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公司股票挂牌上市的当天,就成为了疯狂爆炒的一天。当天收盘,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涨幅高达106.23%;平均市盈率达到111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华谊兄弟达到249.52倍。
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公司股票挂牌上市的当天,就成为了疯狂爆炒的一天。当天收盘,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涨幅高达106.23%;平均市盈率达到111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华谊兄弟达到249.52倍。其实,创业板这批公司平均市盈率高达57倍的发行价就已透支了其成长性,而经过上市首日的爆炒之后,创业板的泡沫已经膨胀,其风险已经明显凸现。
对风险要有足够认识
目前创业板形成的泡沫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
其一,中小板首日深度套牢的悲剧或将重演。
创业板上市首日遭遇爆炒的情况,与当年深市中小板首日上市遭遇爆炒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首日上市的8只股票也被市场资金大幅炒高,但其后股价进入了大幅下跌阶段。例如,大族激光当天以40元开盘,最高达到48元,收盘报39.09元,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下跌路程,在2008年11月6日最低下探至4.56元,首日买入者最深套牢幅度约为九成。
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高达111倍,已经远远高出A股平均市盈率的两三倍,当日平均换手率达88.88%,原始持有者已基本实现“胜利大逃亡”,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重蹈中小板首日爆炒后被深度套牢覆辙的可能性不小。对此,投资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二,谨防上市后业绩增长放缓或者变脸的风险。
目前创业板股价显然已经严重透支了其日后的成长。同时,其上市后,受到规模扩大、市场变化、管理水平、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上市后能否继续维持高速成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证券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公司在上市前,整合并调整其业绩分布情况相对容易,而上市后维持高速成长则相对较难。上市后业绩增长放缓或者变脸,是投资者需要评估的风险。
其三,或将祸及主板市场短期走势。
创业板首日上市对A股市场的短期影响已经超于预期:一是上周五爆炒创业板导致主板反弹冲高回落,3000点得而复失;二是创业板遭遇爆炒,不仅给创业板本身带来风险,而且也给主板市场带来短期的风险。创业板的泡沫可能倒逼主板市场继续调整——在创业板如此爆炒之际,如果主板市场继续反弹的话,就给了创业板更好的炒作环境;而只有主板市场继续调整,才能在环境上创造创业板降温的条件。
关于新股泡沫的思考
对于创业板首日交易以及遭遇爆炒,笔者有如下看法:
其一,新股高价发行无法阻止新股的爆炒。
尽管创业板首批28家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被抬高至57倍,实际上已经透支了这批新股未来几年的成长性,但仍然不能避免遭遇爆炒,这充分说明了爆炒新股并不是由于新股发行价低才产生的现象。爆炒新股是A股市场的一大恶习,并不是简单地以“新股供应不足”就能够解释清楚的。其爆炒目的在于利用当天没有涨幅限制的制度来谋取短期暴利,与新股定价完全没有关系,哪怕是新股发行价提高到100倍市盈率,只要有短期获取暴利的机会,他们都要爆炒。
如果以为只要新股发行“价格到位”,就能够遏制新股的爆炒的话,那实在是天真且不可爱。
其二,新股高市盈率发行已经成为制造市场泡沫的重要推手和第一平台,而爆炒新股则成为制造泡沫的第二平台。
事实证明,新股的爆炒与新股的发行价格其实没有关系,无论新股发行价多高,爆炒者都要在此基础上炒高一至两倍,这样才能谋取短期盈利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股发行价格越高,首日上市就会被炒得越高;相反,如果新股发行价格定的相对较低,那首日上市就会炒得相对较低。在爆炒新股者不讲理性的时候,新股的保荐人和参与询价的机构则不能不讲理性。不能以高市盈率的发行价格去应对高市盈率的新股爆炒。如果目前新股的高价发行不改变的话,将来新股发行上市越多,给市场带来的就不是“新鲜血液”,而是源源不断的“新鲜泡沫”。
其三,监管部门对危害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要有所作为。
在面对新股持续高市盈率发行的情况,有人认为应该“不干预”。这其实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态度。温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指出,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公平、可持续。
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