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鼓励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上海新闻出版局正式公布了十大“暖冬”政策,在政策、资源进一步向世纪出版集团等一批优秀出版企业倾斜的同时,扶持全行业在寒冬中逆风成长。   “暖冬政策&rd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鼓励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上海新闻出版局正式公布了十大“暖冬”政策,在政策、资源进一步向世纪出版集团等一批优秀出版企业倾斜的同时,扶持全行业在寒冬中逆风成长。

  “暖冬政策”推动企业改制

  “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在加剧,但令人欣慰的是,出版业仍保持着逆势上扬的势头。”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首先带来捷报。根据刚出炉的数据统计,全国出版业销售额不减反增,环比上升了10%。着眼于此,新闻出版局正式出台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出版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简称“暖冬十条”)。

  阚宁辉表示,当前本市出版企业的转制改革箭在弦上,有4条政策专为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度身定制。目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已率先成为中国出版业第一个整体转企改制的股份制公司,本市38家图书出版社已经陆续完成转企改革22家,剩余7家图书出版社以及16家音像出版社年内也将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在“暖冬十条”中看到,新闻出版局将鼓励、支持完成转制的出版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进行改革探索,扩大社会融资能力,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本与项目合作,积极吸纳其他国有和民营资本。

  此外,为了鼓励行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新闻出版局还出台了与大学生零首付创业类似的扶持措施,对从事出版物网上发行和批发业务的新办企业,相关的营业面积、注册资金等许可条件首次允许其“分步到位”,期限最长可达一年。

  优秀企业享资源优先配置

  “暖冬十条”中指出,对两个效益俱佳、发展势头良好的出版企业,新闻出版局将优先配置出版资源,鼓励、支持其做强做大主营业务,并向新媒体、新业态、新领域拓展。这一政策,将使包括世纪出版集团等在内的沪上一批优秀出版企业直接获益。

  阚宁辉解释,优先配置出版资源包括在书号资源上给予优先重点安排,配合出版社等级评估制度和书号网上实名申领制度的实施,使书号资源的政策倾斜更加制度化。“目前本市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报刊等出版单位的转制进入快车道,对个别经济规模过小、效益低下的出版单位的调整重组将逐步加大力度。”

  此外,本市还将向社会资本投资的文化工作室提供编辑岗位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取得出版中级职业资格的人员可以受聘出版单位,担任特约责任编辑,这在国内还尚属首创。

  印刷业及高校出版业迅速增长

  2008年年末,上海各类印刷企业已超过5000家。据2008年第三季度59家印刷企业的抽样调查和第四季度的跟踪调查,59家印刷企业2008年预计销售产值94.99亿元,利润总额5.87亿元,境外销售产值12.04亿元。全年预计与2007年实际相比,销售产值增长了17.03%,利润总额下降了4%,境外销售产值增长36.28%。总体来看,上海印刷企业今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8年销售产值预计可以有13%至15%的增长。

  对此,“暖冬十条”中指出,新闻出版局对有发展潜力、条件成熟的民营印刷、数字印刷等企业将核发《书刊印刷许可证》。优秀印刷企业在承接境外包装装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业务、建立网上备案制度时,可实行同步备案、先开机后备案;承接境外出版物印刷业务时则可开辟绿色通道,允许边开机边送审,争取做到零时差。

  同时,异军突起的高校出版业发展迅猛,上海现有大学出版社12家,年出版码洋、年销售收入、年利润均占上海出版社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