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 2008年4季度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3.1 经济形势严峻对医药行业影响有限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下行风险加大,同时通胀阴影仍挥之不去,金融危机的主要影响集中在

3 2008年4季度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3.1 经济形势严峻对医药行业影响有限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下行风险加大,同时通胀阴影仍挥之不去,金融危机的主要影响集中在虚拟经济、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上,并已影响到实体经济。预计当前的全球金融动荡还将持续,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要产生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增速回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性调整的转折期,要从低成本优势向创新动力驱动转变,上述因素同时出现的叠加效应,导致未来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发达国家历史数据表明,医药行业刚性的需求以及一定程度的弱周期性使其在经济形势严峻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成长性。尽管医药行业势必会受到金融危机的牵连,但医药行业自身增长的推动力仍然存在,全民医疗保险对药品内需的拉动仍然强大,基础医疗机构的建设和预防体系的建设对医疗器械、疫苗等需求拉动也很明显,国外药品专利到期带来的需求释放也正在实现。 由此,我们预测,2008年4季度,医药行业的平稳增长比较明确,虽然行业利润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但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的增速还是可观的,行业的防御性特征也会得到进一步体现。 3.2 医药行业进入政策普惠期
2008年4季度,在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变化、外需减弱压力较大的局面下,扩大中国内需势必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而加大对滞后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即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等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除此之外,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的结束,医药行业将处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普惠期。随着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人群的增加和医疗保险标准的提高,基层的医疗需求被极大激发,具备优势品种、卓越管理和营销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医药企业将长期实质性获益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作为受益于医药市场规模增长的医药商业而言,经营效率的高低将决定其盈利能力。不过,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的各环节均存在既得利益问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由此,我们分析,政府强化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努力将有利于加速释放医药行业的国内需求。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拉动医药行业的产值,更能够通过保障家庭医疗成本的降低而提升其他行业的消费信心,因此对社会经济整体拉动能力可成倍增长。 3.3 农村医疗改革成为医药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
2008年4季度,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式起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描绘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全会提出,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由此,我们分析,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财政将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扩大覆盖领域和范围,发展农村医疗等公共事业。这轮改革将成为医药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10亿农民享受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将带动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长。与此同时,农村药品供应未来将有赖于基本药物制度,因此,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将会直接受益于新农合筹资金额的不断上升,圈入基本药物目录的生产商也会受益。 3.4 化学原料药价格面临回调压力
环保政策笼罩化学原料药行业。由于化学原料药是典型的高污染产业,随着全球环保意识日趋强烈,国际诸多医药公司正在缩减化学原料药的生产规模。在我国,由于目前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的深入,化学原料药的审批也更趋严格。由此,我们预测,2008年4季度,化学原料药的供给或将有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环保政策日趋严厉的同时也将提升行业新进入者的门槛,这将有利于医药行业的生产集成化。在这种形势下,化学原料药龙头企业加快企业生产设备改造,这将促使行业需求向行业龙头企业渗透。由此,我们预测,2008年4季度,化学原料药企业产业转型力度将扩大。 化学原料药价格面临回调压力。就目前形势来看,大宗原料药产品价格出现上涨周期延长的态势。然而,随着世界主要基础商品价格的回落以及全球经济的放缓,大宗原料药产品旺盛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弱。由此,我们预测,2008年4季度,大宗原料药产品价格或将面临回调的压力,进入新一轮价格波动周期。 维生素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持续出现大幅下跌行情,导致国内中小饲料企业度日艰难,资金压力较大。另外,金融危机对维生素出口影响究竟有多大也是市场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来看,企业普遍担心维生素后市价格持续下滑,对维生素采购持谨慎态度,采取小量、多次的采购策略,导致市场需求不旺。 抗生素方面,尽管抗生素市场与维生素市场的供需相类似,但抗生素市场的竞争更为无序,因此经济下滑对抗生素产品的价格影响更为明显。由于抗生素主要品种青霉素工业盐2008年上半年出现过大幅上涨的昙花一现后,一路回落至近最高点的一半左右,因此,其价格还存在下探的可能。 与上述产品市场走势不同的是,尽管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的过程中承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这类企业在原料药生产企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与成品药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是最有可能向成品药转型的企业,其发展前景在原料药企业中最为光明。
市场分析报告增长季度原料化学医药行业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