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电子元件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从五、六十年代的初创到七十年代的成长,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以后的全面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电子元件产业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而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在产业发展的过
中国电子元件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从五、六十年代的初创到七十年代的成长,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以后的全面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电子元件产业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而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子学会元件分会中集中了一批电子元件产业人的精英,是他们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带领大家使我国电子元件产业走向现代化。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元件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62年4月,到今年已经走过了四十五年。遗憾的是文革期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停止了活动。1978年电子学会恢复活动,无线电元件专业委员会改名为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学会;1993年改名为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的四十五年的历程,见证了中国电子元件发展史。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电子元件(当时称无线电元件)产业在前苏联和民主德国的帮助下,通过引进技术,生产逐步走上正轨。1956年,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建成投产,这是由民主德国援建的元件厂,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元件厂。1958年,成都宏明无线电器材厂建成投产,它是由前苏联援建的综合元件厂;同年,11所成立,它是我国第一个无线电元件研究所。 上世纪60年代初,主要产品的生产逐步由仿制转入自行设计,研制了一批小型、耐高温、精密的新产品;六十年代中期,为了贯彻小型化的方针,开始发展小型化、低功率产品,以适应半导体化的要求;六十年代后期,发展了85℃、125℃系列小型电子元件,为地面和航空电子设备的试制、生产配套。 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产品的可靠性试验研究,初步摸清重点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针对失效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当时推广了"七专"反馈闭环控制管理方法,也就是"专批"、"专技"、"专人"、"专机"、"专料"、"专检"、"专卡",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开展声表面波技术、微波铁氧体、混合集成电路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大生产技术,实现通用元件高效率的自动化大生产,改变了落后的生产面貌,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低于IEC国际标准,为彩色电视机和录音机的生产提供多种配套产品,中国电子元件产量持续上升。1988年11月,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成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生产的大转移,中国制造业基地地位的显现,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均使中国电子元件产业无论在生产规模、生产技术、自动化程度以及品种规格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品品种规格齐全、品质提高、出口增加。新企业的投产、老企业的滚动发展和扩建改造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推动我国电子元件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了产品种类比较齐全、生产能力不断扩张、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产业体系。1990年,上海飞乐成为中国电子元件产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二十一世纪伊始,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电子元件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使全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随着中国IT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元件行业也保持高速发展;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大量在中国建厂,既带动了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又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我国已成为电子元件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电子元件的消费大国。2006年我国电子元件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到723.78亿美元,贸易逆差113.41亿美元。 电子元件的贸易逆差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来贸易逆差的增速已经大大降低。中国成为电子元件生产大国中国电子元件产业50年的辉煌历程,成就了中国全球电子元件业制造基地的地位,这首先表现在我们的产业规模上。近20多年来,电子元件生产发展的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06年,我国电子元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近3700家,销售收入超过5400亿元;销售收入一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我国电子元件的生产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和规模化,更确立了中国成为世界电子元件生产大国的地位。中国电子元件的产量已占全球的39%以上;目前,产量在世界上处于第一的产品有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压电石英晶体、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印制电路板。其中,电声器件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微特电机的产量占全球的60%。但是从销售额来看,这些产品并非世界第一,这说明高档产品还有一定差距;从电子元件生产大国到电子元件生产强国还有许多路要走。 电子元件百强业绩突出 为了促进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从1988年起,对生产企业进行了百强排名。元件百强十七年的沧桑变化成为我国电子基础产业改革开放后发展的缩影。1994年电子元件百强的销售收入仅107亿元;2005年,第19届电子元件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已达到842亿元,而且获得了收入、效益的同步增长,共完成利润总额66.14亿元,同比增长19.83%。2006年电子元件百强的销售收入已接近1100亿元;历史的篇章翻过了12年,销售收入已经增加到原来的10倍。这表明我国的电子元件的企业在迅速壮大;但是,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如何提高盈利能力、防止利润下滑,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 产业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中国电子元件主要生产企业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但主要集中在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厦门为龙头的福建沿海地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这些地区以机制灵活高效、产业链条较完备等优势吸引着国内外资金和人才的聚集,在国内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中,经济发展保持旺盛活力,外向型经济格外活跃,增长速度处于全国前列。西部及北方老工业基地的电子元件企业地位则较弱。 民营企业正在崛起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就是中国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2006年,在电子元件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销售收入之和占电子元件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才4.1%,非公经济企业销售收入占电子元件全行业销售收入的95.9%,对电子元件行业的贡献度已远远超过国有、集体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电子元件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正在成为一大亮点。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之和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占全行业的66%,税金占全行业的37.69%。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之和占全行业的比例下降至61.67%,税金合计占全行业的比例下降至31.64%,远远低于销售收入所占比重,并且其税金的同比增长大幅下降,2006年仅为1%,而私营企业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上交税金均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38.64%、27.77%,其对社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 在目前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国有企业有政治体制上的优势,外资企业有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上的优势,民营企业有经营机制上的优势,表面看是各有千秋。但是,民营企业因为起步晚,规模小,而且受歧视性体制和政策制约,始终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发展水平。内外资企业的不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内资企业的发展。好在政府已经给出一个对各种经济成分都公平的税收政策,使得民营企业今后可以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与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展开公平竞争,从而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进出口贸易保持高速增长 由于中国电子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对于电子元件的需求也持续增加,造成电子元件的进口大量增加,尤其是国内企业难以涉足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国加入WTO后关税降低,国内IT通信产业快速发展,对高档电子元件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电子元件产品的进口增长迅猛,并且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因此我国电子元件贸易逆差越来越大。1994年我国电子元件进出口贸易总额50.06亿美元,其中进口23.66亿美元,出口26.4亿美元,贸易顺差2.74亿美元。自1999年出现逆差以来,逆差额由1999年的0.3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13.41亿美元。
2006年,我国电子元件产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电子元件15大类65小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23.78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27.82%。其中,出口创汇305.18亿美元,同比增长30.93%;进口用汇4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65%;贸易逆差11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3.33% 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进、出口贸易增速差距缩小,但由于进口基数较大,因此贸易逆差仍继续扩大。2006年,电子元件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同时增加,但进口电子元件的增速要低于出口的增长速度,虽然逆差继续增加,但逆差增长幅度却明显降低。从目前形势来看,逆差增加的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但其发展趋势却是良好的。 自主创新成战略目标 为切实抓住当前世界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把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实现产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和支撑作用,我们就必须要加强自主创新。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加速我国电子元件行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自主创新。对电子元件行业的生产企业来讲,企业要做大做强,光靠中低端产品是不行的,一定要建立研发机构,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水平,要瞄准世界水平为目标,培育自主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从发展趋势看,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电子元件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销售额所占比例正在逐步下降,电子元件产量和产值的增长速率要低于整机系统的增长速率。另一方面,整机系统的快速发展,也为元件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商机。整机系统进一步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对电子元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片式元件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虽然整个元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力度,从整体上来看还显得不够,导致了我们的技术和国际水平相比还不是一流的,商品化的新产品还不够多;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还不能占有主动地位,长此下去必然会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元件行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要在国家急需的整机产品中当好角色,必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并实现自主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造就一批又强又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电子元件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