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艾凯资讯: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上已发生多次地质灾难。海地、智利、中国、阿富汗、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多米尼克共和国相继发生大地震,已经造成数十万

艾凯资讯: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上已发生多次地质灾难。海地、智利、中国、阿富汗、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多米尼克共和国相继发生大地震,已经造成数十万人死 亡,不仅如此,冰岛火山爆发引发的火山灰云正在向整个欧洲扩散,导致数万航班被迫停飞。难道当今地球真的进入了一个地质活动特别活跃的时期?难道那部好莱 坞电影《2012》里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真要到来了??

不仅是各国百姓对“世纪末日”充满了猜测,日前竟有国家真的开始筹划“避难”。有媒体援引外电消息称,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 府,通过一项五年期的规划,计划建造一种被称为“飞碟”的巨型航空器,平时可以做交通工具,灾难时可以做“诺亚方舟”。

我们真的需要“诺亚方舟”吗?

不是世界末日

2010-2013年中国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制造行业市场格局与投资战略指导研究报告

2010年的前四个月,全球共发生6次大地震,这可能比1986年更糟糕,因为当时全年只有6次大地震;但2010年却比1943年好很多,当年发 生过32次大地震。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撰稿人访问的一些科学家们认为,海地和智利这样引发多次余震的大地震之间,没有互相联系。实际上,地球并未进入地质活动特别活 跃期,只是人们对地质灾难的关注比以前更多而已。从历史上来看,2010年的地震发生次数并不算多。美国地质勘测局的数据显示,自从1900年以来,地球 每年平均要发生16次大地震(里氏7级以上)。

《外交政策》引述专家观点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今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伤更惨重,而媒体覆盖度也剧烈增加。1月份发生在多米尼克共和国的地震造成了3 人死亡,如果不是1月份邻国海地刚刚发生过强震,这次地震几乎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当下,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引发的整个欧洲大陆陷入的交通混乱正在消散,事实上对于冰岛来说,这种规模的火山喷发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冰岛正处 于中大西洋屋脊断层带上,那里有30多座活跃的火山。4月爆发的冰岛火山与1783年Laki火山大爆发比起来显得十分温柔,当时火山爆发引发饥荒,导致 冰岛四分之一人口被抹去,并且改变了北欧多年的气候模式。

那么为何2010年看起来像是特别糟糕的一年呢?

在过去十年间,地震共造成65万人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十年。但是今年,已经有25万人葬身地震之中,这很可能是城市扩张到断层区上的结果。自 从2001年以来,中国青海省经历了50次里氏5级左右的地震,但是直到地震袭击人口密集区玉树后,才导致伤亡人数急剧增加。两年前5·12汶川8.0级 大地震中,近10万人遇难,也是因为此次地震击中了三个人口密集的县城:北川、青川、汶川。

因此,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冰岛火山爆发占据了中国灾难话题的中心,甚至北京发生大地震的传闻也不胫而走。当中国几乎所有媒体的头版变成黑色,就 有专家提出,其实这几次天灾对于中国来说,仅仅是几只黑天鹅,它本身当然值得关注,但更应关注的是,如何能有效避免黑天鹅效应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的破坏性影 响。

纽约大学理工学院杰出教授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当前最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理论学者。“黑天鹅”理论正是由他提出。

黑天鹅事件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具备三个特征:第一点是不可预知性;第二点是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三点是,在此之后,人们总是试图编造理 由来作解释,好让整件事情看起来不是那么的随意就发生了,而是事先能够被预测到的。就像汶川地震之后,有许多人出来说自己或者其他人曾经成功预测过灾难的 发生,但是被忽略了。

他认为几乎一切重要的事情都逃不过黑天鹅的影响,而现代世界正是被黑天鹅所左右。从次贷危机到东南亚海啸,从9·11事件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逃不过它的控制。

其实,塔勒布教授的理论是想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就是这个世界虽然确实不只有白天鹅,还存在有极少数黑天鹅,可那绝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世界上仍然是白 天鹅占绝大多数。然而,跟之前人类固守经验主义的“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判断一样,黑天鹅出现后,人们一般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这个世界将会被黑天 鹅席卷而去……

加强灾备管理

既然我们面对的世界总会有黑天鹅出现,既然我们面对的灾难并不是历史高峰,那我们就应该坦然面对到黑天鹅的出现,管理好“灾难预期”,并为此做好相 关准备。

有效的灾备管理则能够减少灾难产生的实际危害和损失。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GDS)副总裁刘国华认为:一个国家灾备管理战略和体制的有效运作,有 赖于政府机构、社会协助和商业服务三方面的良性互动。现实情况却是,目前政府机构、社会协助和商业服务三方面在灾备管理上都有欠缺。

灾备不足,是地震之外的灾难。

地震造成的损失惨重,震后人们积极预防,但地震“重复发生周期”要比人们“耐心等待时间”长得多,人们的预防逐渐松懈开来—待地震再次来临,已又回 到“无准备”状态,再次造成惨重损失。

这是中国地震局原局长宋瑞祥曾提出过的灾备“怪圈理论”。破除“怪圈”,需要政府的作为与主导。

“中国,发生地震以后,事中的救援,事后的恢复重建,这两个都做得不错。”对于事前的应急预案,刘国华谨慎地说了“做得稍微差一点”七个字。科学的 灾备管理重点在事前。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地震灾备知识写进了教科书。同时,日本当局将每年9月1日设定为“全国灾害演练日”。政府将发生灾害以后怎么处理做成手册,发放 到每一位公民手中。而在地震高发国智利,对于在校学生,地震灾害演练,每年要进行3次。

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无一人伤亡,校长叶志平被称为“史上最牛的校长”。原因是在地震发生前,叶校长曾安排过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可惜叶校 长只是汶川大地震中的孤例。相对而言,中国灾害应对演练普遍缺失。

2010年3月2日,美国媒体报道:“科学家预测,北美洲西北海岸将在不远的未来爆发一场里氏9级的超大规模地震,具体地点大约在距离海岸50英里 的太平洋海域,美国的西雅图、波特兰以及加拿大的温哥华都将深受其害。”

这则消息的报道,在美国并没有引起恐慌。当然,美国政府部门更没有因为担心可能引发恐慌,而禁止此类地震预测的发布。

“地震局的主要功能在预报。地震局不能等到(地震概率)100%再报。公众有知情权。你(地震局)现在掌握的信息是什么情况,要把专业的预报报出 去。”刘国华认为。相比而言,中国地震局在地震预测发布上,几乎一直处于沉默状态。

建立专业的灾备救灾中心建设也是一个重点。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时候,尤其像地震的时候,道路会被破坏,灾区以外的物资很难运入,就地或者就近有一些灾备物资储备,很快就可以派上用场。“假如青 海也有(备灾救灾中心),尤其是地市这一级也有灾备仓库和灾备中心,也有救灾物资的话,速度会更快。下一步对整个备灾网络的布局密度还要加大,以更好地提 高救灾的效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应急办主任王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

按王平的理解,造成中国地震伤亡事故严重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家房屋设计抗震标准的缺失。“所有房屋按照国家强制标准建设,可能就不会造成这么严重 的损失。智利地震8.8级,比我们强这么多震级,为什么伤亡人数却有限?”王自问自答,“(智利)建筑物抗震性能相当好。玉树一些土坯房,采用空心砖,中 间根本没有水泥,就垒起来—不要说7级地震,6级地震也会有很多楼塌会砸死很多人。”

6级左右的地震,在日本基本上没什么影响—日本从建筑设计上增强了抗震元素,一些建筑,地基下面甚至设有弹簧,以平衡地震振动。

应急产业的机会

由于日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较多,所以日本家庭大都备有灾害应急用品。这些应急用品在日本超市中一般都有销售,价格和平时消费的普通产 品相差无几,日本普通消费者一般都能接受。

玉树地震后,云南白药开始广泛营销“云南白药急救包”,但总体而言,供中国家庭、个人使用的应急装备产品总体开发设计有限。

除开中国家庭、个人用应急装备产品,还有灾备物资。王平介绍了一些用于此次玉树救灾的新的灾备物资—

“我们带了100个应急厕所到玉树地震灾区。地震灾害,房子倒塌后,大家就没有地方上厕所了,这是灾区很大的问题。应急厕所,第一能够尽快提供一些 临时的、紧急的、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可以防止疾病通过粪便传播,另外,也能给灾区的群众提供生活便利;

“提供了供水水利救援设施。灾害发生后,尤其电力中断后,自来水都没有了,饮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矿泉水,从外地运进灾区,成本相当高。同时,矿 泉水在大量用水时,不是很方便。供水水利救援设施可以从旁边的河沟里把水抽上来,经过净化处理、化验检查,大量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可以饮用的水;

“提供野外炊事车一辆。炊事车当时就可以有炒菜和米饭,一次可供300人就餐。开始,只能吃点方便面,到后边有点盒饭了,但是有炊事车,灾民就可以 吃上热饭了;

“救灾大本营,专门为救灾人员提供的,包括厨房、餐厅、会议室,甚至有卫星电视,也包括一些棋牌娱乐设施。同时备有火腿肠、啤酒,够救灾人员使用三 个月。救灾人员也需要休息,尤其是长期的救援战斗,需要有一个缓冲。我们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但是救援者牺牲了,又会给一个家庭造成一个痛苦。”

可惜的是,王平津津乐道的以上那些救灾物资,均来自国际捐赠。水利救援设施是西班牙红十字会、奥地利红十字会提供的;炊事车是韩国红十字会捐赠的; 救灾大本营是丹麦红十字会捐赠的……中国的灾备中心基本还只有棉衣、棉被、帐篷这些通用的东西,缺少专业化、科技化、人性化的灾备物资。

“咱们救灾,挖坑以后,再围一块布……这个与应急厕所标准化的产品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很遗憾的一件事,中国对应急装备认识起步较晚—最近几年,才开 始逐步有所认识。国内应急装备有很大的产业空间。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涉足,但是能成配套、能把先进应急装备和理念都纳进来的,还是少之又少。”王平认为。

灾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