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提取物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局良好,进出口总额达到7939万美元,同比增长31.21%,其中出口6682万美元,进口1257万美元,贸易顺差5425万美元。随着国内外医药市场尤其是天然医药医药市场的日趋活跃,国内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生产企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提取物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局良好,进出口总额达到7939万美元,同比增长31.21%,其中出口6682万美元,进口1257万美元,贸易顺差5425万美元。随着国内外医药市场尤其是天然医药医药市场的日趋活跃,国内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生产企业日益规范以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提取物产品的出口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出口数量持平,出口金额大幅增长。今年1~3月份,我国提取物产品出口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达到创纪录的6682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1958万美元,同比增长41.42%,占中药类产品出口的36.18%,比重进一步增大。

优势地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拉丁美洲、非洲市场开拓初见成效。亚洲、北美洲、欧洲是我国提取物产品出口的传统主要市场,三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其中亚洲市场增幅最大,高达93.73%,金额达到3144万美元;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是主要的出口国家或地区。由于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CEPA(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的经贸发展,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提取物产品向香港地区的出口额为764.7万美元,同比增长744.59%,是亚洲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北美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增长,今年增速有所回落,出口额同比增长6%,达到1811万美元,其中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701万美元。美国是我国提取物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市场需求量巨大。对欧洲市场的出口第一季度增幅为18.60%,法国、德国、西班牙是主要出口国。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法国的出口额自2001年以来首次超过德国,达到298万美元,位居欧洲各国之首;由于对产品严格的质量要求,对德出口持续疲软,第一季度出口额同比下降6.71%;对西班牙市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68.53%。

第一季度,我国对拉丁美洲出口额为236.2万美元,同比增长68.23%,其中对巴西出口198.3万美元,增幅高达157.33%。我国对非洲市场的出口增幅为131.98%,出口额为75.8万美元,接近去年全年的1/3,埃及和南非是主要的贸易伙伴,抗疟、抗感染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大洋洲市场继去年高速增长后,今年有所下降,第一季度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1.01个百分点。

出口产品单价持续上扬,产品竞争力有一定提高。提取物产品平均单价近两年持续上扬,今年更是由去年的13.58美元/千克升至19.41美元/千克,增幅达42.93%。虽然原材料、能源、运输等成本上涨对提取物的价格有一定的抬高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说明国际市场的认可。

提取物企业经过前几年的无序竞争,市场秩序、产品质量逐步走向规范,多数企业对市场、对产品的选择多了一份理性,一哄而上的现象有所改观。此外,今年2月,商务部颁布了贯叶连翘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枳实提取物、红车轴草提取物、缬草提取物等5个行业标准,同期发布对重新修订的《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上述标准的颁布,为我国中药产品建立外经贸质量标准体系提供了国际化基础,为国内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提取物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进口数量增加,金额下降。今年前3个月,我国共进口3742吨计1257万美元提取物产品,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5.19%,而数量上涨2.55%。主要进口产品是未列名植物液汁及浸膏、刺槐豆/豆子或瓜尔豆制得的胶液及增稠剂、甘草液汁及浸膏、未列名多元酚,金额分别为315万美元、312万美元、208万美元、147万美元。其中不少产品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贸易形式。主要进口地区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药用资源丰富,加上悠久的天然药物应用历史,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提取物产品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随着中药现代化和科技兴贸的进一步实施,提取物行业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产品出口额连年上升,企业也逐步走向规范化。但与先进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提取物仍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经营分散、竞争力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没有自己的优秀品牌,仅仅作为国外代理商或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商,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因此,有关企业应把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重点放在增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纯度提取物出口上,以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打出自己的品牌,并适时把自己的优势产品向终端消费者市场延伸,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市场分析产品我国增长提取出口一季度年第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