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以前宁海模具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大都通过中间商贴牌销售,赚的是利润微薄的加工费,利润大头都被中间商拿走了。”蔡能平说,“现在省了中间环节,就为宁海模具自创品牌销售扫清了障碍,从这个角度看,这次金融海啸中的模具技术和设备博览会倒是宁海模具的一次‘涅

本报讯:

  日前,浙江宁海模具业14家模具企业收获了与多国客户达成的超1000万欧元合同。




    此次宁海承接的订单大多是国外制造业客户直接下的单子,宁海模具协会秘书长蔡能平认为这对模具企业“具有拐点的意义”。



    像宁海模具企业这样在经历了低谷之后,找准“重生”的方向尤为重要。


    走高附加值路线





    自1994年接到日本南部公司的模具开发订单,公司技术人员参与日方的每一步设计,随时请教技术难题,并邀请世界一流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上门合作,聘请了日本模具专家为企业的常年技术顾问,定期来车间进行技术辅导。


    “经济发展有高潮也有低谷,我们5年前就做好了思想准备,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走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胡志军认为,正是由于公司注重向世界一流企业学习,注重产品品质和科技进步,才让公司免受危机的冲击。



    调整期喜忧参半竞争力亟待提升



    “现在很多中国模具企业简单模仿日本,有的企业甚至花数千万元将日本陈旧的生产设备买下来。而这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显然是很大的考验。”该专家表示。


    浙江黄岩某模具企业老板最初也曾考虑走全面引进高端设备的路子,“但如果买两条生产线,光银行利息每年就需要支付80万元,利润少不说,控制不力、消化不良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该老板表示了目前模具企业引进技术后的问题,“简单引进技术的结果往往是受制于人,任何一个零件的替换、任何一个流程中的小问题可能都需要求助于原厂家,其间耗费的人力财力很多,再加上本身是民营企业,毫无官方背景,只能依靠自身造血。”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秦珂用“喜忧参半”来形容此次经济危机对模具行业的影响。她透露,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去年底曾多次调研企业了解情况,“大家还是有寒冬的感觉,总体利润摊薄了,日子更要过得精打细算,作为一个调整期、储备期,更要注重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从具体情况看,用户群比较低端的模具厂生存状况确实变得更加艰难,高端模具企业的日子相对更好过。


实际上,2008年数据显示,模具行业并未像其他制造行业那样出现大起大落。2008年我国模具产品销售额约950亿元,其中模具出口增幅仍较大。根据海关统计资料,2008年,我国模具进口总量为20.04亿美元,出口总量为19.22亿美元,逆差同比减少87.19%。 

模具企业走高附加值路线抢占市场先机 。 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