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四川是一个医药大省,据统计,四川省共有医药企业397家,截止2005年12月,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认证的有243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37家。四川省的药品生产企业以中成药和化学制药为主,企业规模以中小型
四川是一个医药大省,据统计,四川省共有医药企业397家,截止2005年12月,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认证的有243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37家。四川省的药品生产企业以中成药和化学制药为主,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合资或独资企业相对较少。在通过 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中,化学药品生产企业62家,占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26%;生物药品生产企业7家,占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3%;含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生产的企业有168家,占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71%,详见图1。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制药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和障碍,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 四川省制药业发展趋势分析
1.1 生产规模与走势
自1990年以来,四川省制药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全省医药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8.5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86.4亿元,10年平均增长25.89%,成为四川省增长最快的行业和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2001年至2004年间,因受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政策性因素以及不规范药品招标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四川省制药业发展明显减缓,行业生产规模没有明显扩大,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略升中有降。2001年至2004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为94.31、98.16、126.61、110.11亿元,从2002年开始增长速度分别为4.08%、28.99%、-13.03%;2001年至2004年,工业增加值分别为41.47、43.13、60.17、43.95亿元,从2002年开始增长速度分别为4.01%、39.52%、-26.95%,其中2004年降幅较大,分别达到13.03%和26.95%。
1.2 行业效益与走势
2001年至2004年,全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分别为79、89.21、104.51、104.24亿元,除2004年略有下降外,其余3年销售收入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01年至2004年,全省医药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9.07、9.6、9.76、8.57亿元,增长率有升有降,由4.38%升至5.79%再降至1.7%,到2004年利润总额呈负增长(-12.2%)。可见,2004年医药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根据《2005年中国医药统计年鉴》对2004年全国医药行业各子行业独立核算企业的利润排名(前450家),四川省纳入统计的34家制药企业利润分布主要聚集在500万元至2000万元区域。实现利润1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家,比2003年减少1家,占3%;5 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3家,比 2003年增加1家,占9%;2000万元至5 000万元的有4家,与 2003年持平,占12%;500万元至2 000万元的有19家,比 2003年增加4家,占55%;500万以下的有7家,比2003年减少2家,占21%,详见图2。
1.3 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医药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投资新药科技开发的政策和不断加强、完善药品专利及商标等产权保护,四川省药品研制逐步进入良性发展。2001年至2004年,全省药品注册申报与批准数明显上升。2001年,药品注册申报293例,批准203例;2002年药品注册申报377例,较上年增长28.67%,批准213例,较上年增长11.33%;2003年药品注册申报1 170例,较上年增长 210.34%,批准953例,较上年增长347.42%;2004年药品注册申报1805例,较上年增长68.80%,批准1188例,较上年增长24.66%,详见图3。然而,虽然全省药品注册申报与批准数逐年上升,却不全是属于新药的注册申报与批准。
2 四川省制药业发展所面临的危机与障碍
2.1 GMP改造后产能利用率较低,资金短缺的包袱沉重
目前,四川省有237家制药企业通过了GMP认证。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投资GMP改造资金约80多亿元,已完成 GMP改造的企业在技术引进与提高方面有明显改善,生产能力平均放大1.5至2倍。但是,由于未通过GMP认证停产的企业腾出的市场份额不足5%,直接导致产能利用率只有40%左右。相当部分的制药企业面临产能扩大、生产线闲置的问题。此外,GMP改造后,四川省相当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资金短缺包袱,由于投入GMP改造,这些企业出现流动资金不足,尤其资金实力本就不强的企业情况更为严重。同时,企业因固定资产折旧、生产运行费用上升直接拉动生产成本上升 15%以上,而药价却在不断下降,更加重了企业资金负担,由此直接导致了这些企业运营能力、新药研发能力减弱和竞争力的下降,成为制约四川省制药企业发展的瓶颈。
2.2 中药产业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科研双重优势
四川省是中药资源大省,其境内的中药资源具有“类多、量大、质优”的显著特点。四川省中药产业白1990年以来曾发展迅猛,平均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1997年至 1999年中成药产值和利税连续3年蝉联全国第1,2000年位于全国第2,继续在全国中药产业领域领跑。然而,近几年来四川省中药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虽然2001年中药工业产值由 2000年的46.77亿元增加到52.27亿元,但在全国的位次却由 2000年的第2位降为2001年的第3位,广东、吉林已经超过四川。2004年,按中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排名,四川省在全国的位次已经下降到第6位,广东、吉林、山东、江西、江苏、贵州、浙江等省发展较快,比较以上省份,四川中药工业发展步伐明显缓慢。
2.3 创新药品的研制开发能力不强
尽管四川省新药研究开发逐步进入良性发展,全省药品登记注册申报与批准数明显上升,但创新药品的研制与开发能力较弱,其药品新产品的开发以仿制品种为主。近5年来,申报批准的一类新药仅2种,创新品种极少。另外,新药成果转化和生产的经济效益也较弱。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后,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得到更加严格的实施,仿冒专利期内的药品将是违法行为。而发达国家研制开发成功一个全新化合物的时间约为10至15年,投入经费约在 2亿美元以上,四川省绝大多数制药企业根本无力承受如此庞大的研发成本,也很少企业有能力投巨资购买专利期内的药品,且——般不可能等待10到20年后研制专利到期的“二手药品”。从而致使不少企业只能靠仿制非专利药品生存,大量的仿制必然导致药品价格降低,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形成内部恶性竞争.
中药药品四川省药业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