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FMC标准进展   目前相关标准化组织如ITU-T、TISPAN、3GPP、IETF、FMCA等都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展开了FMC的研究、发展和完善工作。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FMC标准的进展十分迅速。   1.TISPAN   TISPAN认为,FMC关注的是独立于接入技

  一、FMC标准进展
  目前相关标准化组织如ITU-T、TISPAN、3GPP、IETF、FMCA等都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展开了FMC的研究、发展和完善工作。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FMC标准的进展十分迅速。   1.TISPAN
  TISPAN认为,FMC关注的是独立于接入技术的网络能力及支撑标准,并不一定指网络的物理层面的融合。这些标准可以支持一系列连续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可以通过固定、移动、公共或私有的网络提供。   TISPAN从研究固网的需求和演进出发,选择IMS架构来逐步实现NGN,进而实现FMC。TISPAN在IP网络上采用SIP协议作为控制协议,基于NASS实现IP地址分配以及网络层认证、授权、位置信息管理等功能,基于RACH实现QoS管理、Session接入控制、端口控制、传送资源分配等功能。TISPAN的NGN提供实时会话型业务(语音、视频电话)、消息型业务(即时消息、多媒体消息、呈现业务等)、传统业务仿真或互通、内容型业务(VOD、流媒体、广播)等。TISPAN拟在R1版本中主要提供对多媒体业务的支持,在R2版本中将优化资源使用,在R3版本中将完全实现游牧性。   2.ITU-T
  ITU-T对FMC的定义为,在一个给定的网络中,向终端用户提供业务或应用的能力和机制与固定/移动接入技术及用户位置无关。   ITU-T与TISPAN一样也选择了基于IMS架构实现NGN,在IMS架构的NGN上完成FMC。在NGN环境中,FMC意味着向终端用户提供与接入技术无关的NGN业务。与TISPAN不同的是,ITU更注重研究总体性问题(如需求、架构等)。ITU-T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NGN的功能架构,QoS的需求和架构,NGN的控制、信令和认证能力以及安全风险分析等。   3.3GPP
  3GPP主要关注移动网络,它希望通过支持固定接入进而推进FMC。
  目前3GPPFMC的相关工作主要体现在R7中的FBI里。FBI是3GPP为研究支持固定接入方式对IMS核心及其相关网络功能和实体有何影响而进行的技术工作立项。FBI直接的工作成果为TR23.819,目前该研究报告已基本完成。FBI从接入层面研究了FMC对IMS的影响,解决了主要的关键技术问题,后续的QoS和计费问题也正在展开研究。目前3GPP已经和ETSITISPAN组成联合工作组,研究针对NGN的IMS增强和对IMS产生的影响。   4.IETF
  IETF主要关注互联网协议。
  由于当前FMC研究基本认可将IP协议作为承载网协议,IETF在IP上的工作将作为FMC的底层工具。在IETF的4000多个协议中与FMC相关的协议主要有会话初始协议(SIP协议)—作为IMS中的核心协议;IP包在不同类型链路上的封装协议—为FMC的接入无关性提供支持;认证协议(Radius/Diameter)—用于接入认证;安全相关协议—用于内容完整性和机密性;移动IP协议等。当前IETF正关注网络接入的认证可携带性协议。   5.FMCA
  FMCA即固定-移动电话一体化联盟,由英国电信发起,旨在为企业用户和广大消费者提供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一体化综合服务。   FMCA不是标准制定组织,但是作为推动FMC的电信联盟,该组织与标准发展组织(如IEEE802.11u、IEEE802.21、3GPP等)都保持着密切联系。FMCA从技术和商业角度出发,制定与运营商有关的服务质量、手机终端、网络架构、漫游、接入点、网关、整合应用等通用要求。当前FMCA正推动UMA非授权移动接入(UnlicensedMobile Access),使移动语音和数据从广域蜂窝式网络(如GSM/GPRS)不中断地切换至无线区域网络(如Wi-Fi)。   二、FMC面临风险分析
  虽然FMC的提出已有很长时间,相关研究也有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FMC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部署风险仍然存在。   1.监管风险
  当前我国政府对于移动业务与固定业务有着不同的管制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移动运营商和固定运营商基本是各守一方,互不干涉。而FMC的出现则模糊了固网和移动网的界限,这在给运营商机会的同时,也引发了它们之间的利益矛盾。   当国内3G牌照发放以后,运营市场有可能会出现多个全业务运营商,这为FMC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FMC可能会使原本具备实力优势的运营商在全业务运营后实现全方位的垄断,形成“强者更强”的局面,这是监管部门不愿看到的。因此监管部门必须重新研究监管政策,在使用户有更好的业务体验的同时防止垄断,形成充分竞争。   2.市场风险
  当前FMC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固网运营商,它们希望通过业务捆绑等方式给用户更好的业务体验。但是由于当前运营商的主要业务还是话音通信,而移动网络对话音通信的漫游、游牧、个性化、可携带性、终端等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固网当前所做的FMC尝试给用户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只能是更低的通话费率。   当FMC的话费较移动网络有明显优势的时候,这样的FMC尝试可能会比较成功,但是如果移动运营商通过套餐等方式降低话费时,固网运营商希望通过FMC提高ARPU值的打算就有可能落空。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在网络设备和终端方面的技术风险。当前业界对基于IMS架构的FMC融合方案基本达成共识,IMS标准也基本成熟,但目前大部分已部署的IMS系统还是测试试验系统。UBS机构预测,截至2009年,IMS对目前网络的渗透率也只是5%~10%。   此外,固定移动终端的融合也是当前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目前终端融合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多模终端,例如英国电信所推出的支持蓝牙接入和蜂窝移动网络的BluePhone、韩国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双模手机等。多模终端一般来说可以解决“游牧”功能的要求,但是能够实现固定移动网络无缝切换的解决方案相对还很少。终端融合除了考虑上述问题以外,还需要考虑在终端可携带性、屏幕大小、计算能力、电池能力、接入带宽等因素之间的取舍。   三、FMC展望
  就我国而言,固网运营商虽然对FMC需求相对强烈,但还没有达到迫在眉睫的地步。首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拥有庞大的PSTN网络和小灵通接入网络,近两年又纷纷建设了软交换网络,短期内已有的PSTN网不会拆除或大规模改造,因此通过基于IMS架构实施FMC为时尚早,通过多模终端实现FMC的无缝接入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其次,在3G牌照即将发放的形势下,电信和网通不太可能与某个移动运营商结成战略同盟来实施FMC;第三,在固网运营商没有拿到移动牌照之前,它们已经借助小灵通实施了一些FMC业务,在拿到移动牌照后是否实施FMC,如何实施FMC都有待重新考虑和规划。   与固网运营商相比,当前移动运营商在FMC网络融合方面更具优势,这是因为IMS系统在移动演进的路线图上有相对明确的位置。但从目前来看,移动运营商似乎缺乏推动网络融合的动力。从发展策略来看,以移动网络为核心,兼顾固定接入来推进FMC应该是移动运营商较好的选择。   无论如何,对于用户而言,FMC提供了一种可以不关心位置、网络和技术的“一站式”服务,因此不管运营商态度如何,FMC都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中间只是一个如何实现及何时实现的问题.(魏亮)
分析研究运营商移动网络风险现状面临FMC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