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与国内经济周期性下行叠加,导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趋势。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只有9%,较2007年的13%猛降了4个百分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外部需求无法主动调控的情况下,保增长的任务主要而且必须依靠扩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与国内经济周期性下行叠加,导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趋势。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只有9%,较2007年的13%猛降了4个百分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外部需求无法主动调控的情况下,保增长的任务主要而且必须依靠扩大国内需求来实现。而其中潜力较大的一个领域,便是休闲经济。

  休闲经济是为满足人们的休闲消费需求而提供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的经济活动,如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等经济形态和产业活动。研究表明,发展休闲经济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活环境和促进国民收入公平分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可以有效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困难,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这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高度契合。

 

  •   中高收入群体对普通商品与服务的消费需求弹性较低,但其对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的消费需求弹性很高。发展休闲经济可以有效释放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从而扩大了社会总消费需求。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需求的有效释放,将刺激整个休闲产业快速发展。休闲产业尤其是休闲服务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就业容量十分巨大,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纳大量劳动就业,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题。休闲服务业及其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助于改变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格局,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并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物耗和废弃物排放,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同时,中高收入群体增加的大量休闲消费支出,将通过为低收入人口创造就业机会而转化为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助于财富从中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合理转移,有利于降低贫富分化、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总之,鼓励发展休闲经济既能有效扩大内需,有助于应对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也有利于今后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已经有实践表明,通过刺激旅游消费可以很好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国家旅游局官员称,浙江安吉县自正月初三试发旅游券,仅春节期间旅游收入就同比增长270%,1-2月份旅游接待和收入都有两成多增长。而杭州市旅委会预测,杭州推出的1.5亿元旅游券,按30%-40%的回收率测算,可迎来100万游客,撬动10个亿的旅游收入。宁波派发的3000万元航空旅游券,预计将拉动宁波航空旅游5亿-8亿的消费总额。广东派发的2000万元旅游券,预计将带来4亿元以上的旅游收入,还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7亿元。

  国际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休闲经济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300美元,我国整体上已经具备了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条件。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省市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更是具备了休闲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经济环境条件。虽然目前我国中高收入群体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因此中高收入群体的绝对数量相当可观,相应的休闲消费能力不可小视。另外,我国法定休闲时间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周末双休、法定假日、“黄金周”等,已使我国公众全年的假日和休息日达到115天,劳动者额外再享有5至15天的带薪休假,这为国民休闲提供了充足的闲暇。只要有其他社会条件相配合,我国休闲经济必将迎来快速发展,休闲产业也将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首先是政府积极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应制订休闲经济发展规划,推行“国民休闲计划”。各地方政府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鼓励措施,刺激带动休闲消费;制定鼓励休闲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科技政策、社会管理政策。政府还应加强对休闲经济发展的行业规范管理,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

  其次是舆论大力提倡。应当普及科学、合理、健康以及可持续的休闲观念,改变陈旧的休闲观念,促进休闲教育和休闲文化发展,激发国民休闲热情。广泛宣传发展休闲经济的积极意义,营造发展休闲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再次是社会积极响应。企事业单位要自觉依法执行各项国家法定休假规定,保障员工的休闲权益。企业家和创业者要善于抓住休闲经济发展商机,积极投身休闲经济发展事业。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也应围绕发展休闲经济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休闲产品和休闲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提高休闲技能。加强和完善休闲产业的保险、救援等社会支持系统。

  最后是国民积极参与。一方面,社会中高收入群体通过更多参与休闲消费,实现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另一方面,社会低收入群体通过大量增加在休闲产业中的就业,实现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目标。国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促使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优化结构、改善环境、公平分配、社会和谐等宏观经济社会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