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努力克服罕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努力克服罕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适应性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38亿元,同比增长20%,较全市GDP增幅高5.7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40%,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继续保持在平稳较快的轨道上运行,开放型制造业高地建设开局良好,并呈现出六个亮点:   第一,发展速度快。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583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工业增加值203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600亿元,增长29.3%,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增加值1830亿元,增长22%,居全国第4位。   第二,运行质量提升。2008年全市实现新产品产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24%;新产品产值率29%,居我国西部首位。预计实现利润270亿元,增长22.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5%,提高20.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5万元,提高26%。   第三,产业均衡发展。虽然增幅开始下降,但汽车产量增长 7%,比全国平均高3个百分点;摩托车产量增长15%,比全国平均高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建材、化医、轻纺、电子信息企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37.8%、42.6%、34.5%、32%,较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7.8个百分点、12.6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冶金、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9%和26%。船舶工业同比增长43%。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突出。   第四,民营经济增势较好。2008年全市民营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540亿元,同比增长35.0%,高出全市平均6.4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53.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第五,区县工业发展势头好。全年工业销售产值增幅在30%以上的区县有27个,其中增幅40%以上的有19个。有15个区县工业销售产值突破百亿元,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九龙坡、渝北、沙坪坝、南岸、大渡口、巴南、涪陵等7个区县超过300亿元。   第六,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增势平稳。2008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41户,同比增加799户,是直辖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全市产值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13户。水泥、甲醇、自动仪器仪表、皮鞋、服装、轮胎、化学药品、变压器等主要产品产量增长20%以上。

  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在呈现六个亮点的同时,七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1.运行调控成效卓著。一是煤电油运保障较好。2008年,我市没有因缺煤影响供电。全年供给电煤1600万吨,同比增长6.7%,其中从省外购电煤270万吨,增长45.2%。全市用电量480亿千瓦时,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47.6亿立方米,增长10%;货运量5.5亿吨,增长10.6%。电煤、电、天然气和货运量等增幅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及时研究分析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适应性调整的对策措施,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缓解企业流动性不足效果突出。四是积极推进煤矿整合工作,煤炭安全生产取得了较大进步。全市煤矿企业控制在500户,生产规模达到8100万吨;全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7%,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13.0%,煤炭安全供给保障能力增强。   2.工业投资拉动强劲。在国内外不利形势下,我市工业投资保障能力仍在不断增强,并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2008年我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77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投资发展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2008年制造业投资突破1036亿元,同比增长 38%;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5%,较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企业自筹资金能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市工业企业自筹资金943亿元,同比增长44%;占工业投资总额的70%,比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四是非国有投资快速发展。全市非国有工业完成投资1015亿元,同比增长41%,占比达73%,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投资增长最为强劲,完成320亿元,同比增长57%。五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一号工程"(双钱集团全钢丝子午线轮胎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已形成年产120万套胎的生产规模。"十大工程"和"双百项目"进展顺利,重点项目在我市工业投资发展中发挥了骨干支撑作用。   3.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8年我市工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整合资源,着力推进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巴斯夫MDI一体化项目、惠普笔记本电脑重庆生产基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重庆。二是成功举办了系列大型经贸活动,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平台。其中,东部五省招商活动签约金额突破1000亿元;跨国公司投资重庆经贸洽谈会与27家跨国公司签订了投资协议,签约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718亿元,创历史之最。2008年,我市引进工业项目1109个,实际利用内外资371亿,同比增长85%。工业作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4.工业园区集聚发展能力增强。2008年,我市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增长极作用更加突出。园区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为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园区投产企业数量和总产值占了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0%,增加值占了45%,就业人数占了40%,均比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高。投产企业投入强度达到32亿元,产出强度达到47亿元,分别比上年提高21.2%和22.7%。全年新建标准厂房120万方,累计超过250万方。四是百亿级园区不断涌现。13个园区产值上百亿,比上年净增9个。其中主城区8个,一圈环主城4个,两翼一个。其中九龙园区超过200亿元。五是集群式发展构架初步显现。   5.节能减排稳步推进。通过强化责任制,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等措施,预计全市2008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6.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24%;新产品产值率29%,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西部第一;新产品产值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5%,新增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2008年全市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达12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1.8%提高到2%,企业技改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7.工业市场拓展取得成效。2008年,积极搭建各种营销平台,共举办40余场大型市场促销活动,接待观众25余万人次,现场销售和签订合同协议金额超过100多亿元,举办各类论坛、招商引资会等活动40余场次,办展规模层次大幅提升。
分析投资企业增长工业提高同比百分点产值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