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回顾篇   进入2004年,中国手机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产品创新功能层出不穷、厂商降价促销不断、运营商资费下降和业务结构调整,在这些利好因素的作用下,2004年,中国手机市场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赛迪顾问预测销量总规模将达到7300万部,

  回顾篇
  进入2004年,中国手机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产品创新功能层出不穷、厂商降价促销不断、运营商资费下降和业务结构调整,在这些利好因素的作用下,2004年,中国手机市场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赛迪顾问预测销量总规模将达到7300万部,同比增长8%。

  伴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2004年手机市场竞争格局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洋品牌大举反攻、新品牌不断涌现,国产品牌压力骤增。在市场竞争格局改变的情况下,运营商、厂商和渠道商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与此同时,需求、产品、价格、技术、渠道和服务等市场主导因素都有什么变化和特点,2005年这些因素又将演绎什么样的新趋势?

  产品功能升级速度加快 拍照手机成为最大亮点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上有600多款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主力厂商通过产品配置的升级和应用功能的丰富,一方面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打击竞争对手,从而保持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厂商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因而产品功能升级的速度也在加快,2002年的“和弦年”,2003年的“彩屏年”,到2004年的“影像年”,便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手机市场产品普及率不断提高,市场发展动力也由原来的需求驱动型逐渐转向产品拉动型。新产品的推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服务的启动成为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拉动力。拍照手机因具有时尚的外观设计和集成数码相机技术等特点,并且是开展MMS业务较好的终端产品,同时能够体现消费者对休闲时尚生活情趣的要求,因而拍照手机成为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的动力之一。2003年初还属稀有产品的拍照手机,进入2004年不断升温,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从产品结构来看,2004年前三季度彩屏手机占有的份额达到58.3%,已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拍照手机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27.4%,成为继彩屏手机之后市场的又一热点。

  随着国内外厂商“影像手机”策略的推广和深化,拍照手机产品种类增多,产品平均价格不断降低,价格不到2000元产品比例不断增多,与消费者期望价格较为接近。价格门槛的降低,促使消费者选购拍照手机热情度升高,拍照手机有望成为2005年市场主流产品。

  运营商定制手机与开通新业务 力推数据业务并增强产业链控制地位

  数据业务是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2003年开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开始大力推广数据业务,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殊途同归,都采用了以定制手机引导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运营模式,打造以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链新关系,继续增强运营商在手机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2004年2月中国移动在北京启动名为“心机”的定制手机活动,直接打上中国移动的“全球通”和“动感地带”标识进行销售;8月中国移动联合五家公司成立中移鼎讯公司,从事移动终端的销售业务;2004年末中国移动将开始其名为“新奇特”的第二次大规模手机定制活动。不论是定制手机还是成立销售公司,都是中国移动的战略性举措,意在拓展数据业务,表明中国移动开始谋求手机产业链主导地位,继续增强其在整个通信产业链的话语权。

  2004年4月,中国联通开通“视讯新干线”业务,推广移动视频业务,并为这项新业务量身定做了智能手机终端CU928;8月中国联通推出“世界风”双模手机业务,定制了摩托罗拉、三星和LG的三款手机进行业务推广。从CDMA业务启动开始,中国联通就对定制手机情有独钟,定制手机为CDMA网络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中国联通以定制手机方式开通的“视讯新干线”和“世界风”双模业务,希望凭借运营商的力量推动这些业务快速发展。

  从欧、美、日和韩等国家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情况看,运营商定制手机推广新业务,主导手机的生产和销售将成为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流。赛迪顾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GSM市场中国移动直接采购的手机超出10%的比例,CDMA市场中国联通直接采购的手机超出50%的比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手机市场的控制力已越来越强,手机企业将越来越依赖运营商而生存。

  市场竞争格局改变 国内手机企业积极应对
  以波导、TCL、康佳和夏新为首的国内手机企业,通过各具个性化的市场营销手段,在销量和市场规模上取得较大突破,2003年国内手机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出50%。在国内手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国外手机企业由轻视到重视进而敌视最后学习,使得国内手机企业在产品外形设计和营销网络上的优势逐渐丧失。另外,随着国内手机企业产品市场保有量增多,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所面对的问题增多,发展中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2004上半年国内手机企业上游零配件供货紧张、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和资金链不畅,导致企业竞争力明显下降,市场份额连续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国外手机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吸收优秀的本土渠道模式、调整产品结构体系以及实施低价价格策略,使其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根据赛迪顾问终端监测数据,2004年前三季度国内手机企业市场份额在44%左右,预测2004年市场份额在45%左右。

  国内手机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归根到底在于其技术和品牌方面的弱势,只有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都全面的企业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4年部分国内手机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技术和品牌方面的发展之路。

  在技术方面,国内手机企业选择了与国外手机企业建立合作联盟的方式。例如,2004年4月,TCL集团与阿尔卡特成立合资公司;6月,波导与西门子移动签订手机合作协议。目前,国内外手机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主要从事手机生产及销售业务,实现双方研发、分销、生产及零件采购等多方面合作。对于国内手机企业而言,借助国外企业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可使国内手机厂商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拉近与国际品牌之间的距离,促进国内手机企业向全球市场的扩张和渗透。

  在品牌建设方面,国内手机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树立高端品牌形象来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方法。例如,5月TCL移动启动定位于时尚高端女性消费群体的“蒙宝欧”品牌;8月迪比特推出高端品牌“迪彼菲利”(Dbtel international),同月南方高科针对高端手机及3G手机推出新品牌名称SOMO(索梦);与此同时,波导继续推出“多易随”品牌的智能手机。国内手机企业实施高端品牌策略,可以摆脱手机价格战的约束、缓减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压力,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率。

  展望篇
  中国手机市场在运营商地位加强、市场竞争格局等发生改变后,以及在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监管制度和技术创新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将走得多快,将走向何方?

  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缺少类似折叠、和弦、彩屏、照相等更新换代功能型产品的拉动,消费者更换手机的比例和速度将下降;预测2005年中国3G业务会有所开展,但因3G终端缺乏和业务不成熟,对拉动消费需求所起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加之,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市场已开始饱和,新增需求不再明显。因而,2005年中国手机仍然会向前发展,但增长速度有所减弱。赛迪顾问预测,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将达到7600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左右。

  产品市场细分趋势明显
  中国手机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简单的高、中、低端分类已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产品必须更具特点和个性化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目前,针对时尚消费群体的拍照手机、针对商务人士的智能手机、针对学生群体的学生手机、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女士手机、针对儿童群体的儿童专用手机以及针对企业用户的对讲手机等都已出现,其中某些手机一度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热点,因而手机厂商都将产品市场细分作为优先的竞争策略,作为保持竞争优势的手段。随着市场增长速度放慢,市场竞争更加激烈,2005年产品市场细分趋势将更加明显。从产品市场细分趋势来看,基于外形和功能的细分逐渐弱化,而基于品牌和文化的不同消费群体的细分将更加深化。

  百万像素手机成为焦点之争
  在消费者对更高图像质量需求的推动下,手机摄像头像素级别不断提高,主流像素由10万像素向30万像素攀升,NEC、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百万像素手机也已经上市。目前,百万像素手机的产品价格、电池使用时间、图片传输速度,以及内存容量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如若这些瓶颈问题能够解决,百万像素手机必将成为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并且,随着手机影像处理技术的提高和突破,拍照手机必定向着更高像素、更丰富影像功能拓展,相信摄像手机会成为拍照手机后的新趋势。
  厂商3G产品策略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中国3G运营还没有进入正式商用阶段,3G网络技术标准也没有确定。有研发实力的手机厂商认为推广3G终端时间还不到,总体上采取观望的态度,其主要工作集中在设计研发层次;而没有研发实力的厂商,一方面进行3G概念“炒作”,另一方面投入资金开展3G研发工作。通信行业专家预测,2005年中国将会展开3G网络运营,与3G终端相关的核心芯片、零部件以及应用业务等方面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中国3G手机市场的竞争将进入实质阶段。届时,3G手机的生产和制造将进入实施阶段。

  厂商直控终端大势所趋
  从国美、大中和苏宁的手机大卖场,到中复、中域和迪信通等的专业连锁,我们不难发现,手机终端渠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逐渐掌握了渠道的话语权。随着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行业的利润率迅速下降,手机厂商已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支撑传统的层层代理模式,直供终端成了其必然的选择,而各种手机连锁卖场的规模化优势、强大的分销能力正是手机厂商们所依赖的。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