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利用植物捕捉能量并将其转换成可以使用的燃料,这个想法对于人类而言有着一种浪漫、强烈的吸引力。在全球油价大幅波

      利用植物捕捉能量并将其转换成可以使用的燃料,这个想法对于人类而言有着一种浪漫、强烈的吸引力。在全球油价大幅波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生物燃料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从广义的角度讲,现阶段是生物燃料发展的第二阶段。利用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它的局限性在于占用耕地太多,并且消耗大量玉米、棕榈油等农作物,容易造成对粮食供应的威胁。在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今天,这成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代表之一的纤维素乙醇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所有植物的木质部分,也就是“骨架”,都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纤维素乙醇以农、林业废弃物(如蔗渣、秸秆、树木枝杈或木屑等),以及适合大量种植的能源作物(如莽草、柳枝稷等)作为原料。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之一。传统的发酵工艺可将纤维素中的葡萄糖类的糖有效地转化为乙醇,但是对于半纤维素中的非葡萄糖类的糖缺乏代谢能力。因此,如果能把纤维素中丰富且不能食用的“废糖”转化为乙醇,那么将为世界生物燃料业的发展增加一条可行的道路。

     作为一贯在替代能源领域积极寻求突破的倡导者,BP自2006年以来,在生物燃料的研究、开发和运营上投资逾15亿美元。其中包括10年内在能源生物科学研究院(EBI)上投资5亿美元,也包括在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先进生物燃料所需的技术、原料和工艺上的投入。2009年,BP宣布与拥有突破性纤维素发酵生成乙醇技术的美国Verenium公司共同投入资金以及资产总值4,500万美元成立合资企业,携手从事非粮作物制取纤维素乙醇的开发和商业化。双方认为此项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科技与能源生产的结合。同时,此举也为纤维素乙醇技术的商业应用创造了前景。

    发展能源不能走牺牲粮食的道路。尽管纤维素乙醇的研发及推广道路还未到达终点,但是大部分人相信,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可以有效避免与人争粮,所以它不失为发展未来生物燃料的一条可行之路。更有业界人士将纤维素乙醇喻为生物燃料的“未来之星”,并对于生物燃料的未来也寄予厚望……

    任何一种能源形式的最终确立都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技术开发和商业推广的进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种种不可预见的挑战,但是BP开发生物燃料的步伐不会因挑战而停止;其巩固能源供给、增强全球能源安全的原动力亦不会减退。因为历经能源领域百年发展的BP深谙:未来虽不可预知,但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时不我待!
利用植物捕捉能量并将其转换成可以使用的燃料,这个想法对于人类而言有着一种浪漫、强烈的吸引力。在全球油价大幅波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生物燃料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从广义的角度讲,现阶段是生物燃料发展的第二阶段。利用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它的局限性在于占用耕地太多,并且消耗大量玉米、棕榈油等农作物,容易造成对粮食供应的威胁。在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今天,这成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代表之一的纤维素乙醇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所有植物的木质部分,也就是“骨架”,都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纤维素乙醇以农、林业废弃物(如蔗渣、秸秆、树木枝杈或木屑等),以及适合大量种植的能源作物(如莽草、柳枝稷等)作为原料。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之一。传统的发酵工艺可将纤维素中的葡萄糖类的糖有效地转化为乙醇,但是对于半纤维素中的非葡萄糖类的糖缺乏代谢能力。因此,如果能把纤维素中丰富且不能食用的“废糖”转化为乙醇,那么将为世界生物燃料业的发展增加一条可行的道路。

    很多人因一部电影而认识了可可西里这位“美丽的少女”,领略了她那高峻的天然地貌,粗犷苍茫的悲壮之美以及那里孕育着的野生动物,尤其是被喻为“高原的精灵”的藏羚羊。于是,可可西里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旅游圣地。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得以实现西藏之旅的愿望。

    然而,除了盗猎,你也许还不知道,铁路、公路、和工程设施也对世界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的藏羚羊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产生着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青藏高原将进行一定规模的开发和工程建设,它们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藏羚栖息和繁殖地的环境、迁移路线等。铁路、公路甚至有可能阻断部分种群的迁移和交流,造成现有栖息地的进一步破碎和种群隔离形成。” 来自中国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夏霖博士介绍说,“藏羚羊栖息地内人类活动与各种工程设施将成为未来藏羚种群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夏霖和藏羚羊的不解之缘可以追溯到三年前。当时,还是学生的她提交了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保护和监测项目方案,获得了BP动植物保护奖。夏霖解释说每年6、7月份,分布在可可西里各地的雌性藏羚羊就会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一个月后又带着新生的小藏羚羊返回原栖息地。而青藏铁路五道梁至楚玛尔河一带是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地,所以铁路建设中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和建设对当地野生动物种群的繁殖将产生重要影响。夏霖在三年前所提出的方案就包括为铁路部门提供建议,合理地设计并建设铁路沿线的野生动物通道。

第一次得到BP动植物保护奖这样一个国际性奖项的支持,夏霖记得自己当初是又惊又喜。因为一般国内外的类似奖项都会要求参选项目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致力于培养、表彰并支持青年生态保护主义者的BP动植物保护奖给了夏霖一个实践梦想的机会,帮她踏上了高原,满腔热情地开始生态保护之旅。2005年,夏霖和她的团队与有关铁路部门合作开始实施建设铁路沿线野生动物通道的方案。当年该项目第二次获得了BP动植物保护奖。

尽管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就在野生动物经常通过的地方建设了野生动物通道,但是,藏羚羊是一种非常羞怯的动物,铁路施工曾使它们受到惊吓,那么建成后的野生动物通道究竟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呢?野生动物不经过训练会走它们专用的通道吗?带着这样的疑问,2006年,夏霖和她的团队再次开展了青藏铁路和公路沿线藏羚羊及其他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监测和保护项目。项目通过对可可西里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进行连续监测,探索重大工程对藏羚羊迁移的影响。监测的结果表明,野生动物通道的使用率逐年提高,但是动物对野生通道的完全适应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该项目还为政府及相关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对策,提供科学而实用的建议。今年三月,项目获得了BP动植物保护奖的保护领导能力奖。

2008年中国旅游市场调查及投资分析及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三年来,夏霖和她的团队在专业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日渐丰富。而通过BP动植物保护奖的平台,他们与国内外的专家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进行交流,也使他们所从事的藏羚羊保护项目也越来越成熟。“BP动植物保护奖注重对个人能力的持续培养,也鼓励对同一项目进行长效追踪,这点让我很受鼓舞也很感动。”

夏霖还特别提到BP动植物保护奖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支持生态保护项目。也就是说,申请该奖项的项目可以从其他机构或组织获得赞助,这并不影响BP动植物保护奖对它的评估和支持。项目希望给未来的生态保护者们以宽泛、大度、持久的鼓励和扶持。夏霖说中国学生与海外的同行们相比虽然同样充满热情但还是缺乏有创意的想法。她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国学生有朝一日通过像BP动植物保护奖这样的项目实践自己的热情,并在实践中成长为未来的生态保护领袖。

青藏高原的阳光赐予了夏霖黝黑的肌肤,和爽朗的笑容。在她的描述下,藏羚羊谨小慎微、恬静温顺的形象跃然眼前,让人不禁萌生报名做志愿者,随他们奔赴西藏的冲动。而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并不是那么悠闲。除了风餐露宿的辛苦,夏霖觉得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说,公路上的游客下车拍照,哄赶野生动物等行为。我们需要系统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夏霖将在今年夏天借BP动植物保护奖的平台奔赴南非参加国际会议时与各地的专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

说到未来,夏霖说她和许多生态保护者有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第二自然’。”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被称为“第一自然”,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则被称为“第二自然”—— “在那里,人类活动,与大自然中的一切,从动物植物到阳光雨露乃至空气,将找到和睦共处的方式。而交通运输的改善也不必以大自然为代价。”夏霖笑着说。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