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 肿瘤发病率概述 1.1 世界肿瘤发病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度报道,1996年全球58亿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2%,其中近60%为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口腔癌、肝癌、宫颈癌及食管癌,是仅次于心血
1 肿瘤发病率概述1.1 世界肿瘤发病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度报道,1996年全球58亿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2%,其中近60%为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口腔癌、肝癌、宫颈癌及食管癌,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2大死因。从1996年以来全球每年新确诊的肿瘤患者均在1030万以上,到1999年底全球肿瘤患者总数已逾40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报道,世界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比 1990年上升了22%,今后 20年还将上升大约50%。近年来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癌发病率略有下降,但癌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以美、英、德、法、意等为代表),较易发的癌症类型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卵巢癌。
1.2 我国癌症发病情况和癌症种类介绍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我国不仅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兼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高发谱并存的特点。据国家卫生部信息中心的报道,近年来危害我国民众的主要癌症类型依次为胃癌(21.76%)、肝癌(17.83%)、肺癌(15.19%)、食管癌(15.02%)、结直肠癌(含肛门肿瘤,4.54%)、白血病(3.53%)、子宫颈癌(1.64%)、鼻咽癌(1.53%)和乳腺癌(1.49%)。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例/10万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170万人,总数估计在450万人左右。
表1 2005年世界抗肿瘤药物市场预测(单位:亿美元)
---------------------------------------------------------------
2000年 2005年 2000~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
老产品 132.10 181.60 6.6
创新治疗药物 15.80 85.50 40.2
合计 147.90 267.10 12.5
----------------------------------------------------------------
数据来源:Business(Communications)公司
2 抗肿瘤药物概述
2.1 世界抗肿瘤药物概述
目前抗肿瘤药物占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4.2%左右,畅销品种除紫杉醇 (目前销售额为10亿美元左右)外,还有吉西他滨(gemcitabine)、托泊替康(topotecan)、多西他赛 (docetaxel) 和泰索帝 (taxotere)。后3种抗肿瘤药物的世界销售额合计超过4亿美元,3年后有望超过10亿美元。这三种药物对发病率较高的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治疗均有出色表现。
近年随着纳米分子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肿瘤发生机制的阐述、抗肿瘤靶点的寻找、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以及治疗手段的创新和综合运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2000~2005年期间,整个市场规模将增长近1倍,预计将上市134种治疗癌症的新药 (包括创新产品以及药物的新配方或新适应证)。创新药物市场目前估计在1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40.2%,到2005年总额将达到86亿美元。
2.2 我国抗肿瘤药物开发概述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发展很快,仅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肿瘤药物药理学的自由申请项目就达40项,已成为药理学中申请项目最多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开发,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深入探讨抗肿瘤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等,内容大多针对难治性实体瘤,如肝癌、肺癌和鼻咽癌等。
目前我国生产的抗肿瘤药物几乎全是仿制药品,从1993年我国开始对药品授予专利及对符合条件的药品给予行政保护后,我国仿制国外新药的确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些国外近年来开发上市的新品种 (如长春瑞滨、替尼泊苷、表柔比星、雌莫司汀和亮丙瑞林等) 因涉及到专利保护问题,只能依赖进口以满足临床急需。因此,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加强新药创新工作的基础上,抢仿一些临床疗效肯定且应用面相对较广,并已失去专利保护的抗肿瘤新药。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在能生产抗肿瘤药物的企业已发展到近百家,其中主要原料药生产厂20 多家,制剂和中药生产厂60多家。WHO公布的49个常用抗肿瘤药物中,大多数国内都能生产,占总数的86%以上,常规抗肿瘤药物产销量基本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年生产抗肿瘤药物约50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中国抗肿瘤药物产量随着品种与用量的增多而上升,1993年原料药产量为33.44吨,1996年为40.512吨,1999年为44.288吨,2001年产量48.554吨,2002年为56.66吨,2003年完成50.73吨(为2002年同期的89.54%,缺报贵州省及云南省与河南省部分地区数据)。
3 全国样本医院用药分析
根据中国药学会对全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统计,2002年抗肿瘤药物的购药金额为10.5亿元。当年全国综合医院肿瘤科总床位数为168.38万张,其中样本医院为12.9万张,占7.66%。若按每床用药金额测算,约为8144元/床/年,以此推测2002年全国医院用药市场中抗肿瘤药物总额为137亿元。
中国药学会对全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统计数据显示 (表2):1999~2003年5年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药物使用金额与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73%、22.55%、6.59%、14.64%和25.93%,基本呈V字形变化趋势。2003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药物的购药金额204897.5万元,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较大 (统计城市从14个扩大为16个,新增加成都与重庆2个地区的样本医院),但是占购入药品总金额百分比却从2002年的14.64%下降到12.95%。
表2 2003年全国城市样本医院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药物统计
-----------------------------------------------------------
分类 用药金额(万元) 占大类(%) 与去年同比(±%)
烷化剂 3063.1 1.49 20.33
抗代谢药物 14219.4 6.94 27.73
植物生物碱和天然药物 41368.4 20.19 10.01
细胞毒素类抗生素 14301.4 6.98 7.06
其他抗肿瘤药 19997.8 9.76 131.77
激素类及相关制剂 2754.2 1.34 34.07
激素拮抗剂和相关制剂 3288.8 1.61 26.19
免疫刺激剂 46142.3 22.52 29.08
----------------------------------------------------------
各大类抗肿瘤药物在用药金额比例上比较分散,其中用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的产品占2/3以上。
在对我国城市样本医院的调查中,用药金额前100名的品种中有13个品种是抗肿瘤药物和免疫刺激剂 (在前50名中有6个),占医院全部购入药品金额的5.81%。这充分说明抗肿瘤药物和免疫刺激剂已有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表3)。
表3 进入领先前100位中的抗肿瘤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
药物名称 位序 购药金额(万元) 占大类药(%) 与去年同比(±%)
紫杉醇 12 15686.8 7.66 24.79
非格司亭 15 13782.7 6.73 88.99
奥沙利铂 32 8888.4 4.34 64.05
参麦 33 8848.0 4.32 17.32
干扰素 41 7814.4 3.81 23.74
康莱特 48 7041.9 3.44 5.21
表柔比星 57 6210.4 3.03 -6.65
异长春花碱
-----------------------------------------------------------------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