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2005年的7.54万公里增至9万公里以上,2020年将达到10万公里。为此,经测算,仅未来5年(2008-2012年),全国铁路客车的需求量就将高达1500列左右,其中高速客车约200列

  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2005年的7.54万公里增至9万公里以上,2020年将达到10万公里。为此,经测算,仅未来5年(2008-2012年),全国铁路客车的需求量就将高达1500列左右,其中高速客车约200列,总采购额约50亿元;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动车组总需求约800列,总采购额约1500亿元,其国产化水平还要求达到75%以上。

    总体上,我国铁路客车购置额年均增长率将达20%左右,国内城轨客车目前已有11个城市开通了总计490公里的营运里程;而到2010年,我国还将有15个城市新开通约1500公里的营运里程,总投资在5000亿元左右;据此测算出未来5年内,国内城轨客车总需求至少为5000辆,总采购额将超过350亿元。

 

    由此不难看出,至少到2020年前的13年内,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政策的支持和需求的快速增长双重作用下,将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主体共有三大块:时速200公里以下的铁路客车、城市轨道车辆(轻轨和地铁)、以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客车——动车组。铁路客车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浦镇机车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等。其中“长客”是国内生产和经营规模最大的,全国铁路客车市场占有率和保有量均占一半以上。目前,以上企业已基本能满足国内时速200公里以下铁路客车的需求,只有部分特殊路段和青藏线需进口国外产品。

    而从铁道部“十一五”规划来看,由于我国国土辽阔,铁路交通运能大、成本低;再加上我国铁路交通路网密度低、运营里程少、运输速度慢的现状,大规模建设新线和改造老线,并使之提高运行速度,进而大幅度提升运力,已成为今后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这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又成为最急于发展的最重要产品。

    目前,我国能生产动车组的企业只有“长客”和“青岛四方”两家。“长客”从2004年起全面引进法国阿尔斯通动车组设计制造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其生产的“和谐号”动车组已于2007年4月下线。现“长客”生产和组装的动车组共有7列下线,主要在东北地区运行。2009年,“长客”将下线60列计480辆动车组,其中51列为国产化,国产化率最高将达到70%。与此同时,“长客”还全面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正在研制用于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预计很快将下线。

    在铁道部的统一安排协调下,“青岛四方”则全面开展了与日本川崎重工的合作,引进了其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以上动车组设计制造技术,其组装和部分国产化的动车组也已于2007年4月下线,主要在我国南方高速客运线上运行。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共有40余列,包括原装、组装和部分国产化的,均为“长客”和“青岛四方”提供。预计到明年年底,我国将有120列动车组投入运营,“长客”和“青岛四方”各提供60列。按照两企业与法国阿尔斯通和日本川崎重工的全面技术合作协议,这120列动车组将有6列为国外原装产品,12列为国外散件组装,其余102列为国产化产品,国产化率的目标为70%左右。

    为我国铁路第六次提速而投入运营的上述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其速度目标值和技术含量都是前五次铁路提速中不曾应用过的,亦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组。为此,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指出,该动车组的投入使用表明,既有线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的成套技术已为我国掌握,再加上大面积开行5000吨级货物列车和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既有线提速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胡亚东同时还表示,“和谐号”是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成果,将成为我国快速客运的主力车型。

    目前轨道车辆技术发展趋势正由机械化、电气化向信息化、国际化转变。具体表现为干线铁路客运向高速化、公交化发展,特别是动车组的轻量化、动力分散化、组件模块化、通讯控制信息化、设计结构标准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支线铁路客运则向摆式列车和内燃动车组发展;城轨车向品种多样化、功能人性化方向发展;轨道客车在注重产品安全性、舒适性的同时,对节能和环保也提出了新要求。

    在这一进程中,市场竞争也将日益加剧。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改革和开放,目前国外知名轨道客车生产企业已通过产品销售、技术引进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全面进入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城轨建设政策的放开,既推动了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水平的普遍提升和产业集中度的迅速提高,又促进了企业区域化与联盟化的发展,也势必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格局更为复杂。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企业涉足国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的局面也将不可避免。面对这一形势,我国轨道交通制造业,特别是其骨干和龙头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除动车组外,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另一大类最具发展潜力,市场前景最为广阔的当属城市轨道车辆。我国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数量在世界独一无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日益拥挤,而且愈演愈烈,已成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而发展地铁和轻轨,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国国情和现实需求出发,都是最佳选择。

    目前,我国已开通地铁和轻轨的城市仅有11个,据预测,2010年前将达15个,还有近30个城市正在开展城轨交通建设的前期工作。现在我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为490公里,预计2010年将达1500公里,而2010至2020年的十年间,还将有1000至2000公里的城轨交通建成并投入运营。

    对发展城市轨道车辆,中国制造企业的底气似乎更足。龙头企业“长客”采取的依然是“双管齐下”,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与动车组不同的是,由于自身已具备较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对城轨车的引进主要是局部和关键技术以及更先进的设计和管理理念。为此,“长客”甚至引进了一个企业,早在1997年就与庞巴迪公司共同组建了国内第一家合资地铁公司“长客-庞巴迪公司”,并将其放在自己的大院内,为的是竖一个标杆和样板,建起一座吸纳先进的平台,从而在经营、管理、技术、文化等多方面地借鉴经验,提高自己。

    与此同时,在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和制造上,国内其它生产企业也取得了相应发展。大连机车厂和南京浦镇机车车辆厂分别获得了本市城轨车的制造合同。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也已开发出国产化率为85%的A型地铁列车,预计明年将通过资格测试,最快可在2010年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