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健康产业是全球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美国的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高于10%。据中国经济网统计,2007年我国健康产业产值占GDP不到4%,

目前,健康产业是全球最热门的行业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美国的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高于10%。据中国经济网统计,2007年我国健康产业产值占GDP不到4%,大大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毋庸置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健康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   2007年国内外健康产业概况   谨慎乐观看待产业恢复性增长2007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在6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16% 。医药行业各个子行业增长同样快速,保健食品销售收入恢复到500亿元,同比增长5%~6%。总体上看,2007年我国医药和保健食品行业均触底回暖,开始了较为强劲的恢复性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边际效应有关,与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密不可分,加之股市及非主业收入带来的溢价收益推波助澜,保健食品行业从零下几度上升到零上几度不值得忘乎所以,相反,外资在这一轮变革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去年仅安利一家在我国的年销售收入就高达7亿美元,利润率达到30%,中国已成为安利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场。宝洁、强生等健康强势品牌正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保健食品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前10强销售还不到产业总产值的25%,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医学模式变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随着疾病单一治疗、一药百病、小样本统计的现行医学模式弊端显现,针对个体治疗的循证医学成为发展趋势,回归大自然的热潮逐渐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关注方兴未艾,已有多个国家开始对中医药进行立法,承认中医药合法地位,并进行严格管理,这无疑给我国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公众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将推动产业发展随着"工作重要,事业更重要,健康最重要"的观念逐步被接受,公众对健康的集中需求将会给正在变革中的保健食品行业提供发展契机。二十年前,健康产业这个概念并不存在,但根据中国经济网数据显示,2000年~2010年,美国健康产业的消费将由2000亿美元增长至1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比重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健康产品井喷式的消费。   医疗体制改革对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随着医改政策的明朗化,特别是国家对低收入人群和新农合投入的加强,必将推动人们自我健康投入的比例,推动健康产业的巨大发展。   2008年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看点   2008年对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来说是悲喜交加、急剧变革的一年。   2007年出台的广告审查,药品、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整治,广告发布企业信用管理,保健食品评审标准及保健食品职能部门调整,都将给行业带来重大变数。但由于政策出台的滞后效应,其真正的效果将在2008年得到全方位的体现,"靠广告、靠概念"的营销模式面临挑战不可避免。市场整顿、重视创新、申报困难、整合转型、稳中有升将会是2008 年发展的关键词。   重视保健食品技术创新的转型期、导入期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现代中药专项"项目都对功能性食品和中药保健食品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一批注重产品创新、明确未来竞争模式、重视学术推广的企业和产品会得到快速发展。从天狮集团2007年投入5000万元加强产品开发可见一斑。   制药工业转向保健食品子行业的高峰期制药工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期、产品结构升级期、企业战略转型期。而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将吸引更多的医药工业进行转型,这也是部分医药企业突围脱困的最后机会。况且,医药制药工业企业凭借其原有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涉足保健食品行业将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为保健食品行业的结构优化产生重要作用。2007年北京同仁堂60%的利润来自于保健产品,将给我们很多启示。江中健胃消食片、云南白药牙膏、石药果维康、云南滇虹康王洗发水等过亿甚至十亿元销售额的上佳表现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国外健康品快速进入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据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国外健康产品在2007年仅用7%的品种却占有了40%以上的中国市场份额,并且随着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该比例还在不断扩大。近期,美国最大的健康产品生产企业--美国制药集团,已斥巨资成立中国公司,向中国市场投放不少于4000个品种的保健新品和日化产品,外企对中国健康产品市场的新一轮争夺战已经开始。   国际政策技术壁垒将影响产业国际化进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专门成立了与中药材相关的进出口产品质量监测委员会,将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旨在限制我国中药材的出口。这对缺乏产品竞争优势、缺乏产品核心竞争能力的中国保健食品产业来说,遭受打击将是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磨炼。   行业加强整顿将迫使许多产品退市国家加大对保健食品行业投入的同时,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表明了国家整顿保健食品行业的决心。如2005年出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以保障质量安全,倡导产品创新。其中,取消27个功能限制,支持新功能和新原料的规定,是对以往保健产品只重申报、不重研究,只要概念、不要技术的做法的尽力纠偏,2005年7月1日之前申报的品种都难逃重新认证或被淘汰的厄运。   据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研究中心调研分析,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年产值的1%,且这些费用还多用于产品的申报,这与保健食品行业的超强竞争性和产品的差异化不能匹配。80%的保健食品企业认为保健食品不需要科技含量,60%的企业认为产品的功效不是最重要的,广告概念提升才是产品成功的关键。保健食品行业创新技术投入不足,产业缺乏发展动力。   行业呼吁良性发展环境   给中药保健食品应有的法律名分中医认知体系把人体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体自我疗养的理念,这些理念与中医药的保健、调理、营养功能相得益彰。而现在中药保健食品已快褪变为普通食品,配方多不讲究,但总量不能超,用量严格控制,疗效却不保。如果国家按普通保健食品去发展,将把中药保健食品带入死胡同。   当前市场销量好的中药品种,如:六味地黄丸、阿胶补血颗粒、桂枝茯苓丸、健胃消食片、王老吉等,其销售模式和市场定位完全是保健食品的运作方式。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研究中心建议,应秉承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取材于天然,提升于科技,立足于有效,扩展于文化"为指引,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方向。   调整政策法规,适当放开新功能和新原料的限制   国外许多功效显著、作用机理明确安全的原料已作为健康产品为消费者服务,而我国有关部门虽然已允许申报新原料、新功能,但由于对此问题没有相应的科研基础和法律标准,新功能至今没有单位和个人申报,公众健康亟待解决的功能方向只能拐弯抹角地靠现有功能去实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误导消费者,延误或加重消费者的不健康状况。   加强GMP认证,建立退出机制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仍然是"散、小、乱、差、假",从业者急功近利,主要以市场营销为主导来进行产品销售,造成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比药品严重得多。而仅用市场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行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保健食品管理方面缺乏退出机制,只批不收,不得市场转让,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有批准文号但没有生产、经营的产品。国家有门部门应该对2005年7月1日前的保健食品进行重新报批,将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功效不明确的产品清理出去。加强保健食品行业的GMP认证,根除保健食品制造业的作坊式模式。要坚决杜绝一个批号几十家生产的恶劣现象,否则保健产业还会再次陷入发展的低谷。   明确行业管理成本,避免产业有"婆婆"无"娘"   据不完全统计,保健食品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多达14个,但没有一个部门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负责。当前各部门以职能和利益为出发点制定政策,产生了许多政策盲点,同时也相应地放弃了许多责任。保健产业"强而不显,小而不软"," 大的做不强,小的做不死","守法成本太高,违法成本太低"等现实与这种管理机制和产业发展环境分不开。(张霄潇;王宁 ;李磊)
保健食品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