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从有“唯美大师”之称的史蒂夫?乔布斯,以一款iMac使苹果电脑起死回生之后,合理的色彩应用与流畅形体组合似乎成了工业产品设计的一项新的“设计标准”。 手机作为时尚、前卫的产业,逐渐被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因此它的风格就不能只
自从有“唯美大师”之称的史蒂夫?乔布斯,以一款iMac使苹果电脑起死回生之后,合理的色彩应用与流畅形体组合似乎成了工业产品设计的一项新的“设计标准”。手机作为时尚、前卫的产业,逐渐被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因此它的风格就不能只停留在功能设计上。如今,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人所使用的手机是否能表现出自我。在Nokia推出手机彩壳时,因具有独特的多种可选择的色彩及流行的时尚造型,一上市立即受到年轻人的欢迎。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的配置和功能相近的基础上,手机的外形、色彩及品质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因素,因而,手机外形及色彩的设计在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手机外形作为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手机内在的品牌、功能、配置等内在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现形式,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购买欲望。在基本形确立的情况下,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割和功能表现及细节刻画,再通过创意视觉化,用草图、效果图、手板及产品实物形式加以表现,达到其再现设计意图的目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手机外观设计是作为艺术造型设计而存在和被感知的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形的建构是美的建构,手机ID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进行产品形态设计,并借助产品的特定形态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与理念。我认为在手机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手机外形设计的基本要素。
现代产品一般给人传递二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通常提到的手机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手机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手机的造型、色彩、尺寸、使用方式等,其更多地与手机的形态生成有关。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手机设计应该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使用方便。手机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手机造型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手机造型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与其身份相匹配。可以说,手机造型设计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提供使用方便为标准。产品形态美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手机造型设计是通过形、色、质三大元素给用户以美感影响的。
(一)、手机外形——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
外形是手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手机是握在手中的一件产品,其次:手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手机设计要通过手机的尺寸、形状、比例分割、层次关系及细节表现等对心理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形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泼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
(二)、手机色彩——情感与文化的象征:
色作为手机的色彩外观,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手机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手机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红色热烈、蓝色宁静、紫色神秘、白色单纯、黑色凝重、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而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
(三)、手机材质——材料质感和肌理的传递:
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利用良好的材质可以使手机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手机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的最终视觉效果。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
优良的手机设计,总是通过形、色、质三方面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层面,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用户的联想与想象而得以传递,在人和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满足用户潜意识的渴望,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
第二、 手机的形态塑造。
设计意味着创新,这决定了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设计及其形态,不然所设计的产品就会丧失生命力。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往往也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判断和衡量是否与其内心所希望的一致,从而最终做出购买的决策。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时代在发展决定着设计师应不断地培植新型形态观,成为引领消费的先行者。以苹果公司所产个人电脑的设计为例,G3时代,人们看到的是多彩、透明、绚丽的外观,体现活泼的气氛、给人时尚的感受;在G4时代,呈现的是半透明、银灰色的外观,每个细节都体现着科技时尚。两下相比,人们会觉得G3电脑已不属于当前时代,因为它在视觉上已体现不出当前时代的气息,缺乏属于当前时代的设计语言;G4电脑则体现出理性、前卫,引领时尚潮流。
(一)、感悟生活:
手机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为人与技术之间的沟通而提供解决方案,让理性的技术获得一种感性的表达。而这是建立在设计师对生活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源于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因此,设计师应该做生活的先行者。书籍、电影、图片、电视、网络等传递的各种信息,正悄悄地改变着整个世界,当我们观看一场电影、一场球赛,当聆听音乐或轻盈漫步时,都可能获得体验,正是这些体验会激发创意灵感。作为手机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些体验加以理解和升华,以感性赋予产品使其造型充满人文关怀。
(二)、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科学技术进步加速了文化的发展与沟通。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需要设计师具备开放的设计观。在我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与外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对立、交流与整合过程当中,设计师应当在吸取和借鉴中走向现代化,并最终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型产品形态观和设计观。本土的环境氛围和历史文化是设计师思考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开放,尝试用国际现代设计语言表达我们的感受、美学意识及文化背景。文化以经济为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会越来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抛弃我们的文化去模仿西方的设计思想,只有植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又不断吸收当代先进的设计思想、理念,才能真正提升本土的工业设计水平,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手机设计师形态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时俱进,又同本土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反映设计文化的同时,推动着设计文化的创新,在互动过程中形成默契。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的进步中展开和提升,新的设计形态观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人文艺术的发展而更新。未来的手机设计师必须从新的观念出发,从科技、功能、材料到美学形式和价值,关注产品的所有方面。新时代、新技术和新的社会要求,日益扩大着与设计师之间的距离,社会物质财富丰厚,科技高度发达,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要求手机设计师学会尊重人的个性化需求、审美和价值观,并且重视传统给予人的影响和力量,建立辨证的科学形态观,以符合新时代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是中国的手机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国产品牌在外形、色彩、品质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国产品牌上升为国际一流品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左国刚)
手机色彩工业设计形态外形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