,从年报看已经开始显现作用。业绩报告显示,中国电信去年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非语音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不含初装费)的比例达到29%,提高近5个百分点。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公司着力发展的综合信息服务业务取得新进展,占增值业务收入的比例达20%。以宽带接入为支撑,在其基础上发展增值业务成为固网运营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转型的工作重点。   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营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信息化将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是复杂的、多样化的,不仅需要传统的语音业务,更需要包括数据专线、信息服务、系统集成、视频图像等在内的综合化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对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运营商来讲,丰富多彩的信息化业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新增点。另外一方面,信息化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行业应用特性,也就是说是以政府、企业等应用为主的,其信息化的驱动力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运营成本的降低,对有些部门来讲,信息化已经成为其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市场有着良好的盈利空间。   移动牌照——电信发展的基石   语音需求是电信用户的基本需求,语音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核心业务。固网电信运营商要保持继续发展,单靠增值业务至少在目前这种市场状况下还是不够的。面对语音业务移动化的大趋势,要想改变现在这种一枝独秀的格局,必须给予现在的固网运营商移动运营资格,而3G建设成为契机。不过记者认为四大运营商都应该给予3G经营资格,而不是某些观点所认为的三家。且不论给予哪三家牌照尚存在巨大争议,让四家主流电信运营商争夺三个经营资格本身就会造成运营商彼此之间的博弈,甚至会阻碍3G市场的正常发展。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用户群来衡量未来的3G市场,而是要有发展的眼光。据预测,在未来15年我国每年投资的增长不会低于10%,而消费增长每年不会低于7%,这将导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至少是9%。在这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我国的手机用户数将达到规模空前的8亿,超过美国、欧洲、日本三国的总和。如此庞大的移动用户群,为电信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足以容纳现在的四大运营商。   我国两大固网运营商本身就拥有巨大的客户群:2006年年报显示,中国电信本地用户有2.23亿户,中国网通本地用户数达1.15亿。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在固网运营上获得移动运营资格后会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移动用户,尽管这些用户中很多本身就是现有移动运营商的客户。同时,固网运营商将现在的宽带业务同未来的3G业务捆绑起来,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可望改变现在的市场竞争格局。而对于四家运营商可能带来的过度竞争问题,可以通过监管部门进行调节。实际上,前两年出现的移动运营商之间和固定运营商之间过度竞争的问题也不是因为运营商数量太多造成的,经过信息产业部和其他相关的部门的治理后已经明显改善。   改善电信竞争格局,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总福利。经济学上对于社会福利的改进有一个浅显的表述,那就是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用大力落实电信转型和给予固网运营商移动运营资格的方法来改善竞争格局,没有直接损害任何一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并且同分拆相比成本极低,不失为一种帕累托最优化的方法。以后竞争格局的演变,就是市场规律的用武之地了。
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