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摘要: 社区展现着城市最真实的生存状态,记录着城市最生动的喜怒哀乐。一个小社区就是一个社会,更是一个大家庭。共
摘要:
社区展现着城市最真实的生存状态,记录着城市最生动的喜怒哀乐。一个小社区就是一个社会,更是一个大家庭。共青团组织如何能真正在社区发挥作用?怎样才能在社区青年的心中扎根?在一年之内走访了76个社区之后,团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孙秀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正文:
“如何让团组织在社区真正活起来,很有说道。”孙秀艳告诉记者,社区共青团组织要真正在社区发挥作用,需要有好点子,创新组织模式,真正做到组织形式服从于社区工作需要,服从于社区百姓的需要,服从于青少年的需要。
据了解,从去年5月开始,抚顺市望花区在抓社区团建中实行“一体化、联合型”的团建工作模式,实行社区团支部(总支)、社区少工委、社区青教办、社区青年中心、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五位一体”的社区团建模式。一套班子,协同作战,梯次配备社区青少年工作队伍,逐步培养社区青少年工作的自转能力。实行街道、社区团组织与乡镇、村团组织“一对一”对接,紧密城乡团组织的联系,通过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建立联合团支部,跨村、跨社区联合建团,按照地缘采取社区联村、村联社区模式联合建团、联合开展活动。立体化、网络化的团建新格局有效覆盖了青年,形成了创新的团建新格局。
跳出“框框”找项目
今年2月,在建设“青春共建棚改新区行动”省级示范点时,根据棚改社区的新特点,团区委在望花区工农街道北厚社区创办了《社区娃娃报》,成立了小记者团。小记者们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以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记录在《社区娃娃报》上,展现社区居民的生活面貌。之后,望花区各级团组织针对社区建设的需要陆续创设了30余个活动项目,搭建社会各界服务社区建设和广大青年自我展示的平台。
孙秀艳认为,让团的工作在社区“动”起来的关键在项目。团的工作最忌讳不研究需求,无的放矢,要根据需求寻找共青团组织发挥作用的工作项目。在研究工作项目时,要跳出“框框”来研究,使之能够在符合青少年需求、符合百姓需求上得到创新。
灵不灵光看资源
“真没想到工作还能主动送上门来”,去年大学毕业之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在家待业的望花区青年小张告诉记者,从沈阳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之后,他本想今年5月进京“北漂”,可在家门口参加了团望花区委举办的培训并填写就业援助档案之后,在不到一个月内竟然接连有三家公司主动给他打来电话。现在,小张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小张的幸运来自团组织的努力。今年以来,团望花区委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实行了青年就业援助进社区、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进社区、希望工程特别援助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等活动。他们还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签署了长期共建协议。派遣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生骨干组成的“学雷锋示范班”和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家庭学生组成的“思源社团”共计200余人,充实到10个典型社区,担任社区书记助理、少工委副主任等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资源的充分整合,为社区团的工作注入了活力。
“团干部整合资源的能力是团的工作在社区能否真正‘灵光’的重要因素”。在孙秀艳看来,团组织在社区的工作效果如何,与其占有资源的多少和使用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团干部要以创新的思维来认识整合资源的意义,积极倡导“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理念,创新思路,打造优势品牌,开展特色活动。
工作实不实,在于心里装没装事儿
远近闻名的“棚改”社区——望花区古城子社区里有一支特殊的“爱同舟”志愿服务队。35名队员大部分是抚顺矿业集团的下岗职工。在团区委的组织下,队员们为社区138名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团区委还为社区筹资近10万元,建立了青年活动中心,各种活动设备齐全,上千册图书成了社区青年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工作实不实,在于有没有把居民的需求真正装在心里。”孙秀艳告诉记者,社区团的工作必须要心里装着居民,工作讲究个“实”字。不管事情大小难易,都要用心去做,要从服务群众的效果上求实效。这是多年来大家通过抓社区工作达成的共识,更是让团组织在社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2010-2015年出版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团组织能不能真正走进青年的心坎儿里,是衡量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团区委的主管领导、抚顺望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总工会主席王连生表示,社区是社会的聚焦点,真情是社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团组织活力的持久显现,不仅取决于育人职能的履行,更取决于带领青年为社区做出的实际贡献,取决于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利益需求的真正实现。望花区团组织把真情奉献当作原动力,把贴近青年、服务青年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让团的活动真正实现了走近青少年、贴近青少年。