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鹿城水场搬迁改变温州鞋厂原料采购习惯
2008年初,一场由政府禁令引发的环保风暴席卷了整个温州制革业,致使繁荣了数十年的鹿城水场加工基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人去楼空,留下一片萧条景象。受鹿城水场风波的影响,负责涂饰加工的瞿溪制革基地也日渐冷清,曾因日销售牛皮上万张而闻名全国的浙江皮革市场如今变得人烟稀少,昔日车水马龙的场景只能在记忆中才能重现了。鹿城水场的关停对温州鞋革产业链的震动无疑是巨大的,那么,面对日益萎缩的制革产业,产业链上各环节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受到什么影响,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虽深知自己从事的制革产业一直戴着“两高一资”的帽子,也清楚鹿城水场加工车间里数千只转鼓所产生的污染早就被环保部门盯上了,可诸多制革企业主能够预测的只是在节能减排要求下的限期整改,于是大家一边与政府周旋,一边仔细谋划未来的出路。可谁也不曾料想,威胁制革业生存的关停命令突然从天而降,且配套措施完善,随着基地内污染物处理设施、集中供热锅炉、供水供电系统的全面停运,在人们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鹿城水场全部停产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保证正常生产,各企业主不得不将水场匆忙外迁,但慌乱中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成熟的,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可预知的。
据了解,除去转鼓等设备的长途运输和在外地租用厂房的前期投入,只算水场外迁导致的前后工序分隔所产生的运输、仓储以及管理费用,就足以造成每尺皮的生产成本增加一元钱左右。面对市场上福建皮和广州皮如火如荼的攻势,这部分新增的成本不可能让鞋企来承担,只能由制革厂自己消化,获利空间被迫压缩。尤其是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日益萎缩的市场需求和近乎惨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因水场外迁新增的生产成本让温州皮革业丧失了价格竞争优势的空间,致使本就大幅下降的销量雪上加霜。
长期在温州生产的系列产品突然迁至山东、江苏北部等地,因水质、气候环境不同等因素导致部分产品出现质量不稳定的状况。在引来用料鞋企不满的同时,也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信誉,而由于两地相隔甚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生产工艺做出调整,给制革厂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由于水场生产的产品质量欠稳定,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涂饰工段的加工设置了一些难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成品革在市场上不受欢迎,让销售环节也跟着受影响。
除了在产品加工上出现的一些“水土不服”症状,导致部分产品质量不稳定外,招商引资时打着“一切好商量”口号的当地政府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制革厂的态度转变也不能让人接受。当初为吸引投资,当地政府给出了丰厚的优惠条件,包括半买半送的土地和对排污入海的默许等等,但随着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的严厉管制和强硬政策的不断出台,当地政府也一改招商引资时的宽松口径,转而对包括制革在内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打环保牌,三天一整改,两天一限排,让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的温州制革厂备受煎熬。俏皮网从事了十几年皮革贸易的商户李先生告诉笔者,温州皮革产品在本土市场的份额如此大幅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完全归咎于产业外移。但近一年多时间里,温州皮革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无疑与水场外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仔细分析原因,水场外迁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温州制革业走上了衰退的道路,进而怀疑其生产能力及各项售后服务能否有保障,无形中让人们养成了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温州皮革的习惯。出于这种担心,有相当一部分鞋企在选料用料时渐渐不再将温州皮革作为首选。事实上,由于水场外迁带来的部分温州皮革产品质量不稳定,也印证了鞋厂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这一方面助长了 正如李先生所言,在这种“衰败”阴影的笼罩下,选择温州皮革是没有出路的,温州皮革市场占有率的迅速下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一些皮革贸易商中还存在一种论调,认为水场离鞋厂远了,鞋厂去水场选料打版的次数和频率就会下降,而随着鞋厂与水场之间的沟通逐渐减少,水场的信息就会变得闭塞。在缺乏市场信息的情况下,水场产品开发就会与市场发展脱节,进而导致产品单一化,竞争力下降,而越是如此,就越没有鞋厂愿意过去选料打版。如此一来,外迁的水场就很容易掉进恶性循环的怪圈,走上一条不归路,这也是许多贸易商放弃继续与外迁温州制革厂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皮化作为制革的上游产业,二者相互联动,水场外迁对温州皮化市场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笔者日前从温州市皮化商会了解到,近期温州皮化市场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其中不乏水场外迁导致皮化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和需求量下降的巨大影响。多年来,温州聚集了诸多国际皮化的中国代理和国产皮化厂家的销售点,制革企业和皮化经营户各取所需,其乐融融。但作为化工用料大户的水场外迁,彻底打破了这一行业现状,为保住市场份额,皮化销售和技术服务不得不跟随水场迁至外地。如此一来,温州皮化的销售战线就拉长了,产品在温州总部与山东、苏北等水场驻地之间周转产生的费用造成运营成本攀升,利润空间压缩。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为降低运营成本,诸多皮化商有在水场安营扎寨的地方新设门市部的想法。但是鉴于许多迁至外地的水场并没有表现出扎根当地的决心,且各水场位置分散,化料需求不集中,皮化商们不得不慎重考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俏皮网采访中谈及鹿城水场风波的影响时,部分鞋厂老板表示其生产基本不受影响,因为温州市场上温州皮、福建皮、广州皮三足鼎立,温州皮市场份额减少了,福建皮和广州皮就会立即将空出来的市场补上。不管各地皮料之间如何激战,所占市场份额如何变化,对鞋厂而言,皮料供应市场总是货源充足,只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价位理想,选用哪里的皮料都是一样的。但许多习惯了与温州制革厂合作的鞋企则表示,鹿城水场整体搬迁造成鞋厂与水场地理位置过远,给他们选料打版及与制革厂之间的沟通协调带来诸多不便。水场外迁造成的部分产品质量不稳定,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产,这迫使他们需要考虑是否继续选择与温州制革厂合作。
鹿城水场搬迁还带来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大量依赖温州本地皮革的温州大小鞋厂必须改变传统的用料习惯。过去的温州鞋厂采购鞋料,可以在本地皮革厂的销售处先拿货生产,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结算货款,而现今温州皮革业凋零,以往财大气粗的制革厂风光不再,贸易商手中持有的大多是不支持赊账的外地皮料,在各种压力下,许多皮革贸易商已不接受先用料再付款的结算方式,要求所有产品都必须现金交易,致使一些中小鞋厂在资金周转方面增加了不少压力,而这一改变所带来的危害在金融危机时期显得尤为突出。此外,温州皮革在本地市场上的迅速衰退,让一些大型鞋企感觉温州已不是昔日那个产能巨大、新品层出不穷的皮料供应市场了,于是将开发部乃至采购部从温州移至广州、福建,选用广州皮和福建皮代替温州皮搞新品开发,这又进一步改变了温州鞋厂的用料习惯。
部分鞋厂对温州皮革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一些皮革贸易商与温州制革厂解约
鞋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