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终端是运营商展开竞争的强力弹药,没有竞争力的终端,无论部署多先进的网络,无论网络规划/覆盖多么好,都无异于海市蜃楼,昙花一现。因此,HSPA的运营商在部署之初就意识到终端的重要性,吸取WCDMA商用初期受制于终端的教训,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

  终端是运营商展开竞争的强力弹药,没有竞争力的终端,无论部署多先进的网络,无论网络规划/覆盖多么好,都无异于海市蜃楼,昙花一现。因此,HSPA的运营商在部署之初就意识到终端的重要性,吸取WCDMA商用初期受制于终端的教训,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在网络部署前就积极投身终端的开发研究,并与设备商展开深入合作,让网络与终端协调发展。这将极大地鼓舞设备商的积极性和投入力度,加快HSPA产业链的完善,同时也会促进HSPA的繁荣。

  1 终端现状

  HSPA是HSDPA及HSUPA自勺统称,一般对应于3GPPR5/R6,对于3GPPR7/R8的部分,我们一般称之为HSPA ,即HSPA的后向演进版本。从目前来看,全球运营的网络都是基于3GPPR5/R6的HSPA,而HSPA 还停留在标准层面。因此这里介绍的终端现状,都是有关HSPA的。

  HSPA自2005年12月美国Cingular宣布商用一来,一路高歌猛进,不仅赶超了CDMAEV-DO,而且大有取而代之之势。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运营商都已逐步实现CDMA到WCDMA/HSPA的转移。在这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中,HSPA终端的作用不可小觑,下面来详细看看。

  截至2008年4月3日,HSDPA终端已发展到637款,其中HSUPA终端为66款。637款中共有303款手持机、103款PC卡、103款笔记本、60款无线路由器、60款USBmodem、7款个人媒体播放器、1款个人相机。此外有近100款融合了WLAN的功能,70款有GPS/定位的功能,190款支持3.6Mb/s的峰值速率,128款支持/可升级至7.2Mb/s的速率。在不到6个月里,HSDPA终端实现了100%的增长。

  2 终端类别

  这节将从3GPPR8的规范来列举HSPA的终端概况。实际上3GPP日7/R8已经是HSPA的演进版,一般称之为HSPA 。但是从信道的角度,下行还是HS-DSCH,上行还是E-DCH,只是采用了新的技术,以及一些优化方案。因此,这里直接采用HS-DSCH终端代表下行的终端类别,E-DCH终端代表上行的终端类别。

  2.1 HS-DSCH终端类别

  按照3GPP25.306V8200的定义,HSDPA(FDD)的终端共分为20类。如表1所示:
  对任何类别U巨,除了表1的要求外,为了最后13个子帧的缓冲以及去接收3个平行的HARQ进程的13599个软信道bits,要求HS-SCCHless传输的需要分配24960原信道bits。

  Categories1到4以及Category 11不支持HS-DSCH在Cell_FACH、Cell_PCH以及URA_PCH上接收。

  Category 13仅当使用64QAM调制时,才能支持0.82的编码效率,当然只有信号质量最好,Ki(衡量信号质量的值,具体的计算见25.321)最大时。其它调制方式没有这一限制。

  Category 15在同一TTI里接收两个传输块,且采用16QAM调制时,可达到0.82的编码效率(也是Ki达到最大值);如果单TTI仅接收一个传输块或者采用其他调制,则无上述限制。

  Category 13及以上的U巨,也支持E-DPDCH(即支持HSUPA,当然也支持MAC-ehs),其他不支持。

  Category 13,15,17或者19,当配置MAC-ehs时也支持Category 9。

  Category14,16,18或者20,当配置MAC-ehs时也支持Category 10。

  从表1可见,HSPA的终端发展一直延续到3GPPR8,下行峰值速率可达42Mb/s;据最新消息,3GPP还可能将下行双载波的方案引入HSPA,这样下行速率将达到84Mb/s。

  此外,从这里定义的20种类别的终端不难发现,3GPPR5定义的HS-DSCH终端为Categoryl—12,3GPPR7定义的HS-DSCH终端为Category13—16,而R8定义的为Category17—20,因此HSPA的后续终端完全后向兼容,而且功能越来越强,速率越来越高。

  2.2 E—DCH终端类别

  按照3GPP 25.306 V820的定义,HSUPA(FDD)的终端共分为7类,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可见HSPA 终端完全后向兼容HSUPA的终端,Category1-6即为HSUPA的终端定义。当然HSPA 终端的标准还在进一步修订中,也许还存在其他类别的终端。

  3 终端的发展趋势

  表格1、2详细地列出了不同类别的终端对应的峰值速率,以及影响峰值速率的各种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今后终端发展的一些趋势。

  3.1 高阶调制

  HSPA 可采用QPSK、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QPSK每一符号代表2bits,16QAM每符号代表4bits,而64QAM每符号代表6bits。随着调制方式的差异,每符号代表的信息量呈现差异。

  从表1可见,Category1-10的峰值速率是在16QAM下计算出来的,它高于Category11-12的峰值速率,而后者只支持QPSK。而Category13-14采用64QAM后较前面的12类都要高。

  从表2可见,Category7速率最高,它采用16QAM,而其他6类只采用了QPSK。
  当然,其他Categoryl3—20是联合支持高阶调至或者MIMO,计算上与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要实现高的速率,必须能够支持高阶的调制。16QAM已在HSDPA终端中得到应用,64QAM的引入已提上日程。

  3.2 智能天线

  3GPP日6及以前的版本都采用传统的收发天线,HSPA 采用全新的MIMO(2X2)配置,利用天线间的不相关性极大系统效率,特别是在信号环境好的情况下,每根天线可传输不同的信息,实现峰值速率的翻倍。

  从表1可见,配置了MIMO的终端中,以Category15-16峰值速率最大,计算过程如下:

  Categoryl5在单TTI(2ms)内的可传输的最大传输块为23370bits,因此它的峰值速率为:23370bits/2ms×2=23.4Mb/s;

  Catsgoryl6在单T刊(2ms)内的可传输的最大传输块为27952bits,因此它的峰值速率为:27952bits/2ms×2=28Mb/s;

  这里要说的是上面两个计算公式中后面乘上的2,是代表2根发MIMO天线承载不同的信息,因此峰值速率翻倍。其他Categoryl7—20依次类推计算速率。

  3.3 多模终端

  随着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加剧,技术制式越来越多。同时随着运营成本的加剧以及业务市场的多样化,对于新技术运营商来说,都是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案。如HSDPA,一开始只会部署在大城市、商务写字楼等数据业务高发区域,然后逐渐延伸至全国。因此在某一阶段,就存在多制式并存的局面。

  网络上的空洞就必须由终端来解决。从WCDMA的发展来看,目前的HSPA终端,向下兼容GSM/FDGEANCDMA,在没有HSPA覆盖的区域,自动接入到WCDMA;没有WCDMA的区域,自动接入GSM/EDGE。

  3.4 多频终端

  由于多制式的存在,必然导致多频段的存在,其实在单GSM制式的情况下,就存在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四种。当然每个国家稍有不同,如美国GSM 850MHz/1900MHz;欧洲地区GSM 900MH2/1800MHz;韩国CDMA800MHz/1900MHz;澳洲GSM 900MHz/1800MHz;东南亚地区GSM 900MHz/1800MHz。出于全球漫游的考虑,我们国家的GSM用户(GSM900MHz/1800MHz)要到美国,则必须额外支持一个频段,即3频段手机,即900MHz、1800MHz、1900MHz。当然4频手机也大量存在。目前的3G/WCDMA由ITU分配了新的频段,如1920MHz-1980MHz,2110MHz-2170MHz。此外,1900MHz也大量应用在3G上,850MHz主要集中在美国/澳洲,因此目前的WCDMA/HSPA终端主要是1900MHz/2100MHz。从目前公布的637款HSPA终端来看,其中有145款3频终端,即850MHz/1900MHz/2100MHz。

  3.5 单芯片终端

  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多制式的并存,导致多模终端的普遍存在,同一分支下的标准演进/产品开发要充分考虑到多模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新制式诞生之初就要考虑到多模终端,给外界以平滑演进的“真相”。实际上,除了IS-95向CDMA20001×的演进算是平滑,其他任何技术的演进,GSM—WCDMA—HSPA,CDMA20001X—CDMA20001×EV-DO都不是平滑演进。只是终端的设计——单芯片的产生免除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如体积、功耗等。

  目前的主流分支3GPP——GSM/EDGE/WCDMA/HSPA都是集成在一张芯片上;3GPP2的CDMA20001X/EV-DO也是集成在一张芯片上,包括运营2网的联通也是将GSM/CDMAIX合成在一张芯片上。

  但是对于3GPP/3GPP2来说,目前还没有单芯片的终端。韩国的运营商曾经开展双网运营WCDMA CDMA2000,但都采用的是双芯片的WCDMA CDMA2000模式,导致终端体积大、耗电高、质量大等缺点,从而导致双网运营失败。运营商最终选择直接运营WCDMA/HSPA的策略,逐步实现CDMA用户的转移。

  因此要想多模终端的推广并取得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一定是基于单芯片的终端,而不是简单地将多个制式的芯片叠加组成。从目前看,HSPA跟3GPP下分支的都是基于单芯片来设计的。

  3.6 融合WLAN

  出于运营成本的考虑,开始阶段HSPA的部署只可能是局部的。那么如何解决网络空洞?此外,即使在数据业务的高发区域,由于受频点的限制,也可能存在容量不足的现状,该如何解决?WLAN具有广泛部署的特点,主要在机场、车站、咖啡店、图书馆等人员较密集的地方。因此作为高速数据业务的后进入者,如果能兼容已有的WLAN功能,将是终端的一大卖点,为运营商合理调配资源提供途径,同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4 总结

  本文介绍了HSPA终端的现状,给出了HSPA 的终端类别,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HSPA终端今后的发展方向。由于HSPA 目前只停留在标准层面,而且ITE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HSPA 是否会走进运营商的视野还不确定,相关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朱红梅: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现任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目前主要从事3G及其新技术的研究。李宝荣:工学硕士,现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部部长,长期从事3G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及终端的研究。
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