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些买了投连险的客户想了解账户收益或对各账户投资比例进行调整,由于原代理人离职而陷入无助   你可能还不知道,200多万人的保险代理人队伍中,首年的流失率最高,可能达80%,而这些人当中有的拿走了你首期缴纳的全部保费。此后接手保单的人,因为佣金比例大大降低,所以你若

有些买了投连险的客户想了解账户收益或对各账户投资比例进行调整,由于原代理人离职而陷入无助

  你可能还不知道,200多万人的保险代理人队伍中,首年的流失率最高,可能达80%,而这些人当中有的拿走了你首期缴纳的全部保费。此后接手保单的人,因为佣金比例大大降低,所以你若没获得贴心服务是有道理的。

  理财周报记者本周深入调查与你的保单关系最密切的保险代理人流动情况,揭开“增员—流失”怪圈背后的秘密。

  代理人第一年流失率高至80%

  “你有没有朋友要找工作?我们公司有增员任务呢!”昨日一位保险代理人在电话中问理财周报记者。目前,各家寿险公司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开门红”活动,3月更是“冲刺”的关键时刻。

  华泰人寿个险首席执行官谢何对理财周报记者说:“公司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只有5000多名代理人,而今年初已达到13000多人,其中还陆续淘汰掉了6000人。”由此可以看出,在保险公司大力增员的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代理人在“大浪淘沙”中难以留存。

  资深保险代理人陈刚说,“保险代理人目前还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职业,虽然工作自由度很高,而且可以达到很高的收入,但流动性非一般行业所能相比。几乎每一家新公司的进驻,都会挑起当地保险业内的一次人才大流动。”

  某中资寿险公司江苏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两年江苏保险机构主体呈现爆炸式增长,有的公司甚至出现了优秀营销团队集体倒戈的事件。

  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营销区部主任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平安的流动性远远小于其他公司,不过也达到了60%左右。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代理人调研报告的数据,中国的保险行业代理总体流失率每年高于50%,保险公司第一年的代理流失率最高,甚至高达70%至80%的水平。

  有的有代理人

  吃掉第一年全部保费

  根据保费提成所得佣金,几乎是代理人的全部收入。比如年缴5000元的保单,代理人拿走第一年缴纳的保费的一部分,以后逐年减少。然而,“幸运地”拿到首年保费的全部作为佣金在业内也时有发生。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的一位代理人向记者透露,他也幸运过。

  事实上,保费被代理人私吞的情况也出现过。中国人寿湖南某支公司营销部经理就曾骗取多人保费1500万元。

  保险公司一般在3-5年内提前集中支付给营销人员,到第5年止。几年时间内将佣金全部提完,客观上使代理人在转换保险公司时没有后顾之忧,长达几十年之久的寿险难保服务质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华人寿的佣金标准是比较高的。据新华人寿北京分公司某代理人介绍,公司新人前半年责任底薪为每月1200元,只需有单成交即可,佣金最高提成是首期保费的40%。

  信泰人寿险某营销部经理李玉国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他们的代理人佣金可达36%,无底薪。员工考核是三个月挂零单,就自动离职。他还透露公司代理人流失率可达到70%。

  而泰康人寿北京分公司一位代理人说,入司一年以内的代理人责任底薪是每月3000元,但必须每月做到3000元佣金。该代理人还说,泰康为将来上市计划获批,业绩和人力发展要求有所提升,责任底薪提升了近一倍多。
  平安友邦代理人

  遭遇“信任危机”跳槽

  理财周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保险代理人跳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或职位。不少人甚至将问题直指行业内部分配方式的不合理。代理人张志斌指出,保险业务员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等福利,一旦有更好的机会,跳槽也在情理之中。

  合众人寿北京分公司高级业务主任黄忠阳对此现象解释到:“代理人没有固定底薪,收入完全与业绩挂钩,除去自己的努力所得,完全没有可保障的收入;在访问客户时,经常会遭遇拒绝,心理压力很大;行业竞争激烈,各个公司之间,代理人之间都在抢夺市场;并且保险产品作为一种无形产品,销售难度较大,一般只有遇到风险时人们才能认识到其价值。”

  黄忠阳在去年增员40多人,目前管理一支15人左右的团队,在此期间人员流失达近30人。

  一位从业4年的代理透露年初他刚从中国人寿跳槽至华泰人寿,并且负有三个月之内招收4个人的增员任务。

  他还告诉记者:“去年平安和友邦的代理人也出现较大变化,有的曾因平安海外投资巨亏和友邦母公司陷入危机等遭遇投保人信任危机,展业遇挫而跳槽。”

  代理人频繁流动投保人利益受损

  保险代理人离开公司后,其代理销售的保单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据某公司一位代理人透露,有些业务主管会捏造一位所谓的“保单接管人”,私吞保单的续期保费。该代理人表示,在她刚进入公司时,其主管就指定了一个人来负责离职代理人留下的保单,这位接管人早就离开了公司,但是现在几年过去了,在主管给客户的邮件中,依然冒用此人的信息与客户联系。

  此外,由于保险公司不会逐一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有些前几年买了投连险的客户(尤其是通过银保渠道购买的)想了解账户收益或对各账户投资比例进行调整,由于原代理人离职而陷入无助。

  部分代理人在跳槽到另一家保险公司后,劝说投保人:“把你原来在我这买的保险退掉吧,我现在这家公司有款产品比你那份好!”有的投保人躲不过“人情单”而轻率退保,使经济和保障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