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有机肥产业化趋势分析

    “产业化”发展迈出第一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迅速增产作用,我国化肥用量急剧上升,传统有机肥投入量急剧下降。据资料显示,到了本世纪初,有机肥只占到农业总养分投入的10%左右。单纯地追求高产,重产出轻地力,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做法,导致了土壤自然肥力趋于下降,化肥的施用量与粮食的增长能力之间出现严重失衡,据相关资料显示,1995-2004年,我国化肥用量由3595万吨(纯养分)发展到4636.8万吨,增加了22.5%;而粮食产量由4650亿千克只增加到4697亿千克,增加了1.0%,在现有土壤面积与肥力基础上再次提高粮食增产水平已成为行业面临着的一大问题。
    专家预测,至2030年,我国人口将由13亿增加至16亿,仍需增加粮食约1000亿千克,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而目前我国肥料的应用已达极限,只有从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入手,才有望提升地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因此,保护土壤,培肥地力已成为当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自2004年至今,中央“1号文件”连续六年提出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要求,并制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规划,这促使了有机肥再次从幕后走到台前,而这一次,有机肥已不再仅是简单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步入了“朝阳产业”的行列。
有机肥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需求,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建超大集团化肥经营部部长孙丽娟认为,商品有机肥迎来市场机遇,加快有机肥产业化进程已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受传统观念制约和原料来源的限制,我国商品有机肥企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 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机肥产业格局中,小于2万吨的企业约占66%,2—3万吨的企业占24%,3—5万吨企业占6%,超过5万吨的企业占4%。山东富泰尔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明指出,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是有机肥产业化发展的最大“瓶颈”。
    可喜的是,经过几年酝酿发展,目前我国商品有机肥料生产以及应用已渐具规模。据2007年统计,我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已达到1580个左右,近两年,更以每年8%—12%的速度在迅速增加,商品有机肥使用量也在逐年上升,据了解,2006年我国的商品有机肥料应用量947万吨,2007年我国商品有机肥应用量接近1340万吨。与此同时,有机肥产业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如梅花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雪花股份有限公司等产能超过20万吨,甚至达百万吨的大型有机肥生产企业。这些具有产业化规模企业的涌现推动了我国有机肥行业产业化发展渐具雏形,伴随着政策的春风,我国有机肥行业迎来了产业化的发展的大好时机。
    “优势制胜”助推产业化发展
    有机肥的产业化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和以农户为单元的小生产模式,走工厂化和规模化路子,其首要条件是企业的产量与销售“上规模”。然而在很多农民的意识中,仍存在着有机肥就是农家肥的片面认识;同时因原料“区域供应数量有限,全国供应市场分散”等因素影响,企业发展规模受限,再加上电力、运输等成本压力,在整个行业的发展意识上,也存在着有机肥不能规模化生产的偏见。观念的桎梏成为有机肥产业化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使一些具有产业规模、性能优良的有机肥产品的市场推广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对此,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高贤彪认为,我国有机肥生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特点,决定了其产业化发展程度取决于原料成本、工艺成本、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这也决定了其必然要依靠“低成本高效能”来推动其产业化的发展步伐。针对目前市场消费特点,在提高企业科研及应用水平的前提下,一是要将产品的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而有机肥复混化发展则是较好的选择;其次就是与生物菌类产品结合起来,使其具有功能性微生物效应等特殊效果,以达到有机肥的产品效能与性能价格的相匹配,这样才易于农民接受,才能带动有机肥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寻求经济效益与应用效果的平衡点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利用其上游产品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企业来说,一些龙头企业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是利用秸秆制浆的废液作为原料来生产有机肥,梅花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莲花味精股份团有限公司均是利用生产味精的副产品生产有机肥,这类型的企业既有原料优势,同时采购环节少,节省了运输原材料的物流费用和采购成本,同时又达到了产业链条中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商品化利用,使其产品具有了强大的成本优势。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产品性能不断提高与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其产业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目前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设计产能达100万吨,梅花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产能也近100万吨。
    而对于购买有机废弃物为原料来源的有机肥企业来说,另辟蹊径分解成本压力也颇见成效。福建超大集团以生产销售“绿色农产品”为切入点,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配套投建了十几个有机肥分厂,产品供应集团内部及周边农户使用,在成功打造出“超大”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同时,也带动企业有机肥产业化规模达近200万吨。而烟台众德集团总经理王其选推行的“在统一品牌引领下,以连锁的方式在全国各区域市场开展的集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BB肥发展模式也为有机肥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思路。
不同的发展模式诠释着有机肥产业化发展的不同思路,也推动了有机肥产业化发展探索的脚步……
    产业化发展需加大力度
    随着有机肥行业市场空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了有机肥行业的发展潜力,并积极参与其中。竞争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产品更新的速度在不断提高,行业发展的理念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成本低,行业标准门槛低,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混乱等问题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隐患。“市场比较乱,未到洗牌时”!一位业内人士简洁的评价,道出了有机肥行业的市场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程度。
    低水平的恶性竞争,对有机肥产业化发展带来障碍。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刘冰认为,企业靠单纯销售肥料是走不出恶性竞争的怪圈的,必然要依靠服务来实现竞争的最终目的。现在农村在养殖业的废弃物处理利用不尽人意,这促使农民将目光转向商品有机肥,也为商品有机肥服务营销寻找到一个有利的“切入点”,抓住这个“切入点”,以服务带动营销,必然能带动行业竞争上水平,从而推动行业产业化的发展。
    服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梅花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绿农生化副总经理燕汝顺认为,对于肥料的施用,最好的服务就是要根据配方需求,满足合理的需要,有机肥最终要走进“配方肥”的范畴,与BB肥或者配方肥合理结合,使肥料达到最高利用效果,而行业也迫切需要一些正规的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来做这些事情。
    我国多年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农业生产习惯,使有机肥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政策大背景,推动有机肥产业化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研人员、技术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需要相关企业与政府相关农业部门的服务,更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产业政策的推进。近年,国家连续出台相关鼓励增施有机肥的政策为有机肥行业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2006年国家出台免征有机肥增值税政策为有机肥行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尤其是2008、2009年出台相关有机肥行业的补贴政策,为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市场期望,鼓舞了企业的参与热情。
    企业是行业产业化发展的载体,而明确的产业政策,则是企业参与的动力。目前,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已对有机肥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企业也对有机肥行业的具体产业政策寄予了更多的期待。有机肥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电力及铁路运输政策的讨论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重要热点,企业希望国家能在加大有机肥在运输、能源、税收等方面支持呼声已久,企业提出的对有机肥和化肥实施同等运价,扩大商品有机肥的运输半径,并将以禽畜粪污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纳入测土配方施肥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中去推广等多个建议已成为推进行业发展共同探讨的话题……
    我国有机肥产业化发展迎来大好时机,在迈出可贵的第一步之后,行业更需“扬鞭奋蹄、快马加鞭”,而只有企业的努力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推动有机肥行业快速、健康地步入“朝阳产业”!
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