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四大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的联合造势下,2001~2006年,我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乙肝病毒用药市场以平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近日,福建广生堂药业挟一类新药“阿甘定”最低价格之优势力撼乙肝用药市场,核苷类

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四大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的联合造势下,2001~2006年,我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乙肝病毒用药市场以平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近日,福建广生堂药业挟一类新药“阿甘定”最低价格之优势力撼乙肝用药市场,核苷类药后市走势将令行业关注   国药当自强   我国是被世界公认的“乙肝大国”。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人数约有1.3亿,其中3000万人患有慢性乙肝。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数接近50万,给社会造成损失高达1000亿元。   庞大的患者群自然成为国内外药企争相抢夺的市场。葛兰素史克在中国乙肝药市场上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先是挟其专利药“贺普丁”(拉米夫定)而入争得“头啖汤”,创下了国内医院市场最高年销售近9亿元的辉煌业绩。据了解,“贺普丁”于1999年进入中国,2000年被列入国家医保基本用药目录,当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2003年,“贺普丁”销售近9亿元。但问题接踵而来,首先,是贺普丁全球专利将于2006年9月到期,同时,又遭遇了“耐药门”。对此,葛兰素史克又适时跟进了阿德福韦酯(贺维力),试图填补“贺普丁”的市场空间。百时美施贵宝也非等闲之辈,投入巨资开发出另一种同是核苷类的新药恩替卡韦,参与到角逐的行列。2006年2月,诺华公司也向SFDA递交了“同族”产品替比夫定的注册申请文件,宣告诺华首次进入全球乙肝治疗领域。   然而,中国市场并非只是洋人的乐土,正当国内抗乙肝用药洋品争夺战打得难分难解之际,足智多谋的国内药企也乘上了抗乙肝用药这辆战车。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代丁”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阿德福韦酯制剂。接着正大天晴药业的“名正”紧随其后。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两种国产药与贺维力相比,无论是疗效、市场覆盖率等方面表现得毫不逊色,各自为企业贡献了1个多亿的销售额。今年9月,联邦制药的阿德福韦酯(商品名:“阿迪仙”)也宣告上市。   近日,国内又有一只新药加入到阿德福韦酯的行列中,这就是福建广生堂药业的一类新药“阿甘定”。据福建广生堂药业总裁李国平介绍,2002年,广生堂药业对阿德福韦酯研究开发立项后,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进行临床前研究,取得了M晶型、阿德福韦酯单酯的制备及检测、合成工艺等多项创新专利保证技术,并在2004年3月取得了一类新药研究临床批件,2005年底顺利完成新药的临床的验证、治疗、观察和研究,今年11月获得SFDA批准进入市场。   一直以来,国内关于抗肝病药物阿德福韦酯的专利问题纷争不断。先是2006年3月初,葛兰素史克向国内10多家制药企业发出了“关于阿德福韦酯中国专利申请的沟通函”,提醒国内企业注意投资该产品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而最后由于国内研究的阿德福韦酯晶型与葛兰素史克申请保护的晶型并不一样而由国内药企胜出。接着是“名正”诉“代丁”侵权,其市场纷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专利战硝烟未散,价格战已经打响。目前,已上市乙肝治疗药物的市场参考价为:“贺普丁”约17元/片,“贺维力”约21元/片,恩替卡韦约39.2元/片,“名正”、“代丁”和“阿迪仙”的价格相差不大,约15元/片左右。   由于“阿甘定”的市场定位为“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药”,其价格每片不超过10元,是目前所有已经上市的阿德福韦酯产品中价位最低的。可以预见,“阿甘定”的上市,将对原有的抗肝炎用药市场架构带来冲击。   根据2006年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制定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目前,医学界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而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关键。长期应用核苷类似药物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切实可行的主流用药之一,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与增殖。

随着一系列核苷类新药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上市,拉米夫定孤家寡人的市场局面已被打破,客观上构成了一个新的抗乙肝药物市场,再度掀起抗病毒类药物的火爆行情,促使庞大的乙肝市场升温。   需求推动市场发展   我国属于HBV感染的高流行区域。据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由2000年的64.91/10万人上升至2006年的102.09/10万人,慢性乙肝患者已达2000多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6%左右。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9.8%,总人数高达1亿多人。   近年来,随着创新药物的不断问世,抗乙肝治疗药物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活跃在临床使用的品种中,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活力,组成了一支抗乙肝药物市场的生力军。今年北京诺华的抗乙肝新药替比夫定在中国的上市,又为抗乙肝药物市场增加新的筹码。   正是鉴于近年核苷类药物在抗乙肝病毒中的出色表现,《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将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推荐为全国抗乙肝病毒的一线用药,从而促进了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有了快速的发展。据中国药学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乙肝病毒用药市场2001~2006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   拉米夫定:独角戏难唱   自葛兰素史克拉米夫定引入我国市场后,成为启动抗乙肝病毒临床用药的首个品种。近10年来,拉米夫定在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一直具有旺盛的活力,2002年更达到了其上市后的峰值,用药金额达到8466万元。2006年,在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争夺下,样本医院用药增长趋缓,在市场惯性的带动下仅比上一年增长了2.36%。其从产品市场分布看出,在我国中部、南部许多城市地区已居于前列,其中广州、北京、南京、武汉、杭州、重庆、上海、长沙依次列为前8名。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2003年,“贺普丁”在全国28家主要医药批发渠道的销售额为3.06亿元,在第三终端市场日渐火爆的驱动下,2004年同比上一年又增长了23.86%,达到了3.79亿元。   随着药物应用面的拓宽和用药人群的增加,国外相继报道拉米夫定长期用药后,存在着病人顺应性问题和诸多不良反应,其耐药率已达到69%。由于药物敏感性的下降,使少数免疫功能缺陷病人也发生了HBVDNA聚合酶基因发生突变的病毒株,导致了体内病毒变异和病情恶化现象,从而限制其长期应用。2005年国内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批发渠道的销售额已下滑到2亿元。   近10年来,庞大的乙肝患者为“贺普丁”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是,随着病毒变异率的浮现,2006年,“贺普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额已从上一年的2.61亿英镑下滑到2.02亿英镑,同比下降了21%。   阿德福韦酯:市场一争雌雄   阿德福韦酯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逆转录病毒、痘病毒、疱疹病毒和嗜肝病毒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快速有效降低乙肝患者血清中病毒的DNA水平。临床显示:该药作用为抑制病毒合成,需长期服药,随意停药仍将导致病情反复,但尚未见发生病毒突变株和耐药性现象,对已出现代偿性肝病患者,可作为拉米夫定耐药者的抗病毒治疗。   1998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启动阿德福韦酯的研发项目,至2003年10月,国内已有58家研发机构申报新药临床及注册,项目达124项,迄今为止,SFDA已批准国内6家企业进行生产。   2005年3月23日,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贺维力”10mg片剂获得了SFDA颁发的生产批文,随后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的原料药及其10mg片剂也获得了SFDA颁发的生产批文。 据报道,天津药物研究院、正大天晴药业、深圳信立泰药业、上海仲夏化学、上海瑞广生化、福建广生堂药业等国内企业已申请了该药的专利。   目前,国内企业已有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江苏正大天晴药业、福建广生堂药业、珠海联邦制药4家企业的产品在市面销售。2006年,阿德福韦酯在22个重点监测统计城市中,已进入18个城市的样本医院,销售额进入前100位用药排名,创下了近7000万元的市场份额,而“贺维力”仅占40%,2个国产品种夺得60%的市场,其中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的“代丁”以57.75%的绝对优势名列榜首。福建广生堂药业的“阿甘定”、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的“阿迪仙”、浙江福韦药业的“孚玮”是2007年获得SFDA批准的,并已经陆续上市,预计到2010年阿德福韦酯将超过10亿元的市场规模。   恩替卡韦:锋芒已露   恩替卡韦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自主研发的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口服药。2005年3月美国FDA批准恩替卡韦以商品名“Baraclude”上市。药物可选择性抑制乙肝病毒,用于治疗成人伴有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持续增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临床研究表明,药物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疗效优于临床多年的拉米夫定,而且患者耐药发生率较低。   据Datamonitor预测,到2009年其专利到期以前,恩替卡韦在全球7大主要市场的销售额最高将达3亿美元,而2007年1~9月,该药已达到1.76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74.47%,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上海施贵宝公司的恩替卡韦于2005年11月15日获得了SFDA颁发的生产批文,商品名为“博路定”。两年来的临床用药显示,该药尚未有耐药现象的报道。   2006年,“博路定”在样本医院的用药金额已突破2000万元。   虽然恩替卡韦在抗乙肝药物市场虽未形成强势,用药金额仅仅占据三大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的16%,但其来势不可低估。   从2007年前3季度样本医院用药可以看出,恩替卡韦已成为拉米夫定的替代药物,前3季度,恩替卡韦用药金额已经超过了上一年的购药总额。而2007年上半年,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的替比夫定在中国的上市,为将形成四雄争霸的局面埋下伏笔。   众所周知,对国内抗乙肝市场而言,新品种的进入必然会对老品种构成威胁,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多年来,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品种匮乏,市场需求量远远未得到满足。因此,新品种的进入将更多地起到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值的作用。

药物药业乙肝韦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